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一直是困扰农民朋友的难题,尤其是在大豆和高粱的种植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控制杂草,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作物播种前后就将杂草扼杀在萌芽状态?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使用封闭除草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豆和高粱分别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封闭除草剂。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封闭除草剂。
封闭除草剂,顾名思义,就是在作物播种前或出苗前施用的除草剂,它能够形成一层药膜,阻止杂草的生长,从而达到“封闭”杂草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杂草,还能减少后期除草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封闭除草剂尤其适用于土壤湿度较高、杂草容易滋生的环境。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大豆田的杂草控制。
大豆田常见的杂草种类繁多,如马唐、稗草、藜、苋等,这些杂草会与大豆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不同的杂草类型,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封闭除草剂。
对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稗草等,我们可以选择乙草胺。
乙草胺可以用于大豆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豆拱土期施用乙草胺容易产生药害,尤其是在与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混用时,更要谨慎,否则可能导致大豆减产。
用药量也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进行调整。
如果田间的阔叶杂草较多,如藜、苋、苍耳等,则可以考虑使用嗪草酮。
嗪草酮一般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3-5天使用。
另一种选择是氯嘧磺隆,它同样适用于大豆播种后出苗前,主要防除苘麻、苍耳、蓼、藜等阔叶杂草,但对龙葵、繁缕等杂草的防效较差。
异恶草松则是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除草剂,它不仅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还能控制多种阔叶杂草,如金狗尾草、龙葵、香薷、马齿苋等,甚至对小蓟、大蓟等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在大豆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如果你的大豆田是新开垦的荒地,或者多年生杂草较多,那么草甘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草甘膦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作用,能够杀死杂草的地下部分,从而减少次年杂草的发生。
可以在杂草出齐后,大豆出苗前2-3天喷施。
最后一种要介绍的大豆封闭除草剂是2,4-D丁酯。
它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可以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主要用于防除蓼、藜、苋、苍耳等杂草。
最佳施用时间是大豆播种后出苗前3-5天,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药效。
说完了大豆,我们再来看看高粱田的杂草控制。
高粱田的封闭除草剂可以分为苗前和苗后两种。
苗前封闭除草剂主要有异丙甲草胺、甲草胺和绿麦隆。
异丙甲草胺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谷莠子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灰菜、苋菜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
如果阔叶杂草基数较大,可以将其与莠去津混用。
甲草胺也可以与莠去津混用,以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绿麦隆则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
苗后封闭除草剂种类较多,包括灭草松、莠去津、氯氟吡氧乙酸、氯吡嘧磺隆等。
莠去津建议选择高含量类型。
氯吡嘧磺隆则对香附子等莎草科杂草有特效。
辛酰溴苯腈可以用来防除一些恶性阔叶杂草。
在高粱苗后4-6叶期,可以使用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的混合液,或者使用二氯·莠去津可分散油悬剂,可以有效控制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如果田间香附子较多,可以在高粱苗后4叶期到抽穗前,杂草2-4叶期时,使用氯吡嘧磺隆或2,4-滴丁酯。
在高粱苗后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时,可以使用麦草畏。
在高粱苗后4-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时,可以使用辛酰溴苯腈。
高粱播种后出苗前,可以使用敌草隆。
高粱出苗后,阔叶杂草2-4叶期时,可以使用灭草松。
选择合适的封闭除草剂,对于大豆和高粱的生长至关重要。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你又会如何根据田间杂草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除草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