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村长。
这几年,阿里不论是在电商、社交、支付、服务等领域,都受到各方面的冲击。
阿里也频繁进行各种换帅调将,经常做各种业务拆分调整,还有招募离职老员工回巢。
2023年逍遥子离开,2024年马云又在阿里内网发表题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帖子,许多人人都期待马云能重回阿里掌舵。
关于阿里的发展,我无法高谈阔论,但我试图用自己几个真实的经历,为大家呈现一些阿里的小问题,让你看看为什么阿里和许多平台的差距在被缩小。

01购买阿里云服务
我们公司目前用的是阿里云的服务,从域名注册、服务器、CDN、存储等各个方面。
从创业之初的三四万,到现在一年二三十万。
每一年要续费的时候,给我们的体验是很不好的。
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大客户,但每一次续费,如果我们不问业务员有没有优惠政策,业务员就不会主动告诉我们。
我们有几次续费,价格不仅便宜,反而比以前更贵。
尤其是今年要续费的时候,我们特意去腾讯云,我们明显发现腾讯云的销售态度更好,而且政策也很优惠。
有许多产品直接给我们打了5-6折,一年至少为我们节省了五六万,主动帮我们算清楚。
因为更换云需要一些时间、技术成本,还要考虑一些稳定性,所以我们内心还是不想折腾的。
我们把腾讯云的报价单丢给了阿里云,直到我们态度强硬的说,如果价格没有优惠,我们就花一两个星期迁移到腾讯云。
阿里云的销售才说,他们也可以打折扣,而且以后续费也可以继续打这个折扣。
你看看,这就是典型的不为用户考虑。
而且这几年来,阿里云至少发生了三四次大型的运营事故,导致大范围的服务宕机。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我们决定新业务用腾讯云,因为腾讯云的价格就是便宜。
另外我们今年有一台服务器,受到了攻击,被拉入了黑洞。
但是我们只能等两三个小时以后系统自动释放,要么就是十几万去买个服务,而且一年只有两次机会。
反正问销售,问运营,问客服,就是不行,只有付费。

02支付宝不好好做支付
再来说说支付宝吧,因为身处杭州,所以我觉得用支付宝买东西、坐车都极其方便。
但是不能因此一叶障目啊!
其一,我因工作原因经常会出差,在许多地方我只看到商家只贴微信收款码,没有支付宝。
其二,我们做自媒体、社群、知识付费相关的业务,平常都会用收款码,包括平台上许多创作者、店主。
我们明显就感觉到支付宝在这一块的服务能力很弱。
其三,支付宝不好好做支付,反而一会搞兴趣圈子、一会搞短视频,这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
刷短视频可以薅红包羊毛,但是有毛意义。
除了表面数据好看,其他刚需的市场完全没有开发。
03我已经很少在淘宝买东西了
以前我电商的所有消费都在淘宝天猫,但是这几年,我绝大多数的消费都在拼多多、抖音和京东。
1,同样是旗舰店的品牌产品,淘宝有很多产品的单价就是比拼多多高。
因为我自己也做电商,所以我也知道背后的供应链、商家的发货的逻辑。
产品、商家都是一样的,就是平台价格的差异。
2,这几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很猛,直到现在还一直持续,但淘宝的不管是力度上还是时间上,始终和拼多多有差距。
3,我不知道大家的淘宝首页和我的是否一样布局和风格,但是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像拼多多了。
比如模仿拼多多做的各种领现金、游戏等活动。
4,淘宝还做过社区团购买菜,以前好像叫淘菜菜、后来叫淘宝买菜,好像还有过其他的名字,然后又有淘鲜达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远不如拼多多的多多买菜简单,拼多多的首页就三个区域。
活动区、百亿补贴区、多多买菜区和货架商品区,简单直观。
关键是价格真的便宜,而且配送和售后都很及时。
5、淘宝和京东还对标了拼多多,搞了京喜和淘宝特价版。
也不知道哪个人取得名字叫淘特,本来现在大家对淘宝的理解是便宜,天猫是优质。
然后再冒出个淘特,乱七八糟的名字。
关键是里面的产品价格,和拼多多还是有差距。
甚至现在的价格,都不如京东上的秒杀和特价频道了。
你看京东最近的slogan都改成又好又便宜了。

04一个业务对接了七八个领导
我们之前有几个业务和阿里有合作,一开始感觉都挺积极的,我们还专门跑到园区面对面聊过几次,钉钉上也拉过几个群。
但是事情越往后,推进就越难。
和不同的部门开过几次会,还见过不同的领导。
但是过了两三个月,我们之前对接的领导又换了,我们又要重新梳理、沟通一遍。
来来回回半年了,后来我们索性不和淘宝做了。
直接对接了抖音,速度极快。
包括我有个朋友是工厂的,淘宝有个特价版好像有搞工厂的活动,我朋友也是前后忙活了三四个月,后来了无音讯。
05变化的太快了
这几年来,我对阿里在政策、战略上的感觉就是太快了、但是有感觉没有击中要害。
1,阿里做了20多年最大力度的改革,直接把集团进行了1+6+N重组,但是随后阿里云又不拆分了、盒马传言要卖了、菜鸟也撤回IPO了。
2,各种人员的裁撤,我记得阿里的合伙人、高管团队几乎每半年就有变动,各种CEO轮流换,但又不像是华为的轮值。
3,最近阿里在到处卖卖,卖了线下的实体、卖了新能源汽车、卖了居然、分众、光线、美年等许多公司的持股。
4,从高层的角度,这是战略问题。但是从用户的角度,用户只关心我能买什么?偏不便宜、方不方便。
这几年,不管是电商、社交、办公、社区团购等许多场景,我们似乎听到阿里的声音很小,这才是核心。
06忽视了本质
对于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全球有着20万的员工,业务大大小小可能有几千个之多。
我们作为旁观者,最多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这样的大公司要变革、要调整,不管是从难度上、时间上都存在很多挑战,包括从效果的展现上。
但如果马云也好、蔡崇信也好,阿里要明白自己的客户到底是谁,到底要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
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像我们买阿里云服务器那样,让企业的生意难做?
原本一句话可以搞定的问题,或者业务员可以主动找商家、为商家节省优惠的问题。
却要花一个多星期拉扯,等我们把原本充值进去的款项退出来,等我们把腾讯云的报价单发给他们以后,才愿意告诉我们其实是可以给更大优惠的。
这不仅是效率的问题,还是服务、信任的问题。
我无法指点阿里,仅以我个人遇到的一些小问题给大家一些观察的视角。
最后当然希望阿里越来越好!毕竟不管是淘宝、支付宝、阿里云、钉钉等对于创业者都是有帮助的。
未经授权,转载/搬运/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