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上最惨的海军,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蒙古国。
海军部队只有7个人,平时就在库苏古尔湖上划划船,运运石油,连油费都快付不起了。
但是,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比蒙古海军更惨的存在。
它花了大价钱买了40多艘军舰,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海军,结果一转眼发现自己的"海"没了!
那么,这个凄惨的国家是谁呢?他们国家的海又怎么会消失呢?
内陆国的海军梦这个国家就是乌兹别克斯坦。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没有出海口,但境内有一个很大的咸水湖叫咸海。
咸海以前可是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足有6.7万平方公里。湖中盛产多种鱼类,每年的渔获量占苏联时期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
苏联解体后,咸海被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共同拥有。
为了保护自己的渔业资源,乌兹别克斯坦就开始攒钱买军舰。
他们省吃俭用,把原本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都挪到了"海军计划"上。政府官员们甚至放弃了年终奖,把钱都投入到了这个梦想中。
经过七年的努力,乌兹别克斯坦终于在1996年从德国和阿联酋买到第一批军舰。
当这些军舰抵达咸海时,整个乌兹别克斯坦都沸腾了。人们涌到岸边,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自己国家即将成为海上强国的美好未来。
结果没多久,这批军舰就全都沉到海底了。
据说,第一次试航时,一位兴奋过度的船长想要展示高超的驾驶技术,结果把船开到了一片暗礁区,造成了多艘军舰严重受损。
这下可把乌兹别克斯坦给心疼坏了。
但是为了心中的强国梦,他们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攒钱。政府甚至发起了一个全民募捐活动,号召每个公民为海军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到了2003年,他们终于又攒够了钱。
这次他们学乖了,不仅从德国、美国等国家买来了40多艘军舰,还派人去这些国家学习如何操作这些军舰,最后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海军部队。
这些新兵们大多来自内陆地区,虽然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面,但他们都怀着满腔热情,准备为国家的海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还没等他们大展身手,就发现军舰露出水面的部分越来越多,时候甚至会"哐当"一声撞到礁石上。
起初,大家还以为是潮汐的问题,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问题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消失的海咸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干涸萎缩!
原来,咸海的主要补给来自阿姆河和锡尔河。早在苏联时期,为了发展农业,这两条河的水就被大量引走灌溉棉花。
这导致咸海失去了主要的水源补给,水位开始持续下降。
苏联解体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为了发展经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继续大量抽取咸海的水用于灌溉。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咸海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下降。
到了1986年,曾经浩瀚的咸海已经分裂成南北两个部分。
24年后,咸海的面积居然只剩下原来总面积的15%。
更让乌兹别克斯坦郁闷的是,与他们共享咸海的哈萨克斯坦为了保住自己那部分咸海水域,在南北咸海之间修建了一道大坝。
这下可好,南咸海更是雪上加霜,萎缩速度进一步加快。
乌兹别克斯坦耗费大量人力资金买来的军舰,现在都成了摆设。有些军舰甚至被搁浅在了干涸的湖底上,锈迹斑斑的,周围还时不时有骆驼跑来乘凉。
这场景,该说是滑稽还是悲凉呢?
不过,乌兹别克斯坦也没有坐以待毙。
敬畏自然他们开启了一项挽救南咸海计划。
第一步便是造灌溉系统,引入滴灌技术,精打细算地控制每一滴水的去向。农田里,过去大片的棉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耐旱的高粱和小米。
街头巷尾,"拯救咸海"的标语随处可见。学校里开设了环保课程,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水资源。
志愿者们定期组织清理湖岸的活动,虽然已经很少能看到水了,但大家依然不愿放弃希望。
后来甚至还请求中国派驻专家帮助他们治理咸海。
中国专家们带去了先进的遥感设备,用卫星图像精确监测水位变化。中国的水资源管理经验给了乌方不少启发,双方还签了长期合作协议。
可惜,面对几十年来的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这些努力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最乐观的可能是,保住现在剩下的这一小块水域不再继续缩小。
回头看看乌兹别克斯坦的海军梦,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一个被陆地包围的国家,非要搞什么海军,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就算咸海没干涸,那点水域也养不起一支像样的舰队啊。花那么多钱买军舰,还不如拿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呢。
不过,话说回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初衷也不能全盘否定。
他们想保护咸海的渔业资源,维护国家利益,这想法本身无可厚非。
只是他们太低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力,高估了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
等到他们醒悟过来想要挽救时,局面已经难以扭转了。
结语有时候,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盲目自信和对自然的忽视。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可能会面临比失去一支海军更严重的后果。
乌兹别克斯坦的教训,希望能给世界各国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