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战云密布!用老照片重温1922年-1937年的日本

刘苏看世界风云 2023-06-08 18:31:20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在换装重演。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老照片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影像,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今天,我们将通过老照片,重温二战前的日本,探寻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

1929年-1931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日本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

国内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大行其道,日本越来越疯狂。

(日本法西斯对少年儿童进行洗脑和军国主义教育。)

我们从经济,内部治理和国际冲突三个维度观察日本。

一,经济方面:国家破产。

日本经济破产,汇率暴跌,日元失去购买力,对外贸易将不得不使用黄金储备。

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超200万工人失业,绝大部分日本农民处于被债务压垮崩溃的边缘。

每年超过18万农村女孩去东京等大城市从事灰色行业,而收入也仅够糊口。

底层人民缺衣少食,每天都在苦苦挣扎。

二,国家内部秩序陷入混乱,呼吁通过武力建立秩序。

当时日本存在着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贫富两极分化和资本垄断等严重社会问题。

面对着社会的各种病态,因而也就产生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的各种主张。其中以军队的激进分子的主张最为突出,酝酿的时间也最长,最后成为裹挟民意的强大力量,将日本带入深渊。

(1936年,日本底层军官发动了二二六兵变。)

早在1922年日本和德国签订了《日德友好条约》,两国开始了长达17年的合作和交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成为亚洲和欧洲的战争策源地,战争的阴影逐渐笼罩了整个欧亚大陆。

(1936年5月30日,日本东京,大浅草寺的僧众正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做准备,防空演习中,他们戴上了防毒面具。)

三,国际冲突:主动寻求对外扩张,试图用扩张获得的利益解决内部问题。

日本国内经济破产,直接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对外扩张变得更有利可图。

比如军事抢掠的国外资源的成本远低于通过贸易购买海外资源。

日本开始疯狂尝试从海外掠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包括铁矿、原油、橡胶,人力资源包括劳工等;

(侵华日军。)

此后日本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入侵东北。

右翼军国主义夺取政权又获得短期胜利后,更为强势,对外发动战争没有内部制约。

(1937年,一名日本侵略军在守卫一段占据的中国长城。)

(1937年,一架日本轰炸机在轰炸中国的城市。)

(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上海陷入巷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北平。)

四,右翼军国主义不关心改善普通人生活水平,但国际冲突可以强化右翼军国主义对内部权力的掌控。

1941年,“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东条英机身兼首相、陆相和内相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墨索里尼,希特勒,东条英机。)

为了钳制人民思想,东条英机实行了恐怖的宪兵政治。

1943年在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关西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随口说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家伙吧。”

其实这说的是东条英机。

因为东条的爱好之一便是去检查垃圾箱里的垃圾,看看有没有人吃大鱼大肉,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奢侈浪费。

这可触怒了东条,立马下令把前辈西尾大将编入了预备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近几年世界经济进入下滑通道,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增长乏力,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有一部分好战分子试图发动战争来解决当下问题和谋求利益,俄乌战争就是某些势力拱火和支持的结果。

时光隧道,让我们穿越到1922-1939年的日本和德国,用老照片重温历史,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敲响警钟,警惕战争。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平,为未来努力奋斗!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