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天王的末路:逃出天京却被旧部抛弃,写下求生供词仍遭凌迟处死

逗逗娱 2025-03-27 14:36:39
前言

轰的一声巨响,石块和砖头四处飞溅,像下雨一样砸落,地面和山峰都仿佛跟着震动。太平门的城墙一下子就被炸得破烂不堪,倒了下来。大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天京城里好多地方都烧起了大火,烟雾腾腾的。周围的人们喊着“决不让妖人留下一块破布”,这话透露出太平军要和这座城共存亡的坚定决心。

在天王府那座三层高楼顶上,洪天贵福,那个被称作幼天王的孩子,急急忙忙跑上去往远处看。他一眼瞅见,湘军已经从太平门那个破口子像潮水一样冲了进来。风儿轻轻吹过,高楼四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声音挺好听。但眼瞅着他这个年轻人的帝国,却在漫天的尘土里,一点一点地散了架,塌了。

洪秀全之后,他接过了领袖的大旗,生活因此变得极其奢华,享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贵。但与此同时,他也承受了许多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重苦难,这些苦难全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天京被攻陷那会儿,洪天贵福还没到十六岁。也就一个多月前,他刚刚没了爹。国家眼看就要撑不住了,他却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太平天国的第二把手,成了天王。可这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四十九天过后,这位小皇上就得开始过上了东躲西藏的逃亡日子。

巢破了,蛋哪能完好?天京城外的野地里,黑夜把啥都遮没了。洪天贵福这幼天王,前面除了茫茫一片,就剩条没头没尾的逃难路了……

【天京陷落,幼天王仓皇出逃】

1864年7月19日中午,湘军的吉字营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法子,把太平门那段的城墙给炸了个二十多米长的大口子。经过两年三个月的激烈争抢,天京这场大战终于随着一声巨响,彻底结束了。

看到局势不妙,城里头的巷战打得热火朝天,忠王李秀成立刻带着一千多号人从前线撤回到天王府,打算找机会带着小主子洪天贵福逃跑。可哪儿的城门都有大批敌军守着,没办法,他们只好绕来绕去躲到了清凉山顶上。等到晚上刚开始黑那会儿,大家换上之前抢来的湘军衣服,借着夜色从太平门被打破的地方猛地冲出去,踩过孝陵卫那密密麻麻的湘军营地,最后消失在了天京城外面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野地里。

一座孤城,黑夜笼罩,国家沦陷,家庭破碎,在拼命逃跑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悲惨和冷清。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慌慌张张的逃跑,竟然是洪天贵福这十六年人生中,头一回离开天京。

从四岁那年起,幼天王就跟着太平军住进了天京,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过宫门。想想真是可怜,洪秀全的亲生儿子,本来该是太平天国下一位领头人的,结果却成了个有着高贵血脉的“囚犯”,被关在天王府那个漂亮但像笼子一样的地方。虽然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但实际上哪儿也去不了!

转眼间,十一年光阴如流水,高高的城墙,把洪天贵福的整个童年都圈在了里面。对这位小天王来说,外面的世界,慢慢就变成了脑海中越来越淡的影子。

就算在那小小的世界里,洪天贵福的小时候过得也挺惨。洪秀全特别关心他儿子以后能不能接班,但因为一些思想方面的原因,洪天贵福能看的书,就只有太平天国自己出的那些宗教小册子,别的书都不让看。

在宫里,除了老爹,根本见不到其他男人,老妈也不在身旁。说到能聊得来的,也就只有大我十岁的启蒙老师,还有那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洪天娇了。

洪天贵福小时候,每天得给天王磕四次头问好,吃饭时候还得不停地诚心祷告。宫里的日子真是无聊透顶,穿衣吃饭都有固定的规矩,一点意思都没有。这种与世隔绝、天天重复的日子,就是他童年所有的记忆了。

被关在封闭的空间里长大,受到的教育又太极端,没法和人正常交流,也没有朋友——这些事儿,让洪天贵福对外面的世界知道得很少,也让他的心智比同龄人十六岁要稚嫩得多。就是因为这样的成长背景,他后来那些幼稚、离谱的行为和言语,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现在,随着天京的沦陷,这一切都走到了尽头。洪天贵福终于摆脱了天王府那十多年的束缚,可他老妈、兄弟、老婆,还有几乎所有的亲人,都被困在了战火纷飞的天京城里,没能逃出来。

不过,太平天国的新当家说到底还是个没长大的娃娃,对他来说,国恨家仇、复兴江山这些事儿,可能实在是太重了。他现在最上心的,估摸着是怎么安全脱身,然后再好好活下去。毕竟,洪天贵福现在才十六岁,这才是他眼下最要紧的念头。

【劫后余生,广德的太平岁月】

逃出城后没多久,湘军就发现了动静,立刻派兵追了上来。李秀成一看这情形,赶紧把一千多人的队伍一分为二。他先让三百多人的前队,由尊王刘庆汉和养王吉庆元他们护着幼主快跑,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七百人留下来,挡住追兵。

以前,李秀成作为天京保卫战的头号指挥官,和洪秀全在打仗的路子上有很大的不同意见,这让他一直受到天王的不信任。但就算是在太平天国快撑不住的那阵子,忠王李秀成还是展现出了对太平天国、对洪秀全他们一家子最真心的忠心。

天京被攻陷后,李秀成没顾上去救自己的家人,连老母亲都没带上,而是立马去保护洪天贵福逃跑。在那生死关头,忠王还把自己多年的战马,毫不犹豫地让给了小天王骑。

由于战马跑得不快,李秀成在湘军的骑兵和步兵追赶下,很快就跟自己的部队失去了联系。他只好一个人往西边慢慢走,最后来到了天京南边的方山里躲藏。结果在7月22日那天,他不幸被湘军抓住了。在被抓后,他写下了那篇引起很多争议的《忠王李秀成自述》。写完之后,这位四十一岁的太平军头领,最终被曾国藩给处决了。

前头队伍按照原计划,一路直奔南方的湖州,那里有十多万的太平军在守着。但夜里太黑,方向都看不清楚,为了防止大家走丢,尊王刘庆汉想了个办法,他把白丝带绑在枪头上,走在最前面引路。这样一来,大家就能盯着那白丝带,跟紧队伍不掉队了。

多亏了后面部队拼死挡住追兵,幼天王他们才能比较顺利地甩掉敌人。但在确定完全没事之前,跟着幼天王的人还是把他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只要是在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好几个跟洪天贵福穿得一模一样的少年围着他坐一圈,让人根本看不出哪个是真的。别的时候,就有几个身强体壮的大汉时刻跟在他身边,一步都不离开,就这样一直到了7月下旬,这支逃难的队伍才总算是到了太平军还管着的安徽广德州。

听说幼天王从天京逃了出来,而且已经安全到了广德,洪秀全的堂弟干王洪仁玕,当时正在湖州忙着弄军粮,一听这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他赶紧准备了好些礼物,然后在七月底就匆匆赶去广德,去见见这位小天王。

逃出生天后,叔侄俩终于相见,心里头那个激动,真是又哭又笑。堂叔的到来,让洪天贵福在逃跑的路上,好歹体会到了点家人的温情。更别提洪仁玕还带来了十多车子的布匹衣裳和吃的,这让一路吓得不行、东躲西藏的小天王,总算是过了几天踏实日子,吃穿不愁了。

说的就是“躲过一劫,好运连连”,虽然都城天京被攻下来了,但小皇帝还是甩掉了湘军的追赶。现在,湖州那边还有十几万大军守着。走到绝境的时候,太平天国的运气好像又好了一点。不过洪天贵福和他的手下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广德城里过的那十几天安稳日子,竟然是逃跑路上最难得,也是最后的快活时光了。

【湖州撤军:厄运缠身的逃亡之路】

休整了半个月,幼天王他们一行人从广德出发,去了湖州。到了湖州后,洪天贵福就让干王洪仁玕当军师,尊王刘庆汉当副军师,而太平军的作战指挥还是由湖州守将堵王黄文金来负责。

天京失守三十天后,太平天国又有了新的头头们掌权,但湖州那边的情况可就不太妙了。

早先时候,曾国藩急着想给朝廷表功劳,在报告攻下金陵时,他特别强调说“那个假的小皇帝在宫里堆了柴火,自己点火烧了”。所以,湘军在追捕天京逃跑的敌人时,就没使上全力。

洪天贵福到了湖州后,黄文金为了安抚大家,就到处宣扬说幼天王还活着。这种做法虽然能让士兵们更有信心,但也肯定会惹恼清军,让他们发起更凶猛的攻击。

从8月底那会儿起,城外的清军就一天比一天多,湖州这边,没人来帮忙,简直就是孤军奋战。两边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气氛紧张得要命。太平军这边,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考虑到当前情况,干王跟黄文金、刘庆汉等将军商量了一下,决定撤离湖州,带着手下队伍前往江西。他们打算先找到在江西活动的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的部队,跟他们汇合。之后,他们会经过湖北,跟扶王陈得才的大军碰头。最后,他们打算占领荆襄地区,一步步往中原进发,争夺天下。

8月24号,为了保证小天王洪天贵福的安全,他被人护送着先去了广德。要走的时候,洪仁玕还以小皇帝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让正在江西打仗的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赶紧带着部队北上,到建昌和抚州去迎接天王。

过了四天,黄文金带着湖州的军队冲出了包围,他们往西边逃跑,目标是去广德跟幼天王汇合。这么一来,太平天国在南方最后的一个关键地方也被攻下来了。

离开湖州以后,坏事就一连串地找上门了。刚一出城没多久,太平军里的大将、辅王杨辅清就在乱哄哄的情况里跟大队人马走散了。等他走到宁国府的余村时,猛将匡王赖文鸿又倒霉地牺牲了。

9月3号那天,湖州那边的太平军受到了南下路上最狠的一击。他们的头儿,堵王黄文金,在浙江昌化白牛桥打仗时,被清军的火枪打中了右边肋骨,伤得太重,没救过来,就这么没了。

黄文金突然去世,一下子让湖州的太平军没了领头人,大家各说各话,命令不统一。这样一来,士兵们心里都不踏实,打仗的本事也大打折扣。

洪仁玕原本只是个读书人,对带兵打仗完全不在行。尊王刘汉庆,资历太浅,压根镇不住场面。清军一路紧追猛打,湖州军是打一次败一次,伤亡特别惨重。逃兵、叛变、投降的事儿,那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就这么十来天功夫,刚开始出发那会儿还有十多万的太平军,等到到了浙江淳安,就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九月中旬那会儿,湖州军在安徽徽州那边跟追兵干了一仗,结果被打败了,一万多将士没了。到了晚上,他们想涉水过河,结果又撞上了清军的埋伏。带头的首王范汝增过不去河,没办法,只好撇下大队人马,自己往北跑,后来加入了捻军。

9月28号那天,太平军在江西陈坊这块地方又吃了大败仗。襄王刘官芳和誉王李瑞生被抓了,还有王宗谭乾元、谭庆元他们一帮人,都投了敌。

打了好多败仗后,洪天贵福身边就只剩下两千来人了。他们既没力气打仗,也不敢跟敌人交锋,只能慌慌张张地往南跑。为了保护洪天贵福的安全,大家把他前额的长发给剃了,还让他换上了普通的衣服。

现在咱们已经到江西了,只要能快点找到侍王李世贤,那逃难的队伍碰上的这些麻烦事儿,就都能轻松解决了。

【惨遭抛弃,幼天王走向绝境】

1864年10月4号,洪天贵福和洪仁玕他们一行人到了江西新城。可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了,说是李世贤这家伙,他根本没按命令在抚州、建昌等着迎接幼主,反而提前带着兵马往南去了五岭,然后进了广东。

洪氏叔侄现在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对他们来说,这消息就像天上突然打了个响雷。不过,如果你好好琢磨琢磨侍王的行为,就会觉得这事儿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

李世贤跟他堂哥忠王李秀成不一样,他常年在江浙那块地方打仗,跟一直待在天京的洪秀全没啥太多来往。说到幼天王洪天贵福,他更是没啥感情。

这时候,太平天国已经快走到头了。洪天贵福这个倒霉的天王,既没有皇帝的威严,身边也没几个能打的兵。黄文金在湖州那边,还得靠幼天王来装点门面。可侍王李世贤,他在南方太平军里已经是老大了,兵强马壮,根本不用担心这些。

要是把洪天贵福,就是太平天国那个挂名的头头,接到军队里来,那清廷肯定第一个就来追我们、打我们。现在太平天国已经快要完了,剩下的太平军部队都过得非常难。要是再加上幼天王这个“拖油瓶”,对李世贤来说,那简直就是坏处一大堆,一点好处都没有。

李侍贤一声不响地走了,不过还好洪仁玕得知南方太平军的另一队伍,就是康王汪海洋的部队,还在瑞金、于都那边转悠。现在也没别的路可走了,干王只能带着小皇上继续往南逃,寻找活路。

从10月5号起,洪天贵福他们一伙人从新城出发,一路西南方向狂奔了两百多里地。大概过了五天,他们在江西广昌又被敌人给追上了。一边打一边撤,最后又被敌人逼到了白水岭。太平军在那拼了命地守住山头,好不容易把追兵给打退了。他们打起精神,又继续狂奔了三十里路,终于在晚上天黑的时候,跑到了赣州府石城县的杨家牌。

将士们连日赶路又打仗,累得不行。眼看天快黑了,追兵也没了影儿,洪仁玕就让大家就地扎营休息,打算第二天凌晨四点再起来赶路。

饿得不行的将士们,烧火做完饭后,一个个倒头就睡,实在是累坏了,连放哨看风的人都没安排。结果,清军远远望见野地里到处都是炊烟,猜出幼天王他们肯定在前面扎营了。于是,清军就偷偷摸到杨家牌那边,半夜三更的时候,突然发起了攻击。

太平军的人们突然从梦中吓醒,四周响起了战鼓号角,喊打喊杀的声音响成一片。他们看到大批追兵像潮水一样涌来,士兵们吓得要命,都乱哄哄地往不同方向逃跑。在这一片混乱里,洪仁玕和刘庆汉先后被抓了。洪天贵福也被乱军冲得东奔西跑,慌慌张张骑上马一口气跑了好几里地。结果他一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摔进了一个深坑里。没想到,就是这一摔,反而让幼天王躲过了追兵的搜查,捡回了一条命。

1864年10月9号那天,太平天国那帮流亡的残兵败将,在杨家牌被追兵偷袭给打散了。说来也是倒霉,他们离原本打算投奔的康王汪海洋的部队,就差那么一百来里地了。

【卑微求生,却难逃寸磔之刑】

洪天贵福一个人在荒山野地里晃荡了整整四天,肚子饿得实在不行,实在走不动了,只好硬着头皮下山去找活路。

下了山以后,洪天贵福碰到了一户姓唐的人家。他说自己是从湖北那边逃难过来的,唐家人听后也没多想。刚好那时候正是地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唐家就让他先留下来,帮着干点农活。

不过这小皇上平时过得太舒坦,啥活都没干过,连庄稼和粮食都分不清。他不会种地收割,也受不了田里的辛苦,结果才四天,就被唐家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给赶了出去。

洪天贵福这孩子,打小就在皇宫里长大,啥生存技能都没有。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啥都不懂。逃出皇宫后,他就像只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去哪儿,只能到处瞎晃悠。虽然侥幸避开了清军两次搜查,但好运没一直跟着他。因为长相、年纪还有口音太显眼,10月25号那天,他被瑞金的地方武装给逮住了,接着就被送到了南昌的江西巡抚衙门。

从夏天热到秋天凉,洪天贵福从天京跑到瑞金,他那逃难的漫长日子总算是到头了。被关起来以后,他表现得特别听话,一脸后悔样,很快就写了两份差不多的口供。就他那点墨水,还硬挤着写了三首诗,一个劲地夸大清好,说自己以后一定改过自新。

讲真,洪天贵福写的诗,用词真的挺粗糙,句子也组织得不太好。而且,他诗里一个劲儿地拍清朝皇帝的马屁,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他不仅把清朝皇帝捧上了天,还把太平天国的战士们贬低成了“叛逆之徒”。

现在我不再当反贼了,全心全意帮清朝。

清朝皇上永远长寿,叛逆奸臣终究难跑。

说实在的,求生是人的本能,所以咱们也别对一个还没满十六岁的孩子太苛刻,说他没了骨气。他既没碰过政治斗争里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事儿,也没上过战场,没见过那种血腥场面。洪天贵福一直在温室里长大,被抓了之后,怎么可能还跟个硬汉似的,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造反本就是玩命的活儿,更别提洪天贵福是洪秀全的亲儿子,太平天国的新头头,这“罪孽深重”的,他应该心里清楚,一旦被抓住,那肯定没活路。

可笑的是,幼天王居然连最基本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以及要彻底消灭敌人的道理都不懂。他在牢里,还亲切地管那些清朝官员叫“哥哥”,心里头还琢磨着以后能考个官当当,娶老婆生孩子。这到底是单纯,还是没长脑子?是让人觉得同情,还是觉得好笑!

求饶讨好也没能让洪天贵福逃过一死,后悔改过也挽回不了满清统治者要斩草除根的心。1864年11月18日,洪天贵福被带到了南昌市曹。清廷为了吓唬老百姓,给其他人做个样子,竟然对这个年幼无知、根本没啥威胁的半大小子,用了最惨无人道的凌迟极刑。

那天在刑场上,洪天贵福全身光溜溜的,手脚都被绑得紧紧的。他被一把锋利的刀割了一千多下,整个过程折磨了快六个小时。最后,这位太平天国的年轻主子在疼得要命的哭喊声中断了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