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岁的上海第一古桥,藏身于公园内,每日游客往来很少有人留意

四月去旅行 2022-07-06 06:26:57

魔都上海,是现代都市,也是江南水乡。据上海县志记载,上海地区单有名字的桥梁就曾有5000余座。随着历史更迭,城市建设;它们因为种种原因,告别历史舞台。如今留存下来的古桥,大多位于郊区。比如在上海的松江,一直以来河道纵横、塘渠交错;发达的水系造就了松江独特的桥文化。其中就有上海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望仙桥。

说起望仙桥,其知名度远不及城隍庙的九曲桥、松江仓城的大仓桥、跨塘桥(云间第一桥)、嘉定州桥的登龙桥、青浦朱家角的放生桥(沪上第一桥)、金泽的普济桥这些知名古桥。望仙桥也不像这些古桥,位于古镇、老街的范围里,容易被当成游览重点来对待。望仙桥就特别在它位于人流如织的方塔公园里;而问起去过方塔公园的游客,大家往往没什么印象。

就是这样一座毫无存在感的桥梁,是上海排名第一的古桥。据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编纂的《云间志》中记载:“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也就是说,望仙桥最早在1193年就已经存在了,至今已有829年的历史,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望仙桥所在的方塔园,位于松江古城中心地带,过去是文人们的会聚地;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现在的历史文物公园。方塔作为宋代遗构,无疑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围绕方塔的便是源于唐代的古市河,望仙桥就是横跨古市河上的一座桥梁。而望仙桥之所以名为望仙桥,据府志记载,宋代时站在桥上可望见方塔上有仙鹤筑巢飞还,于是就有了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

从公园正门进入,绕过方塔(兴圣教寺塔)便是日月湖区域。沿着日月湖的左岸一路行至铁笛舫,能看到不少游客聚集在那里喂鱼。其实走到铁笛舫跟前,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望仙桥了。从铁笛舫回望,才恍然大悟,颇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在公园里,望仙桥与方塔遥相呼应,古桥古塔相映生辉;站在桥上遥望方塔,是最佳角度。

望仙桥看似简单,实则内有乾坤。桥梁看似是一座单孔石板桥,长7米,宽3.2米,实则是上海乃至全国都独一无二的木肋石板桥实例。桥面用四块武康石筑成,外形朴实,线条流畅。桥面下原有木梁承托,原来早在南宋时期,古代的工匠们就已想到石料能承重却不抗拉,而木料正好相反,抗拉伸却怕压。于是,工匠们促成了两种材料优势互补,用最少的材料造出了负荷力度最大的桥梁。看似简单的一座石板桥,其实是石与木结合的智慧结晶。

如今,这座上海最古老的石桥,因相貌平平,很难被人留意到。一般不明所以走过的游客,最多把望仙桥当成一块修园时跨河的石板。而驾着游船从桥下划过的游客,也都不会多瞧它一眼。但在清代以前,这是松江府城市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如今,只有专门为了寻访古迹到望仙桥跟前到人,才会停下细看。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在桥墩上部的横梁上有一排圆形榫眼,便是早年安置木梁的遗迹。

现在,800多岁的望仙桥已不知经历了多少的风雨、走过了多少行人。这座独特的石桥依旧保留着旧貌,桥上行人、桥下行舟;只有岁月在石料上刻下一道道痕迹,诉说着这座“沪上第一古桥”的不平凡。南宋华庭诗人许尚曾写有《华亭百咏·望仙桥》诗曰:鹤驾乘风去,千年竟不归。石梁凭望处,空复白云飞。

如今,对于市民来说,方塔公园除了可以访古探幽,还可以欣赏花草树木,闲来泛舟湖上,或者在草坪上野餐扎帐篷,在茶室里品茗...已是一座老少皆宜的市民公园,

地址:松江区中山路235号交通:地铁9号线至松江大学站下,换乘公交松江11路可到。门票:12元/人开放时间:05:30-17:30 (5月1日-10月31日),06:00-17:00 (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