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岂能变生意,大凉山支教七天费用上万,网友质疑

古今观察者 2024-06-15 20:05:53

大凉山,这片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高原地区,因其崎岖的地形和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历来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大凉山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即便是在宣布了多个县“摘帽脱贫”的背景下,大凉山仍有不少地方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一严峻的现实,使得大凉山成为众多公益项目的重点关注地。

然而,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一些机构居然利用大凉山支教的名义,推出价格高昂的所谓“研学旅行”项目。据了解,这些标榜七天时间的支教旅程,费用竟高达数万元。这种以高额费用包装的“公益”支教项目,引发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公益,按理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其核心应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作为盈利的手段。然而,事实上,这些名为“支教”的研学项目,往往被一些研学机构用来吸引那些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美化简历的人。这类项目往往包装精美,宣称参与者可以深入贫困山区,体验当地文化,同时获得官方认可的志愿者证书和社会实践报告。

据报道,这些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参与者的住宿条件远非贫困地区的常态,而是相对舒适的酒店住宿。每日的活动多为短暂的学校访问,参与实际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进行拍照打卡,用以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这种“旅游式支教”的模式,实际上并未对当地的教育资源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反而演变成一种通过高额费用换取虚荣心满足的行为。

这种做法不仅扭曲了公益的初衷,也玷污了支教这一行为的纯洁性。真正意义上的支教活动,应该是志愿者们深入到当地,与孩子们长时间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用教育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未来的可能,而非仅仅是表面上的走马观花。

对此,社会各界应当加强监管,确保每一个标榜为公益的项目都真正地回归公益的初衷。相关部门应当对此类“支教旅游”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所有名为公益的活动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对参与者的资质和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严格把关。

公众也应提高警惕,对于各种包装精美的“公益项目”保持必要的批判精神,不被表面的宣传所迷惑,真正的公益需要的是一颗想要奉献和帮助他人的心,而不是通过支付高额费用来获得的虚名。

我们相信,公益活动,尤其是支教这样的教育类公益活动,其本质应当是无私的奉献和真正的帮助,而非变相的生意。我们期待在大凉山这样需要帮助的地区,能够有更多的纯粹、有效的公益行动,为当地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0 阅读:38

古今观察者

简介:带你了解古今中外内大小事解读古今相关知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