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中东战场上,这句话再一次被验证。叙利亚反对派上台后,以色列趁虚而入,在即将展开大乱斗的背景下,叙利亚和以色列,竟然又“把酒言欢”联手合作了?
1、叙利亚内战,加剧中东武装混乱
据美媒消息,叙利亚的新政权在朱拉尼的领导下,正试图改写以往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关系,彻底封锁针对他们的伊朗援助通道。而这一战略调整,可能会对中东的地缘政治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这些年来,真主党借助叙利亚老阿萨德政府的支持,他们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获得了强大的立足点。九十年代后,随着伊朗的积极介入,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和财政支持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伊朗每年的10亿美元巨资投入,使得真主党在武器装备上甚至超越了一些地区国家的正规军。
然而,多年的沉疴与复杂的区域安全形势也使得这一组织与其支持者面临新的挑战。叙利亚内战催生了更多动态不定的因素,8万伊朗系武装涌入叙利亚,对区域平衡产生了剧烈冲击。而在阿克萨大洪水行动之后,黎巴嫩真主党面对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军事胜利,而是更加隐蔽而深远的战略孤立和资源枯竭的风险。
2、朱拉尼快刀斩乱麻,深夜出兵边境
随着巴沙尔政权的瓦解,朱拉尼执掌下的叙利亚新政府迈出了令世界惊愕的第一步—与黎巴嫩政府接洽,要求联合打击横跨两国的武器走私活动。这一决定,显然直指黎巴嫩真主党背后的供给生命线—从叙利亚到黎巴嫩的武器运输线路。
通过这种果断的策略调整,朱拉尼不仅切断了来自伊朗的物资流动,也顺势迎合了西方国家的期待和压力,为自身政权的国际认同赢得空间。而这背后深层次的动机,不仅仅是区域内势力的制衡,更有可能是在中东复杂博弈中获得更大利益份额的长远考量。
以色列得知叙利亚政策转向后,迅速在深夜以空袭等手段打击叙利亚与黎巴嫩交界的关键武器走私口岸。赫尔梅尔、代尔扎赫拉尼等地成为攻击的重点,以色列通过精确打击消耗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力和士气。
更为狡黠的是,以色列利用朱拉尼的政策调整以强化自身防御与战略扩展的同时,也投机性地重新进入黎巴嫩南部和加沙等关键地区,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以色列或将在这场冲突中,迎来一场“大丰收”。
3、真主党身处困境,但并非困兽犹斗
然而,这种新的区域动态并非一帆风顺。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地区,双方的激烈摩擦已成为常态。库塞尔等地频繁爆发小规模冲突,叙利亚新政府军在对抗黎巴嫩真主党的过程中,甚至付出了人员损失的代价。
那么,黎巴嫩真主党的处境是否真的如表面上的困境一般?他们数十年来在山区构建的庞大防御体系,是否真的能抵御未来不受任何物资补给的状况?
从现实情况来看,真主党地下的网络防御组织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以色列想与叙利亚“里应外合”搞突袭,其实没有那么容易,“抵抗阵线”虽然不是铜墙铁壁,也仍然能给以色列带来不小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