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中2024(第十三届)中韩经济论坛首尔圆满闭幕

融资中国 2024-05-30 12:27:13

2024年5月29日,由融中和韩国知名财经媒体The Bell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韩经济论坛在韩国首尔隆重举行。韩国知名企业、主流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VC/PE代表共计200余位出席参加本次论坛活动。中韩经济论坛秉承一贯高效、务实、建设性的宗旨,讨论当下焦点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产业问题。

2024年,全球经济进入“慢全球化”阶段,自由贸易秩序受到威胁,中韩两国传统贸易互补性有所减弱,贸易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中韩两国应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5月27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四年半以来中日韩领导人首次重聚,三方共同讨论关切问题,了解彼此想法,释放出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的积极信号。在此背景下,中韩两国应如何加强战略沟通,建立综合对话机制?面对人工智能、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兴起,中韩两国应如何拓展新的合作领域?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市场形势,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如何优化?中韩两国在资本领域如何应用投资策略,取长补短,促进中韩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互利共赢?

01

环节一:

中国经济挑战课题和宏观展望

第一环节,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美中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容赞分别就“中国经济动向及最新政策分析”以及“中国的挑战和韩国的应对”发表主旨演讲。

结合3月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徐洪才对中国最新经济政策做简要分析: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要加快融资、保证支出。融资方面,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1-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仅完成18.5%,低于过去五年同期11.9pct,未来有望显著提速。支出端,重在“扩投资”“促消费”“保民生”。投资方面,截至四月中旬,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资金超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30%,预计继续提速;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确保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的所有建设项目6月底前开工。消费方面,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抓手,扩大国内需求。民生方面,要“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

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力。今年以来,央行将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会议要求,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用好新设立的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和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第三,扩大内需,释放并激发消费和投资的潜力与活力。四点举措:一是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二是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三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推动财政体制、收入分配、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长期问题。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缩小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贫富差距;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四是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第四,房地产行业三大任务:保交房、消化存量房产、优化增量住房。一是保交房。保障期房按时交付,满足房地产融资的合理需求,调整对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二是消化存量房产。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4%和27.6%,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5%。房地产销售低迷加剧房企资金紧张和债务压力,1-3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9%。要加大政策举措,稳住房地产市场,例如逐步取消一线城市非核心区的房地产限制政策,释放潜在需求;根据社保缴纳年限等释放部分购房资格指标;降低购房成本,例如提高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幅度、降低交易环节税费等。三是优化增量住房。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第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会议强调,不能将传统产业视为落后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只盯着“高精尖”产业,传统产业通过升级改造也能焕发生机。例如,汽车制造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加速,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富矿”。发展传统产业应与“设备更新改造”“绿色减碳”等政策结合来看,整体思路是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随着相关政策不断落实落细,也将带来技改投资增长。同时,各地也不能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可以鼓励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但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各异,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就要鼓励其稳住传统产业的大盘,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第七,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沿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的发展方向,各类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相关赛道投资机会增加。例如,低空空域放开并完成划分,使得产业发展有法可依。再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等九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第八,加快资本市场新政落地。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九项工作,近期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出台相关细则。例如: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提高主板、创业板门槛,提高现场督导覆盖率;出台《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交易所修改配套规则,增加强制退市标准等;制定《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明确量化报告要求,加强高频交易监管;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未来,中国证监会还将对减持、再融资、长期资金入市等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出台《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办法》、建立科创板储架发行制度、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等。

在小组讨论环节,围绕中韩双方嘉宾主要就中国经济危机VS停滞议题,韩中经济合作的方向议题融中合伙人郑淳元与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朴胜灿参与讨论。

02

环节二:

中国新成长动力产业培育战略与新产业分析

在第二个环节,亿宸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马卫国以及中国新闻创作者李哲作家分别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现状与挑战课题”以及“中国数字产业战略和启示”为主旨发表了演讲。

在这场主旨演讲中,马卫国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指出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会,马卫国提出了十个行业机会——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氢能、新材料、半导体、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

并且展开讨论了几个典型赛道中的具体机会。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在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结束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智能化的下半场竞争。政策在不断积极推动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国家层面协同持续完善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体系;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创新迭代促进自动驾驶应用落地。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汽车产业带入新的周期,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开始带领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汽车产业相比市场整体,开始展现出大幅的相对收益。

接下来,马卫国讨论了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六点挑战:

1. 人才机制创新:中国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流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技术迭代与创新挑战:中国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尤其是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 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5. 开放合作与国际竞争:中国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同时面对国际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

6. 外资政策与市场准入: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外资政策与市场准入的关系,确保既能吸引外资,又能保护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马卫国讨论了中韩两国的合作机会,以新能源行业为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韩生效与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形成叠加效应,为两国携手合作,优势互补。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需要多方参与,中韩两国车企降低成本、深度合作、提升竞争力提供利好。利用中国车企在产业链、用户数据、锂电池、生产成本和外观配饰设计等优势,结合传统韩国车企的技术研发投入、半导体芯片、安全性优势,共同形成合力,促进RCEP区域内汽车产业链进一步聚集,推动区域内汽车产业链的整合。

在小组讨论环节,围绕中国新产业的发展和韩中产业合作议题,(原)崇实大学全球通商系教授李玟炯与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哲参与讨论。

03

环节三:

通过中国金融/资本市场观察

资产市场热点和前景

在第三个环节,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峰、国际金融中心新兴经济部部长李治勋分别就“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改革与未来展望”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负债点检验与展望”发表主旨演讲。

刘锋提出了中国股票市场核心问题以及对策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完善市场监督、完善估值体系。

刘锋指出,新“国九条”的推出,反映了监管层对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和透明度的重视。此举旨在通过强化监管框架来恢复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中国股市经历重大市值损失之后。然而,政策的长期效果需依赖于其执行力度及市场对监管改革的响应。

中国金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成果体现在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然而,资本项目开放的缓慢进程和潜在的金融风险管理仍为改革的局限性。

中国股市的低迷可能源自市场结构性问题,如上市公司质量、市场规则和宏观经济因素。为提升市场吸引力,需进行结构性改革,优化股票供需关系,并提高市场透明度。投资者应关注具有良好治理结构和长期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

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面临两极分化的趋势。优质国债和超长期债券可能吸引更多资金,而民营部门和传统行业的债券则面临更多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的操作对于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汇率政策的主基调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可能与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关。汇率灵活性的扩大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尊重,同时也带来了政策上的挑战。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可能对其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小组讨论环节,围绕下半年中国金融资产市场展望议题,美国尔湾大学理事长/教授安玉花与韩亚证券全球投资分析部部长金敬焕参与讨论。

2024年是中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恢复、巩固和增强向好态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合理增长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促进了中韩两国的合作互信,也为当前及未来几年中韩两国之间合作新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0 阅读:11

融资中国

简介: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