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展来袭,一大学教授作品画面模糊不清,外行:相机坏了

青梅评教育 2023-08-26 22:11:03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被内行或者专家认可的艺术作品,外行或者普通人看了后可能会心生疑窦:就这?

近日,一位摄影大师的一组作品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也不知道是自己水平不够欣赏不来,还是专家手抖了。

这位摄影大师是淮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张秉政,张教授曾多次获得过大奖,也拥有很多与摄影有关的头衔,称“摄影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张教授以前的作品很接地气,很多不懂行的人应该也觉得不错。我是外行,这里就冒昧点评一下。

这一张拍的是冬天农村的景象。两排低矮破旧的房屋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巷子,巷子的尽头有几个村民正在往这头来或者往那头去,几个穿着棉袄的小孩蹲在巷子里不知道在玩些什么,一个大点的男孩牵着一个小点的男孩在巷子里奔跑,孩子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这张照片唤醒了我的记忆,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情景,踢毽子,丢沙包,捡鞭炮……那时穷是真的,但无忧无虑的快乐也是真的。

而这一张可能拍摄于一座废弃的公园。一个老人坐在自带的凳子上拉二胡;不远处的石头上坐着一个男子,他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望向别处;这一边的一个女子站着没动,不知道是在听二胡,还是在思考问题;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子没有停下来,她正向前走去。画面很有生活气息,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从中弥漫出来。

最喜欢这一张,好多村民坐在一起,大多数人表情严肃,通过他们的脸,就可以看见他们的生活现状。

很喜欢这些作品,它们都很生活化,既像是对真实片段的记录,又像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别人看了后会有所思,有所忆,甚至有所悟。

2023年6月,张教授的一组作品《运河魅影》在杭州展出,这组作品共六幅,风格上和上面几幅完全不同。很多人表示看不出好在哪里。

每一张的画面都是模糊的,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或动或静的人,都很模糊。

有人怀疑张教授不懂拍摄,还有人说想起了贾浅浅的诗歌,这意思大概是这作品谁都可以拍出来,没什么特别的。

一位摄影师一本正经地进行了一番调侃,他这样来解释这些作品:作者通过手抖来营造动感,让原本寂静的照片动感十足,让本来单一的画面繁复多姿起来;作者用非常朴素的手段表明了自己的拍摄手法和态度,朴实无华,想象丰富,这就是大师。

网友们甚至觉得自己也行了,纷纷晒出自己的“作品”。

一个网友拍了一只奔跑的猫,看着不错,但没掌握精髓,因为只有猫是模糊的,其他地方都是清晰的。

好喜欢这张,虚化的影响掩不住劳动人民的本质。

大家都说看不懂,都在调侃。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评价。

这位网友应该很欣赏张大师的作品,他说:好的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拥有抽象夸张的表现力,张教授使用的是“慢门甩狙”的手法,作品风格类似于糅合了印象派和野兽派。

“甩狙”是什么意思?就是一种狙击方式,源于射击游戏,大概就是对方在移动,我方只能靠感觉跟踪射击。别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艺术作品需要所有人看懂吗?或者说,普通人看不懂的能叫艺术作品吗?

不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不一样,面对同一个作品时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有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里遇到的评价也有可能千差万别,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艺术家自己应该并不会奢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所有人看懂或者认可,应该也不会介意大家的质疑。

但又觉得,好的作品还是应该被大众喜欢和认可,就像油画《父亲》一样。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怎么看待摄影大师的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