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死去的无名女孩,为何能成为医学界的救命人偶?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3-05-27 11:37:07

1900年的巴黎是世界的模范。

50年前,这里仍十分肮脏凌乱,市中心到处是错综复杂、如阴沟般的小巷弄。但在1870年代后,奥斯曼男爵一举改造巴黎,使其蜕变为一个堪称典范的现代都市——一座拥有宽敞街道、林荫步道、公园的城市,每到夏天,弥漫一股令人陶醉的松林气息,而地下水管线不仅为城市带来干净的水源,还供应了成千上万美丽的喷泉。

但大约在1900年,一件不幸的意外发生了,某天巴黎市民突然发现塞纳河面漂着一具年轻女子的浮尸。据传,这是一位从乡下来的大小姐,她在这城市追逐爱情,但爱人最终无情的离开了她。这位悲伤至极的女子,走到塞纳河的一座桥上,纵身一跃,了结青春年华。

只是,这名塞纳河的无名女子,为何最后会与医疗器具、号称是“世界上被吻过最多的双唇”复苏安妮产生关联呢?原来,这一切是一连串的巧合。

复苏术从头说起

介绍“复苏安妮”的由来之前,让我们先认识复苏术的历史。

“复苏术”是一种技术,当病患停止呼吸和心跳后,他人利用技巧恢复病患的生命迹象。事实上复苏术并不新奇,早在中世纪时就已经出现过复苏术,不过以前的方式……嗯,还真的蛮有创意的。举凡鞭打、用羽毛搔患者的喉咙、按摩身体、静脉放血、催吐,甚至还有烟熏肛门这种做法。虽然许多方法都很夸张,不过还是出现了些像是人工呼吸这样比较可靠的方式。但和现在不太相同的是,当时的做法是“用风箱将空气灌入患者肺脏”,另外也有“对患者的胸腔和背部施加压力,造成呼气”的呼吸法。现今最常见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其实也曾有人提出来,但很快就被放弃了,因为当时人们观念里,认为呼出来的气体是不健康的。

所以,主流做法便是前述提及的风箱和施压这两种方式,但随着二战与冷战的爆发,由于担心敌人可能会施放麻痹呼吸肌肉的神经性毒剂,因此,1948年,美国陆军召集多名医生,想找出到底哪种方式才是复苏术的最佳解。而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根据实验证明:所有现行的技术都没有用!

为什么这些方法没有用?原因很简单:因为患者昏迷时,松弛的舌头会阻塞呼吸道,空气因此无法进入。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空气打进昏迷患者的肺部?一次巧合中,一位美国麻醉医师彼得・沙法注意到了一个古老却已被遗忘的技术:“口对口”人工呼吸。

这位沙法医师是何许人也?他其实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1924年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医师家庭;而细究家世,便能感受从小他的压力有多大:祖父为医学出版商,父亲是眼科医生,母亲则是小儿科医生,所以,沙法在幼时似乎便注定要成为一名医生。但,一个大时代的到来,让他原本顺遂的人生开始蒙上阴影。

1933年,纳粹党的首领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五年后,六万德军浩浩荡荡开过德奥边境,正式并吞奥地利。随着纳粹统治奥地利,沙法的父母亲也因为“非雅利安人”而失去医师的工作。所幸,多亏一位官员的协助,没有人发现沙法也拥有犹太血统,他也在19岁时成功考进维也纳大学医学系。不过,当沙法还在大学读书时,他突然接到一纸命令,要求他加入希特勒青年团。

沙法顿时陷入两难,不过最后他决定逃避征召,于是他甘愿冒可能死亡的风险,将一种用于检测结核病的药膏涂在自己的湿疹上,果然引发奇怪的皮疹,最后果然躲过征召,他也有惊无险地熬到战争结束。

1948年,24岁的沙法顺利从维也纳大学毕业,而他凭借优异成绩,也获得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当沙法来到美国,终于找到自己一生的志业:他发现,如果没办法在手术进行的同时维持生命,那外科动刀的技术再怎么厉害都没用,也因此,他下定决心走上麻醉医师的道路、并且开始全心专注他的目标——复苏术。

那么,为什么我们后来会需要利用复苏人偶练习心肺复苏术?

故事要先从1956年说起,当时沙法已成为巴尔的摩市立医院的麻醉科主任,更是复苏术的顶尖权威。这年,他前往堪萨斯参加会议,途中他巧遇了一名年轻的医生詹姆斯.艾兰,这名年轻医生曾进行过口对口人工呼吸的研究,而最后的结论显示,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率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来的优良。

这项重要发现,让沙法决定与艾兰合作,重新开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研究。然而,在此过程中,他们进行了一个现代绝对无法重现的实验:首先找来一批志愿者,之后将一种生物碱类骨骼肌松弛的箭毒打进他们的身体,使其呈现瘫痪的状态。要是放在21世纪的现代,绝对是违反研究伦理,但借着这项实验,沙法也得以研究出让患者复苏的最佳方法。最后在1957年,沙法终于发表一本复苏术的重量级巨著:《复苏ABC》,他提出将患者的头往后仰、抬高下巴并保持呼吸畅通,对患者施行“生命之吻”——口对口人工呼吸,再施行胸外按压,奠定了日后CPR大规模培训的基础。

方法确定了之后,接下来只剩下实际演练,但该到哪里去找练习的对象?总不可能每次练习时,还得再花时间找真人志愿者协助训练吧?

此时,一名玩具商人奥斯蒙.莱达尔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

莱达尔在1913年出生于挪威,1940年,他开了一间小出版社,打从创立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为公司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服务”,尤其是为孩子服务。抱持着这个信念,他的出版社基本以出版贺卡及童书为主要业务,没多久更扩及玩具制造。刚开始,莱达尔主要制作木头玩具,在二战期间由于买不到优质木材,他甚至趁着夜黑风高,沿着峡湾购买黑市木材。战后不久,他便前往美国寻找新材料,最后更率先试验一种尚未被用在商业领域的新材料:塑胶。因此,以橡胶这种软塑胶为材料生产的产品,成为莱达尔公司的一大卖点。他们做的玩偶极为逼真,还有五颜六色的塑胶小汽车,甚至连远在香港的小孩都渴望拥有。

像莱达尔这样的玩具商,原本确实和医疗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这之间的转捩点,是来自于他两岁小儿子曾遭遇过的的溺水意外。原本那是一趟快乐的出游,但途中,莱达尔却听见其他孩子的大声惊呼——他的儿子不知为何意外落水,且脸朝下、漂浮在水面上动也不动。紧张的莱达尔立刻把儿子从水中救起并带回居住的小屋中,幸好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莱达尔清空了堵在儿子呼吸道的水,惊险救回他的生命。

这件意外在莱达尔心中留下深刻的刻痕,也因此,当一群麻醉医师走进莱达尔的公司,询问是否可以开发拟真的假人娃娃,好让受训者练习最新型的心肺复苏术时,这时莱达尔确信:“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只不过对于一个玩具制造商来说,要大量开发、制造符合医疗规格的产品,其实是相当严峻的挑战。所以在此后的一年内,莱达尔和医师们不断密切沟通合作,不只要确认人偶能承受心脏按摩的压力,也要检查每个细节都符合急救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医师们也希望人偶价格是落在合理且可负担的范围内。对此,莱达尔表示:“用一千克朗的价格制作一万个人偶,要比用一万克朗的价格制作一千个人偶来得有意义!”

溺水身亡的无名女子,化身救命人偶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人偶终于成功诞生。但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它的长相应该要是什么面貌呢?

这个看似枝微末节的问题却十分关键,毕竟在50年代,失去呼吸等同代表死亡,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如何让受训者面对象征濒临死亡、又不至于太过恐怖的脸孔,能够顺利使用人偶进行练习,也是重要的考量。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莱达尔,在和合作者展开漫长的讨论之后,突然间,一张脸孔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就是岳父母家中看过的石膏脸孔,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那名塞纳河畔的无名女子!

但为何1900年的溺水女子,后来会被做成石膏像?

原来,当初无名女子被送进太平间后,医师不知怎么的被女子的面容给迷住了:女子显然很年轻,可能才十几岁而已,在简单的中分发型下,露出她饱满光滑的脸颊,医师也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长,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则是她那种似笑非笑的神秘表情。甚至传说医生找来了一位石膏模型师傅,替女子做了一个当时流行的死亡面具。

没多久,神秘女子的石膏模型开始在巴黎左岸销售,最后也居然引起巴黎艺术界的狂热追捧。一名作家莫里斯.布朗肖这样描述:“一名年轻女子、闭着眼睛,却挂着如此轻松快乐的微笑,活灵活现……人们甚至可能相信,她是在极度幸福的情绪下入水的。”

虽然直到今日,我们仍未能确认当初这位可怜的女子是否真的为情所困,才决定跳河寻短,不过这名无名女子,确实在20世纪初成为巴黎艺术界的缪斯女神,以她的面孔塑造的石膏面具,也成为巴黎艺术家知名的收藏品之一。而也因为这样的契机,莱达尔将其运用在他制造的复苏人偶之上——这位半世纪前溺死的神秘女子,就这样成为了“复苏安妮”的原型。

根据统计数字,复苏安妮问世后的六十多年期间,有多达三亿人利用安妮学习到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或许复苏安妮的背后故事是来自一桩悲剧,不过,幸好那时有像沙法与艾兰这样不屈不挠对复苏术进行研究的医师,以及莱达尔这样热心公益的商人,多少也为这个悲伤的故事带来一丝温暖的力量。

(完)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