前年,一部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一经推出便迅速引发收视热潮。在播出的前五天,平均收视率达到惊人的2.75%。该剧不仅没有烂尾之嫌,反而在观众中广受赞誉,在豆瓣上获得了超过一百万人打出的9.4分的高评分。
观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清楚,在结局中,王响询问王阳的死因。马德胜所给出的解释是:王阳是自杀,因为他身上仅有水面拍打造成的淤青痕迹,没有其他外伤。
最开始,第一次观看这部剧时,我对于马德胜的断案结果没有产生任何怀疑。但在我第二次观看《漫长的季节》时,却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王阳的死绝对不是自杀!
通过剧中的线索分析,可以推测王阳的死亡有三种可能。当我仔细研究这三种结果的概率时,得出结论:王阳的真正死因确实是沈默精心策划的谋杀!
第一类死亡原因:自杀
观众普遍认为王阳的首要死因是自杀,这一结论也来源于剧中马德胜的判断。而观众之所以会接受这个理由,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
马德胜通过王阳身上的淤青,得出这是由于跳水时被水面拍打造成的痕迹。此外,王阳的身体上并没有其他伤口。警方在案件调查中非常注重证据,而王阳身上的淤青表明他是自杀跳河,并非受到外力影响。
如果不考虑情节,仅从老马的判断来看,大多数观众可能都会信服这个说法。从各个角度分析,王阳身上的淤青完全可以被解读为自杀后留下的痕迹。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明白,王阳自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他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为什么他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家庭中还有父母,他也并未犯下罪行,生活状况良好,因此不可能选择自杀。
他之所以死去,是因为遇见了“沈默”这个女人。正是她的出现,使得王阳的死亡产生了以下两种解释。
第二种致死原因:为了拯救沈默而遭遇不幸。
上述关于“自杀”的说法是警方提供的信息,而为了拯救沈默而导致的死亡这一结局,是观众普遍接受的看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在剧中确实发生过。
当沈默站在桥上时,向王阳倾诉了一番深情的话语,但一提到王阳的父亲仍然躺在火车轨道上,王阳便立刻转身离去。
目睹王阳如此果断的表现,沈默毫不犹豫地决定跳河自尽。见状,王阳立刻转身返回,并迅速跃下水中。
事情的最终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王阳救了沈默,但自己却淹死在水中。这时导演给了一个“满月”的特写镜头,目的是为了说明此刻河水正处于“涨潮期”。
涨潮的时候,气温又低,这说明导演暗示大家王阳是因为救沈默而在最终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溺水身亡,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这不过是导演的一个迷惑手段罢了!
而王阳的真正死因,就是被沈默给设计溺水杀害的,至于为何会这么说,当你看完就明白了!
第三种死亡原因:被沈默设计致使溺水身亡。
在沈默与王阳在桥上见面之前,她曾经与王阳的父亲王响有过一次会面。当时,沈默正等候于火车轨道上,突然出现的人并不是王阳,而是他的父亲,王响。
王响来到火车轨道时,把身上的绳子扔给了沈默,想让她自己绑上。沈默见状吓得立刻逃跑,躲到了火车的后面。
因为当时天色已晚,王响年纪又大,沈默躲藏起来后,王响完全无法找到她。最终,沈默抓住一个机会,从后面将王响推倒,并顺势捡起了地上的电棍。
王响本想着找个机会“反杀”沈默呢,可因为他的年纪太大了,沈默见他还想反抗,直接用手中的电棍将其电晕了,并且就这么不管不顾的放在了火车轨道上面。
由此可见,沈默确实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将王响击倒后,她还说了一句:“我只剩下王阳了”。这句话表明,沈默不仅心狠手辣,还极为自私。从小缺乏关爱、终于遇到一个深爱她的人,她怎能轻易放弃呢?
王响是王阳的父亲,沈默能够下如此狠手,说明她心中根本没有“尊重”这个观念,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沈默确实非常畏惧死亡,对自己的生命极其珍惜!
处理完王响的事情后,沈默立即前往桥上与王阳会合。没想到第一次见面时,王阳竟然表达了让她回去的想法。在沈默看来,这等同于在让她“送死”或自首。
在听到王阳的话后,沈默心中已经萌生了“设计陷害王阳”的念头,不过这个想法并不是十分强烈,因此她接下来进行了试探。
王阳表示要带沈默一起回去,回到那里后他决定自首,承担所有的罪责。这样一来,沈默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继续他的生活。
沈默之前提到过,现在的她只剩下王阳。对从小缺乏爱的沈默而言,王阳就是她的一切。如果王阳选择自首,她活着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此时的她愤怒至极,眼中满是杀气。
王阳总是为沈默着想,希望她不要一辈子成为逃犯。尽管他的话出自善意,但对于心态已经完全扭曲的沈默来说,听到的却只是“嫌弃她”的含义。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沈默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杀人计划”的初步构想。他认为既然无法获得,那就将其摧毁!观众们可别把杀人犯看得过于美好,能做到面不改色地实施谋杀,这种心理状态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
此时,沈默向王阳揭示了一个事实,即“殷红”也是她所致。沈默之所以会这么说,是为了探查王阳对她的真实看法。
果然,当王阳听到沈默提到殷红也是她所杀时,他脸上显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一表情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沈默见王阳如此惊讶,立刻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王阳,我就只剩下你了!”
此时,王阳心中已经产生了退却的念头。当沈默提到他的父亲还在火车轨道上时,王阳立刻转身离去。这一举动让沈默明白自己在王阳心中的位置远不如他的父母重要。
当王阳准备离开时,沈默的眼中已经闪烁着杀气,这表明在她心里,王阳早已被视为“死人”。
于是,沈默心中酝酿的杀人计划最终付诸实施。随后,他望着尚未走远的王阳,立刻决定跳河自尽,全然不考虑给王阳留有反应的时间。见状,王阳毫不犹豫地也随即跳了下去。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沈默存活下来,而王阳却死去了。许多观众认为王阳的死是因为他体力不支,再加上河水上涨造成的。
其实在很久以前,王阳曾经在同样的地方救过沈默。当时,王阳从桥上跳了下去,沈默误以为他要自杀,于是急忙跑到河边想要施救,却没想到自己也因此掉了进去。
当时王阳轻松地将沈默救到了岸边。虽然那时候河水并没有上涨,但同样很深。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人物和类似的河水条件下,为什么这次就没能成功营救,实在是太巧合了。单靠涨潮这一说法根本无法解释。
沈默前后的态度变化充分表明,王阳的死亡完全是沈默策划的结果,而沈默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地伪装,与王阳对他的信任密切相关!
尽管电视剧中将沈默描绘成一个令人怜惜的角色,但实际上她的心态早已扭曲。除了是个杀人犯,她内心对死亡也充满恐惧。从她杀害殷红这一点可以看出,沈默实则非常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更不想面临死亡。
以这种方式行事的沈默,怎么可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呢?依照她的性格,得不到就要毁掉,对于王阳的设计陷害不过是顺手而为。
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