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东北失意:究竟发生什么事,让好政委罗荣桓都坚持解除其职务

风华评过去 2024-12-09 18:54:40

陈光没了六纵司令员的位子,原因真不是因为冻伤事件。

抗日战争时,陈光是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指挥作战天赋突出。可到了东北,职务却越降越低,最后连主力纵队司令员的帽子都保不住。有人说,这是林彪对他“下的黑手”,还有人怪他脾气火爆,自讨没趣。但仔细挖掘历年事件,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东北是个复杂的战场,电台风波、作战分歧、个性冲突,哪一件都够陈光喝一壶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电台风波,让他在关键人物面前丢了分

电台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背后藏着要命的“人情债”。当时陈光带着从山东带来的十几部电台,按理说,部队需要就该调出去用。但陈光却迟迟没上交,导致东总(东北总部)指挥系统差点失灵,甚至一度找不到黄克诚部的具体位置。这个锅,林彪倒没说什么,反倒是老上级罗荣桓心里不痛快。毕竟,陈光这批电台是罗帅从山东千辛万苦带过来的,本来就是给大局用的,你陈光扣着干嘛?偏偏这时黄克诚大将还来了一手“神助攻”,二话不说主动调了一部电台支援东总,显得陈光格外“不识大体”。罗荣桓会怎么想?陈光这人,老毛病又犯了!

2. 打仗不听招呼,政治觉悟让人捏把汗

拉法新站那场战斗,陈光是打赢了,但赢得太“任性”。1946年,国民党军追击东联部队,陈光主动请缨指挥东满两个主力师阻击敌人。这场仗确实歼灭了敌人1800多人,可问题在于,陈光没按上级指示停手。当时罗荣桓明确发电报要求“别打太猛,别扩大战果”,因为全面内战还没正式爆发,政治上要留点余地。可陈光置若罔闻,追着敌人继续猛打。胜仗背后,是上级的尴尬。罗荣桓看在眼里,心里估计已经有了定论这人军事能力是有,但政治觉悟不行,太冲动。部队里,最怕的就是这种“打仗不要命,听命不认人”的性格。

3. 性格刚烈,顶牛顶到上级头上

陈光在东北的真正滑铁卢,是和林彪的一次“顶牛”。1947年1月,东总要求六纵撤回松花江北岸,暂时不要南下作战。但陈光不同意,坚持要“看情况再说”。林彪直接越过他下命令,各部队按东总意见撤回江北,结果陈光的指挥部却被晾在了江南。这事搞得林彪火冒三丈,彻底对他失去耐心。不久后,陈光被免职“养病”,六纵司令员由洪学智接任。有人说,这是因为六纵大批士兵冻伤,但实际上,冻伤事件发生时,陈光已经不在指挥位子上了。真正的问题,还是他性格太刚,爱和上级作对。军队是讲究纪律的地方,领导对下级的信任一旦丢了,就很难再捡回来。

陈光的军事天赋毋庸置疑,可他性格里的“烈”和“硬”成了他仕途的绊脚石。东北战场需要的不仅是能打仗的将领,更是有大局观、能听招呼的人。这一条,陈光没做到,所以最终被踢出了核心指挥层。换句话说,他输的不只是脾气,更是对时局的判断力。

1 阅读:516
评论列表
  • 2025-01-05 01:50

    性格问题,而且抗战时期林彪负伤之后,陈光做惯了军事主官。解放战争陈光不去东北就好了,留在山东,或者去和聂帅搭档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