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测绘人的野外安全作业指南!

南烟聊课 2024-12-05 10:10:45

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1、提前向当地群众了解作业区域地形,有无陷阱、夹具等危险,禁止单人野外作业。

2、一定要对当天路线长短困难程度有个清楚的认识,不要为了减负少带或者不带食物或者水!

3.随时确定自己的方位,与同行人员保持联络,作业路线上留下标记。

4、野外工作服要长袖、最好有反光条。一要防止寒带森林中(多蛇)、潮湿密林中(多蚊虫)有害小动物的叮咬。二要防止感染森林脑炎、接触性皮肤过敏症。鞋子一要舒适,二要防滑。

5、能不过河就不过河。

6、不吃不认识的野果。最缺水的不一定是沙漠,还有丛林与沼泽,水多但无法饮用!丛林有一些植物可以为人体提供水分,但切勿乱嚼植物。轻则越来越渴,重则中毒而亡。

7、过夜要烧好篝火,起到警示捕食者的作用。但要控制好野火,别引发了火灾。

8、进入林区要时刻注意防火,不要吸烟。生火时看清风向、风速,选择在下风处生火,离开时,切记熄灭残火。

9、每天晚上回去先把电子设备充满电,例如相机、GPS,手机,有条件的话给电子设备带上防摔防水的保护套,固定在皮带等比较保险的地方。

紧急情况 避险指南

迷路

1、到高处去,应该尽快爬上最近的高大的山脊观察,一来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二来也便于发现人活动的迹象,一旦发现迹象要毫不犹豫地到这些地方去。在森林中,找到人也就找到了希望。

2、如果没有发现人家,要想办法找到水流,一般来说,在林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临水而建。沿着水流的方向走,既能最终走出山林,又有可能找到人家,即使找不到人家,找到水源也是生存所必需的。

3、如果这一切都做不到,那么,确定出发地的方向后,沿着同方向的山脊走,一方面可以继续观察环境,另一方面,只要方向不错,总可以找到某个有人的地方。

4、观察四周的小路和路旁的野草,刚走过的路,草会被踩倒,而且草倒的方向是向前的;没有人走过的路,草是直立的,草间会有许多蛛网。

5、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请千万不要盲目自寻出路,这时应当原地等待救援,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简单的庇护场所(尽量选择朝阳处),以便应付恶劣天气,在此过程中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操作,避免大量出汗,防止感冒和保持体能。

6、前往陌生地段前除了应携带小型强光手电和救生哨等求救工具外最好带上一块红绸布,可在需要时撕成长条写上姓名和前往地域等简短迅息,绑缚在路途中转折点处的树枝或石块上供后人辨别。

7、白天可多收集点潮湿的残枝败叶、杂草,点燃后可借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向外界示警。夜晚可利用强光手电向天空和附近山顶(或者比较醒目的各方位都能够看见的巨石、独立大树等标志性物体)进行一定规律的晃动照射,间歇敲击所携带的一切可发出清脆响声的物品向外界报警,在山体上还可采取不断向山下推落大石头的方法利用石头滚落产生的动静和声响向外界示警,同时点燃篝火用于取暖和驱赶蚊虫和兽类。

8、测绘人员一般会携带GNSS接收机,在没有手机信号,接收不到差分数据的情况下,可前往无遮挡或者树木较稀疏的地方,利用仪器自身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自主定位,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绕圈。

9、野外作业人员可装备北斗短报文终端,在没有移动信号的情况下,依托北斗卫星,进行定位与短信息通讯,紧急情况下,可一键发出求救信号。利用北斗RDSS短报文实现全国范围内,无距离限制的数据传输,在无手机信号的地区实现数据监控,采集和控制管理。

野兽、蚂蝗

1、偶遇熊装死是不对的,最好弄出噪音(可以吹口哨),遇到熊母子有多远走多远。一般只在两种情况下主动袭击人类:

①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间;

② 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间。

所以当你在有熊出没的地方行进时,最好在身上带上铃铛,一路上吹口哨,熊能听见,知道是人类来了,会躲开的。

2、当发现有狼跟随时,尽快回到公路或安全营地。狼怕火, 可以利用这一点脱险。千万不要想着把那只跟随的狼消灭即可脱险,相反,这样只会引发狼群的仇恨,当狼群想复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时,会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们认为有绝对实力获胜为止)一起进攻,这时,火也无法让其退缩。

3、打草惊蛇是常用的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都是蛇出没的地方和时间。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篷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叉的长棍灭之,要么避开。

4、防蚂蝗,有两种办法 :

① 一种是防范,即将裤脚扎紧,撒上点风油精,在腿上、手上涂一些万金油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在蚂蟥多的地方区,还要不时地察看(挽开裤袖)。

②一种是斗争,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裤),让皮肤暴露出来,一旦有蚂蝗叮上就很容易觉察(蚂蝗一般是深褐色),这时大胆地用手将其扯下来(用指甲掐或烟火烫),再用手将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干死。

踩滑

不小心踩滑在山坡“翻滚”运动时,身体卷曲双手护住头部,脊椎和头部一定要保护好。

滑坡、泥石流

1、雨季来临如果处在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工作,要设置观察预报人员,特别注意山体情况;

2、发生滑坡、泥石流时,必须遵循滑坡、泥石流的规律采取应急措施。如果处在粘性泥石流之上时,则要向两侧移动,但动作不能太猛,以免深陷其中,万不可向上或向下跑。如是稀性泥石流,则要迅速地以可攀援的大树或岩石为目标斜向跑出,同时躲避石块的冲击。

3、滑坡的发生较泥石流迟缓,滑坡体也较为坚实。如提早发现,也能设法跑出。

4、如面临被泥石流淹没的危险,则要努力给自己制造一定的呼吸空间,用手将头部保护起来,并用双臂和手将面部围成一个空间以备呼吸。

火灾

当林区出现火灾预兆(烟味、烧焦味、野兽和鸟类向同一方向奔跑和飞驰、烟雾等)时,应当迅速寻找并撤离到安全地点(林中旷地、河边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