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颜值最高的,而且出美女最多的地方,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结束点信阳,我们本地人还是很少去的,基本上都是从网上了解,然而去了一趟信阳之后才会发现网上说的还是片面了,真实的信阳压根儿就不是这样的。
1.
以往在网上或者是从朋友那里听说到的信阳就是一个信阳毛尖,山比较多、说话听不懂、交通比较堵、工资的话一个月也就是4000左右,但是房价还是挺高的、也没有什么旅游的景点。
当然了关于旅游这一块,放眼整个河南似乎都是这样,也只有开封、洛阳这种城市能够承担起一定的旅游资源。
然而,当你去了信阳之后,才会发现这真的不一样。
我们是河南商丘,去信阳的话也就是两三百公里。
走的是济广高速,来到信阳,也渐渐的觉得真实的信阳不像网上说的那样。
信阳可以说是整个河南最为奇怪的城市。
为什么奇怪呢?
因为它不是北方,却被称之为北国江南。
它不是南方,却是有南方的那种气候和稻谷之类的农作物。
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吧,毕竟挨着湖北和安徽。
但像这种跨界的地方有很多,只不过没有像信阳这么割裂的。
2.
信阳这里吃米饭要比吃面条的多,说话的方言各有不同,甚至县与县之间、十里与十里之间也不相同。
我们有一次去信阳固始参加婚礼,按理来说大家离得不远,方言也能够听得懂。然而我们刚坐下跟当地人聊天,发现真的不一样,有的人说话像安徽阜阳那一块儿的口音,也有的像湖北的,更有一些人说话压根儿就听不懂,我让他们说慢一点儿,还听不懂。
后来才知道这里的方言是多元化的。罗山县的根本听不懂,光山县的也是如此,还有人说光山县的发音有点像说韩语,也有点偏湖北,而新县,那就真的像外语了,加密的那种。
总之这里的方言让你摸不着头脑,别看同样都是河南人,别看商丘与信阳相距不是很远。但真是生活在一起就会觉得很别扭,他们的方言有一些奇怪,饮食也很奇怪。
3.
在信阳,我不敢想象吃的热干面会比武汉的更为正宗。
而且,他们吃米要比吃面条的多一些,这一点也让我终于释怀了。
因为有一次我去武汉旅游,在返程的时候想着买一些武汉本地的特产,结果却发现武汉这里竟然在销售信阳毛尖产地是湖北。
当我了解到信阳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湖北、安徽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的接受这一点。在这里吃饭感觉就是热干面配着胡辣汤,长江水配着黄河大鲤鱼混合着吃。
网上说的信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种植水稻,小麦当然以水稻为主,茶树为主,小麦倒是比较少一些,然而我去的这个地方是固始,见到水稻确实比较多,像山地、丘陵还是比较少见的,可能也是分区域吧。
这里是淮河穿境而过,所以在气候上既有南方的气候,也有北方的气候。
而信阳人去武汉与合肥要比去郑州的更多一些。网上总是调侃说只有在地理位置上,信阳是属于河南的。
在方言、生活习惯,甚至是旅游以及打工等多个方面,信阳要么是属于武汉的,要么是属于合肥的,就是不属于郑州的。
其实信阳是河南的南大门,在河南南部,但是它又和安徽的阜阳、六安接壤,又与湖北的黄冈、随州、孝感等接的比较近,所以在方言、饮食等方面也会比较混合一些。
当然了,来信阳游玩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地方被忽略了,比如说大家只知道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其他也就是知道信阳有个毛尖,别的没有了。然而如果你去过南湾,你又知道什么叫做烟波浩渺,你就知道什么是中原第一湖,如果你去波尔登森林公园,就知道什么叫做纯天然的大氧吧,什么是真正的自然风光。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信阳的旅游景点可不止这么多,所以,收齐成见,来信阳看看吧!
当然,别说是外地人,就是河南人,来到信阳之后,也是一万个震惊!
他们竟然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