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生中,能够欢喜相遇,点击上方“关注”以获取更多名人故事。
提到耿为华,相信热爱军旅歌曲的听众对他一定不陌生。
他是一名军队歌手,服役超过三十年,他演唱的《绿色军衣》《疼爱妈妈》《还是家温暖》《中华我的家》和《幸福山歌》等作品皆被誉为经典。
除此之外,耿为华还多次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亮相,目前任职于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是一名国家一级演员。
耿为华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在感情方面也曾拥有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
对方是比他小十岁左右的歌迷郑佳,她曾经苦苦追求他长达两年。他也曾因为年龄差距而感到犹豫,但最终还是无法抵御那份深情走到了一起。婚后,他们还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组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故事原本应该在这里画上圆满的句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生活习惯和性格上的差异逐渐凸显,最终不得不走向离婚的结局。
耿为华曾试图挽回这段婚姻,但郑佳态度坚定,最终无奈选择离婚,只是让他心痛的是女儿和年迈的父母。
在离婚时,耿为华的女儿大约只有十岁出头,她对爸爸妈妈为何会走到这一步还不太明白。
然而,她发现爸爸整整一天都锁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小小的她在门前蹲了很久,心中充满了疼痛与无助,家里的阿姨们看到这一幕也感到十分心疼。
此外,耿为华的父母已经八十多岁了,老父亲有时会显得神志不清。为了减轻他们的担忧,耿为华特意将他们送回了老家。
孩子对父母来说是心中最宝贵的存在,只要有点不妥,他们就能察觉到。耿为华的父母在离开时便察觉到了异常,母亲对儿子叮嘱一定要好好相处,与孩子妈妈进行良好的沟通,过上幸福的生活。
郑佳对于离婚的态度十分坚定,十头牛也改变不了她的决定。耿为华则努力安慰母亲,说自己可以应对,但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回不到从前了。
回顾耿为华的这段婚姻,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但当时这些问题被爱和崇拜所掩盖。
耿为华是在1998年到西安演出时认识郑佳的,那时候郑佳还是个十几岁的学生,和现在许多追星的小孩一样,她也来到耿为华所在的酒店索要签名。
此时的耿为华刚参加完97年的春晚,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郑佳因此认识了他。起初,她只是被他的外貌和歌声所吸引。
后来,她和大多数追星族一样开始挖掘耿为华的过往,发现他不仅长得帅、唱得好,还一直在不断追求进步,因此对他的喜爱更是无法自已。
耿为华是家中最年轻的孩子,他有兄长和姐姐,都已进入大学,而他从小便对音乐充满了热情。
在他眼中,似乎除了唱歌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舍弃,因此他的学业成绩不佳,以至于中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这让父母十分担忧。
父亲为了让他能拥有一份正式的工作,甚至选择提早退休,将自己的职位让给了他。
耿为华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和父亲发生冲突,因为那儿有工会,工会能够组织员工的汇演。耿为华热爱唱歌,他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为同事们表演,这样可以展现他的特长。
工会终究不是专门的文艺团体,因此耿为华能够登台演唱的机会并不多,这与他原本的设想相差甚远。
对于耿为华来说,那段日子充满了痛苦与困惑,因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自己的生命无法与歌唱分离,这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更是一种事业,一项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心理及身体愉悦的崇高职业。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誓言要成为一名职业歌手。怀着这样的追求,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自费前往上海音乐学院。
他希望在这里继续深造,但因为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刚到时连指导老师都找不到,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因此,他每当看到老师上课,就会站在窗外认真聆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被他对音乐艺术那种真诚而执着的追求所感动,决定无偿教授他,但他的饮食和住宿问题需要自己处理。
对耿为华而言,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机会。为了上老师的课,他向学校申请在晚上在琴房铺地睡,以节省费用。
在寒冬和炎夏之间,他不得不忍受冬天的刺骨潮湿以及夏日的闷热与蚊虫叮咬。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耿为华从未抱怨过。
付出终究会有所回报,1987年他成功考入南京军区连云港军分区战士演出队,成为一名文艺兵。
从那时起,尽管他的歌唱事业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最终还是踏上了专业歌手的道路。随着他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他的事业逐渐好转,赢得了大量粉丝。
郑佳是其中的一位。
郑佳的家庭背景优越,从小生活无忧,过得相对顺利,而且她长得十分漂亮,是父母心目中的珍宝。
郑佳和许多追星族一样,关注着耿为华的一切。当她得知他将在西安演出时,立刻就前往观看,并请求耿为华签名,他也慷慨地满足了她的请求。
郑佳在见到自己梦想中的偶像并获得亲笔签名后,兴奋不已,又向耿为华提出了一个请求:能否送她一盘带有签名的磁带。
恰好那时磁带已经发完,郑佳感到有些失落。耿为华见她这样,不忍心让她难过,于是说道以后有机会再送给她。
郑佳的脸立刻变得明朗,她勇敢地向耿为华询问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够寄一个给她。
耿为华没有多加思考,便留下了联系方式。就这样,两人的“牵绊”拉开了序幕。
回到北京后,耿为华依旧忙于工作,早已将与郑佳在西安的“约定”抛诸脑后;然而对郑佳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她就像一个狂热的追星者,给耿为华写了多封信。起初只是聊音乐,后来则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感情。耿为华翻看着那一堆信件,感觉到异常,于是有意避开郑佳的热切关注。
郑佳没有放弃,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她不断地写信,甚至每隔两个月就前往北京见耿为华。
耿为华清楚这个小姑娘对他有好感,但他无法回应她的情感。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无论是在年龄和经历上,还是在家庭背景方面,都显得相当遥远,因此不应该成为恋人。
因此,当郑佳再次前往北京找他时,他告诉保安不允许她进入,并表示自己不想见面。
那天下着雨,郑佳依然不放弃地在雨中等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保安心软最终向她透露了耿为华的真实情况。
郑佳并不是一个缺乏情趣的人,当她知道真相时,立刻就感到心灰意冷,那场雨让她彻底清醒了。
第二天,郑佳便购票回家。她性格果断,“既然已经决定放弃,就不应再有任何牵挂。”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告别耿为华,表示以后不会再打扰他。
在这一刻,耿为华终于明白,这两年来他不知不觉间已经适应了郑佳的“打扰”,当看到她说不想干扰自己时,他内心竟感到一丝失落。他意识到这就是喜欢。
瞬间,内心传来一个声音提醒他,必须把她重新追回,不然就真的会失去她。
他于是拨打了郑佳的电话,坚定地对她说道:“我想和你结婚,你愿意吗?”
郑佳最初以为自己弄错了,确认他的意思后,她再次动心了。毕竟,那是她曾经倾心追求的人,怎么能够轻易地选择放弃呢?
于是,他们走到了一起,耿为华娶了一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歌迷,而郑佳终于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自己的偶像。
婚后,郑佳依然深深地迷恋着耿为华,而耿为华对她也是宠爱有加。虽然郑佳不会下厨,但只要他在家,就都是由他负责做饭。在他们共同度过的十多年里,几乎全是由耿为华来料理三餐,而郑佳则幸福地享受着美味的食物。
不久之后,他们迎来了爱情的成果,从两人的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晋升为父母,耿为华和郑佳自然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随着女儿逐渐成长,生活中的琐事也日益增多,而耿为华事业发展的越来越顺利,二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加剧。
两人之间的问题日渐严重,涵盖了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以及性格等方面。起初,郑佳一在争吵时总是提到离婚。
耿为华明白这些话都是气话,怎么可能真的会离婚。每当这种时候,他只需稍微低头,也就没事了。
没想到有一天,郑佳说的竟不是气话,她真的下定决心要离婚。
耿为华感到焦急,他拼命想要挽回局面,但郑佳已经下定了决心,最终他只能同意离婚。
有人认为郑佳的内心非常强烈,追求耿为华时是如此,离婚时更显得果断。对此,我并不想随意评价,因为身处其中的人无法真正理解。但我坚信一点,结婚是为了追求幸福,而离婚同样也是如此。
为了彻底与耿为华了结,郑佳在离开时销毁了他们的所有照片,唯有一张被女儿暗中保存,最终却被耿为华发现。
一个女人或许是在心彻底死去之后才会表现得如此绝情吧。离婚手续办完的那天,耿为华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里整整一天。
从那以后,他一直无法感到快乐,家人和朋友劝他不能因此而消沉。女儿还很小,父母也已年迈,他必须重新振作,因为他们依然需要他。
看着身边的老人和孩子,耿为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明白他们和自己一样感到悲伤与痛苦,但生活仍需向前,他下定决心要振作起来。
从那时起,他既扮演父亲的角色,又充当母亲,忙于照顾女儿的双亲,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中。
由于年纪尚轻,有人向他提问是否考虑过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如果仍有歌迷热烈追求,他是否还会心动呢?
耿为华坚决地摇了摇头。
他表示目前不会考虑个人事务,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事业和女儿身上。如果未来真的要谈恋爱,也会等到女儿进入大学后再说。
目前,耿为华已年满53岁,女儿也已经成年并进入大学,但他依然保持单身。或许他这一生都会这样过。然而,如今的他已经释怀于过去,不再感到悲伤。
对他来说,拥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心爱的女儿和健康的父母,每天能够与他们相伴就是一种幸福,他对此倍感珍惜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