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全面实行“5学期制”?

泽祥评教育 2025-02-09 03:36:49

今年1月,上海大学召开了2025年务虚会暨党政领导学习讨论会,会议围绕学校“十五五”规划工作思路、学期制优化落实计划、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以及年度关键词等四项重要工作展开。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指出,要集众智、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规划;将学期制改革放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一体推动,把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与“五五战略”、能力提升紧密结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此后,网上流传的一些图片,进一步透露了上海大学此次学期制改革的信息。学校或将告别“三学期制”,改为“五学期制”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最新消息:《上海大学关于学期制优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正式印发。

上海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将再次对其学期制进行优化。

“三学期制”变“五学期制”?

上海大学在1994年率先实行“三学期制”。严格来说,该校的“三学期制”实际包含四个学期,即把一学年划分为三个理论教学学期(秋、冬、春,每学期包括10周学习与2周考试)和一个实践学期(夏,4周)。

而根据《实施意见》,上海大学的新学期制将改为“两长一短”模式,即秋季、春季长学期,各有16周教学周,第17~18周为考试周;同时保留了夏季“实践小学期”,主要用于进行实践学习活动。

麦可思研究注意到,与传统两学期制不同的是,《实施意见》提出可根据课程特点,将一个长学期教学周的安排分为前8周、后8周、16周三种形式。换句话说,部分课程可只上前8周,或者后8周,或者直接上满16周。

一学年划分为2个“8+8+2”的长学期,再加上1个为期4周的短学期,这或许就是上海大学新学期制被一些网友称为“五学期制”的原因。

课程体系跟着改

《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新的学期制将于2025-2026学年开始全面实行。学期制的变化也意味着专业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课程内容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还涉及课程学分的计算和考试的安排。

例如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实施意见》提到,本科生教学方面,自2025级起重新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针对2024级及以前的学生,主要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原则上拉长至16周教学,其他课程可通过课程内容重组,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教学,适当压缩课内授课时间,8周完成教学。

在考试安排方面,本科生前8周课程学校不统一安排考试,后8周课程及16周课程的考试可安排在考试周进行。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新学期制增设了补考制度。这意味着将改变学校以往必修课不及格需要重修,不能补考的政策。补考安排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开学前1周进行。

《实施意见》提到,上海大学此次学期制优化改革,是希望通过新学期制的实施,优化课程结构,转换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自主性,为教师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

因此,随着新学期制度的全面推行,学校在教学、科研、专业分流和人事等内部管理体制及制度都要相应进行调整和改革。

譬如,针对教育教学体系的重大改革,学校当前要着重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人工智能类、研讨类、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类课程,精减课程讲授内容,加快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改革。同时,要抓住教学计划调整的契机,充分运用AI等技术,促进授课形式的多样化,鼓励更多的知名教授和专家开设课程。

此外,学校还提到要大力加强提升教学软、硬件条件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将高水平师资和科研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加强人工智能课程的组织和建设,确保全校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根本目的是提升培养质量

上海大学学期制改革举措在网络平台传出后,一度掀起热烈讨论。

有网友遗憾改革后小假期没有了,学生可以错峰放假、旅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因为一些专业课程需要更长时间学习,适当延长教学周期能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

而且,我们注意到,上海大学此次学期制优化改革中特别强调要“增加人工智能类、研讨类、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类课程,精减课程讲授内容”。新的学期制度下,某些课程教学周期的延长,或能让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时间安排上更加从容。

回顾过往,我国高校的学期制改革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些高校选择了让学生的学习节奏更加紧凑,同时能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的“三学期制”;也有些高校坚持课业压力相对均衡,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传统的两学期制;还有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更为灵活的调整,如实行弹性学期制或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学期长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的学期制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前麦可思研究曾发文,对部分高校开始反思“三学期制”的实际效果,后经慎重决定取消小学期,从“三学期制”向“两学期制”回归进行过报道。

但其实不论选择哪一种学期制度,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在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类型课程教学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此番上海大学学期制改革的新探索,同样也是学校切实落实学校人工智能战略,全面推进教学、科研与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学校未来能够带来更多关于学期制优化实施的具体信息,以及这一改革所取得的成效。麦可思研究也会持续关注并与读者分享。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上海大学网站,小红书、知乎等网络平台。

3 阅读:14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