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具有极其关键的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地理位置上看,山东地处华北沿海,连接着多个重要地区,其海陆交通的便利性使得它在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枢纽,更是抵御日军侵略、保卫国土的前沿阵地。
山东抗日军民巧妙地运用地形优势,开展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形式的战斗,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以下25个人,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人
以进入山东工作的历史时间排序:
1、黎 玉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
1936年4月黎玉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前往山东恢复建立屡遭敌人破坏的中共山东省委及各地党组织,并担任省委书记。
在他的领导下,抗战爆发前,山东各地的党组织基本恢复健全,这为之后的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黎玉
抗战爆发后,黎玉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周密部署在山东各地发动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开创了独立自主地建立武装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先例,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特别称赞了山东的工作,号召各地向山东学习。他指着黎玉说:你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认识。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黎玉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山东军区副政委、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务,在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黎玉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与山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1986年3月13日,中共中央给黎玉恢复名誉。
3、郭洪涛
1938年4月,郭洪涛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军事部部长。在山东工作期间,郭洪涛为开创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久,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任书记兼军事部部长。
郭洪涛
他参与领导和创立了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几块根据地,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和党校,培养了一批党政干部。创办了《大众日报》,扩大抗日宣传。
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鲁中根据地的"扫荡",建立了30多个县区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9年9月,郭洪涛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0年秋到达延安并入中央党校学习,任七大代表学习班支部书记。1945年4月,出席了党的七大。
4、张经武
1938年4月,党中央派张经武等去山东帮助工作。张经武负责改编山东各路游击队,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总指挥,下辖10个支队、3个团,共2.4万余人。
张经武
从此,山东人民起义武装由若干分散的游击队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在张经武的领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39年6月,日军2万余人对鲁中山区进行“扫荡”,张经武指挥部队采取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战术,在一个月内作战20余次,消灭日军1000余人,粉碎了其“扫荡”阴谋。10月,张经武参与指挥了五井歼灭战,把侵扰的日军全部包围在一块坟地里,关门打狗,全歼日军160多名,缴获大量战利品。
《大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称赞此战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胜利战斗。
1939年11月返回延安。
5、陈 光
他是我军一名战功赫赫、指挥作战机智英勇,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
1938年3月,任八路军115师代师长。1939年3月,陈光与罗荣桓率领进入鲁西。
陈 光
在他的指挥下,先后取得了甲子山、梁山、剡城等著名战役的胜利。此后,115师部队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当初不到一旅之众进入山东,到抗战结束时,已发展到27万余人,陈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的七大时,主席台下两旁各垂下两个帷幄,一边是115师祝贺的落款,一边是陕甘宁120师的落款。当时,山东、陕甘宁是最大的两个代表团,故115师与陕甘宁120师献上的横幅挂在党的七大会议主席台正两侧。
6、罗荣桓
自1939年3月上旬,罗荣桓和陈光奉命率115师入山东以来,好似一把插入敌人心腹的利刃,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频创佳绩。
罗荣桓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娴熟自如地运用“插、争、挤、打、统、反”的六字方针,指挥鲁南军民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开辟了鲁南抗日根据地。
他创造发明的“翻边战术”,即打击了日军,又扩大了根据地。
1943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任命罗荣桓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
八年抗战,罗荣桓在山东战斗了七年,其中三年几乎是躺在病榻上指挥作战,其精神可歌可泣,在齐鲁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7、朱 瑞
1939年夏,朱瑞赴山东后,担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及兼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八路军115师、八路军山东纵队。
在工作中,朱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北方局对山东工作的指示精神,大刀阔斧地展开工作,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朱 瑞
从1940年6月至1941年5月,山东军民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6000多次,毙伤日军26000多人,伪军34600多人;俘虏日军近百人,伪军27400多人。缴获长短枪25600多技,轻重机枪270多挺,各种火炮26门。
开辟、扩大了鲁南、鲁中、鲁西、冀鲁边、清河、胶东滨海等20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1个主任公署、8个专署和77个县的民主政权,拥有党员15万名,正规军10万多人,成为华北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
1943年12月回到延安。朱瑞在山东的四年时间,是山东根据地发展最快的时期,培养的部队,后来成为东野和华野主力部队。
8、徐向前
1939年4月24日,中共北方局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建议,派徐向前去山东,打开山东的抗日局面。6月29日,徐向前、朱瑞等到达山东沂蒙山区的代庄,这里是八路军山东纵队总部的所在地。
8月1日,经中央批准,正式组成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的八路军各部队,包括八路军115师、山东纵队。此时,徐向前是山东根据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徐向前
徐向前实施了六大方面的整训、措施、改革,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军民从1939年下半年到 1940年上半年,共进行大小战斗2000多次,毙伤俘日军松井山村中将以下近2万名,伪军2.5万余名,破坏公路1.2万公里,铁路500公里,击落敌机3架,击毁敌舰一艘、汽艇7只,击毁汽车86辆、火车头36个、列车车厢 162 节。
在山东,由于徐向前的资历、威望和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以徐向前为核心,国民党也把山东八路军部队称为徐向前部。
1940年6月1日,朱瑞、黎玉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建议115师归八路军第一纵队建制,以徐向前为一一五师师长,陈光为副师长,罗荣桓为政委。
此建议发出后,6天以后接到中央的电报通知,要他回延安准备参加党的七大,同时在延安治疗休养。
二、八路军115师、山东军区负责人
9、王建安
1938年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率部歼灭伪军1800余人,并收复宁津县,打开了冀鲁边的抗战局面。
王建安
1939年6月任山东纵队副总指挥兼第1旅旅长,参与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1942年8月起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3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
在1944年春季攻势中,指挥6个团的兵力对驻鲁山南麓的伪军发起讨伐战役,歼伪军7000余人,攻克重要据点40余处,扩大了鲁中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王建安兼任山东军区第三师师长。
10、陈士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伏击战。参与开辟晋西抗日根据地,任晋西独立支队支队长。1940年率部挺进山东后任115师参谋长。
陈士榘
1942年任滨海军区司令员。1943年与政治委员符竹庭指挥部队攻克赣榆县城,全歼守敌。1944年在山东攻势作战中,率部恢复和扩大了滨海抗日根据地。
1945年10月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
11、肖 华
1938年6月,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343旅部分机关人员和少量部队进入冀鲁平原,于1938年9月27日抵达山东乐陵,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组建了两万人的部队,被称为“娃娃司令”。
肖华
1939年11月,肖华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次年初被选为鲁西行政公署主任,在鲁西开辟根据地。
1941年12月起,肖华任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协助罗荣桓领导山东根据地的斗争。
12、江 华
1938年12月,江华到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辟山东根据地,并组织整军运动。1939年9月,任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开辟苏皖边区根据地。
江华
1942年1月,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领导山东反扫荡战争。1943年春,任中共鲁中区党委书记,同年到延安学习。
1945年4月,作为山东代表团副团长参加中共七大。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区负责人
13、林 浩
职务:中共胶东区党委书记、胶东军区政委
1936年夏,刚刚高中毕业的林浩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当时他才20出头。他积极恢复济南地方党组织,组织抗日活动。
林 浩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转移到泰安,林浩担任了省委副书记,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等一起,直接领导了徂徕山起义,是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1940年秋,24岁的林浩担任了中共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共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一把手”。
在他的领导下,胶东有了兵工厂,可造炸弹、炮弹、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还可翻造子弹。除此之外,各区还有纺纱、织布、制革、造纸、鞋袜等小工厂。胶东、鲁南还有金矿,月产黄金12两。
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许世友任司令员,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兼任军区政委。
14、王 文
1938年春,受中共中央委派从延安来山东,山东分局又派他到胶东,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胶东区党委书记、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委、胶东军区副政委、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等职。
王 文
在任胶东区公署主任期间,他亲自起草了《一年来财政经济工作的检讨》的提纲,这些意见,得到各级地方组织的赞同,受到胶东地区人民的一致拥护,成为抗击日军、发展壮大自己力量的政策基础。
1943年11月16日因肺病逝世,时年32岁。
15、许世友
1938年10月,他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随后赴山东工作。
1940年9月,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1941年1月,三旅九团奉命进军垦区八大组,扫除日伪军,解放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黄河入海口广大地区。
许世友
1941年8月,返回清河区,即组织向黄河以北进军,先后解放了罗家庄、宋家庄和义和庄等村镇,进一步扩大了垦区抗日根据地。
1942年2月,他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山东纵队改为胶东军区,许世友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在40多天的反“扫荡”战斗中,许世友和林浩指挥部队,歼敌2000多人,救出了被日军包围在马石山上的群众2000多名,粉碎了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最大规模的扫荡。
16、景晓村
1939年3月至1943年12月,历任中共清河特委书记,中共清河区党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等职。
景晓村
先后与马耀南、杨国夫等领导清河军民,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军伪军“扫荡”、“蚕食”和国民党顽固派部队的进攻,巩固了清河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任渤海区党委书记兼渤海军区政治委员。
这时他才26岁。在山东他是一位能够独当一面、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干部。
17、符竹庭
1937年9月,符竹庭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开辟发展了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1939年秋,符竹庭随纵队转战鲁西,开创了鲁西抗日根据地。
符竹庭
1941年,符竹庭到达滨海地区,任115师教导二旅政委。1943年4月,任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滨海军区政治委员。
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组织部队反击日伪军偷袭赣榆县城。战斗中,符竹庭因战马受惊碰撞在寨门上身负重伤,经医治无效而牺牲。
18、罗舜初
罗舜初于1939年6月从延安来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参谋处处、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
罗舜初
他积极协助纵队首长参加领导山东武装部队的整顿、扩建及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在他担任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期间,参加领导了山东纵队第一、二、三期整军,为山东纵队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42年8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9月,任鲁中军区政委兼区党委书记。1943年7月,亲自主持在沂南县万松山南麓修建万松山烈士陵园,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19、王麓水
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训处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40年,随陈士榘率部挺进山东,任115师教导二旅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滨海抗日根据地。
1942年起任山东纵队第一旅政委,中共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成功地指挥了平邑松林村伏击战和微山湖解围战等战役战斗,为巩固和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5年8月,任山东军区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2月12日率部围攻滕县时英勇牺牲,时年32岁。
20、霍士廉
1938年5月,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山东敌后工作。历任八路军第三游击支队政委、山东分局第一区统战部长等职。
霍士廉
1940年10月,任中共鲁中区党委书记、鲁中军区政委。他作为鲁中区党委书记,坚持沂蒙山区反扫荡,继续在山区中迂回。1942年,他率领当地党政部门开始全区减租减息工作,巩固鲁中根据地力量。
1944年1月,调任沂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因为他长期致力沂蒙地区,使得党的政策在当地备受爱戴,并为解放战争期间的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21、唐 亮
1939年起,任八路军344旅政治部副主任、第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教导第4旅兼湖西军分区政委和湖西地委书记,领导湖西区军民坚持抗战。
唐 亮
1944年秋,任山东滨海军区政委、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在莒县战斗中,曾成功争取伪保安大队反正,尔后里应外合攻占县城,并解放莒县全境,使滨海、鲁中两根据地连成一片。
22、杨国夫
1938年5月,被派往山东清河平原地区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6月起,历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曾参与指挥太河镇、刘家井等战斗。
杨国夫
1940年10月起,历任山东纵队第三旅副旅长、清河军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参加了清河区1943年夏季反“蚕食”、山东抗日根据地1944年攻势作战和抗日大反攻。
1945年8月,任山东军区第七师师长。
23、张光中
1938年5月,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其任总队长。1939年10月1日,总队正式改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张光中为支队长。
1940年以后,任鲁南军区司令员。为建设、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影《铁道游击队》讲述了抗战时期,山东枣庄的一支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和政委李正的率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伪军展开斗争的故事。在电影中,有个沉稳睿智的张司令,是铁道游击队的直接领导者,威震整个山东。他的原型就是当时的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
铁道游击队,就是在他领导下发展起来的,为山东军区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
24、王 彬
1938年,王彬被派往山东发展抗日武装,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参谋长,山东纵队参谋长。
王 彬
1939年12月,任山东第三军区(胶东)司令员。1940年9月,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员。
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任副司令员,先后参加胶东1939年冬季和1942年冬季反“扫荡”斗争。
25、黄 骅
抗战爆发后,黄骅历任晋西南游击支队支队长、晋西南区党委军事部长兼八路军115师独立支队副支队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黄骅
1941年4月,为了打开冀鲁边抗日局面,朱瑞、罗荣桓等山东首长,特意派黄骅同志到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
在他的领导下,冀鲁边抗日形势越来越好,黄骅出色的工作表现给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带来了巨大“压力”。
1943年春,山东分局决定调邢仁甫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任命黄骅接替他的工作,任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115师教导六旅旅长。
6月30日,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黄骅、参谋处长陆成道等在新海县大赵村召开侦察通讯工作会议,研究敌情,被邢仁甫派来的人杀害。
1945年9月,经山东省委批准,将冀鲁边区的新青县(新海县与青城县合并)改名为黄骅县。
结束语:
总之,山东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