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要聊一个TVB史上最魔幻的“精分现场”——
同一个刘丹,同一套处境剧,同一种“大家长”设定,结果《爱回家》的马虎被观众封神,《开心速递》的熊树根却被全网喊“缩骨根”!
究竟是演员演技翻车?还是编剧把观众当傻子?今天咱就扒开这两个角色的皮,看看什么叫做“人设决定生死”!
---
一、职业PK:惩教大佬 vs 速递老板,气场差出十条弥敦道
**· 马虎:退休惩教主任,江湖人称“大Sir”**
一出场就自带监狱长气场,眼神能吓哭黑社会大佬,街坊纠纷他拍桌定案,一言堂
人家退休生活是喝茶看报,他退休后把儿子家管成劳改营:被子要叠出直角,进屋必须要脱鞋,否则就要立马拖地。
**观众点评:“看马虎训家,比看《监狱风云》还刺激!”**
**· 熊树根:速递老板,外号“根叔”“tree根”“缩骨根”**
年轻时好歹是养家糊口的硬汉,现在彻底沦为“贪财抠门怪”——女儿送礼物他嫌不够贵,外孙压岁钱他要抽成,连女婿送东西都要偷偷拿去卖钱。
**网友辣评:“根叔的抠不是生活所迫,是刻进DNA的!”**
**致命差距:**
马虎的威严来自三十年管犯人的职业烙印,严苛中透着责任感;
而树根的抠门纯粹为制造笑点,活像被编剧下了降头!
---
二、父子关系:铁血教官 vs 偏心老爹,温情和算计只差一个编剧
**· 马虎:嘴硬心软的老派严父**
表面把儿子马壮当犯人管,不断表扬二儿子马强,实则就是嘴硬心软,两个儿子都一样爱。
最绝的是某集说john ma被怀疑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大sir都能不介意血缘关系,保险受益人都依然是john Ma
**· 熊树根:偏心女儿,真的很为若水委屈**
一直偏心,大妹因为家里就靠她写小说的钱供房子所以还讲得过去。
但偏心小妹真的恶心,小妹讲真前期除了读书人设,基本不事生产,还不敢演讲不敢表达意见,基本是个死读书的废物
但是为了让小妹熊心如读书拿到奖学金,就让辛苦工作的二女儿上天台
---
三、角色弧光:猛虎老去 vs 树根抠搜,高下立判!
**· 马虎:从铁面教官到孤独老人**
大sir最开始是做惩教的大sir,也可能是多年工作,难免有一些铁面的职业病
但是等他退休后,子女孙子孙女们都要出去工作,而且有时候还因为工作和社交问题不经常回家
搞到大sir有时候就跟孤独老人那样,讲真有几集看到大sir这样有点心酸
**· 熊树根:从一家之主到跳梁小丑**
熊树根是真的经常为了一些利益,连自己亲生女儿的钱都能骗来的
更别说那些接外人了,甚至多花一点钱,就要在女儿给的家用上多收一些
---
四、演员Buff:刘丹的演技,救得了人设救不了剧本!
必须承认,刘丹老爷子演技封神:
- 演马虎时,一个眼神就能切换“铁血教官”和“空巢老人”两种模式
- 演树根时,连抠脚趾都能演出十八种贪财微表情
但!是!
**好演员也架不住编剧作妖——**
- 马虎的故事线有完整成长轨迹:从专制老爸→孤独老人→学会依赖子女
- 树根却被写成人设崩坏的提线木偶:除了贪钱就是碰瓷,连和孙辈的互动都充满算计
**血泪教训:**
观众不是傻子!我们可以接受角色有缺点,但拒绝接受**为搞笑而黑化**的工业糖精!
五、时代暴击:2012年的TVB vs 2025年的TVB,初心去哪儿了?
回头看2012年的《爱回家》:
- 马家三代同堂的摩擦,本质是代际沟通的社会缩影
- 连“马桶堵塞引发家庭大战”这种小事,都能拍出“家人就是要互相妥协”的哲理
再看现在的《开心速递》:
- 熊家故事沦为广告植入现场
- 新角色租客强行加戏,老角色大部分惨变背景板
**网友痛心疾首:“当初看马家吵架能悟出亲情真谛,现在看熊家作妖只想快进!”**
---
**最后灵魂拷问:**
当我们吐槽熊树根时,到底在吐槽什么?
是刘丹演技退步吗?不!是TVB把处境剧当成了**广告情景剧**!
是观众不爱喜剧吗?不!是编剧忘了**笑中带泪才是港剧灵魂**!
**来!评论区开战:**
1. 你觉得熊树根还有救吗?(我赌五毛钱,除非换编剧!)
2. 哪个瞬间让你对马虎彻底改观?
3. 如果让马虎穿越到熊家当爹,剧情会怎么发展?(脑补大Sir把熊家人训到跪地求饶…)
**PS:听说《爱回家》要拍重启版?球球TVB让马虎回来当顾问,教教某些编剧怎么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