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人象冲突,西双版纳割胶人转行当蜂农,如何评价这一做法?

向航说 2023-05-17 13:39:45

人类与大自然一直都是共生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共生关系已经变得脆弱而危险。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

在云南西双版纳,因为亚洲象的攻击,每年都会发生多起人员伤亡事件,而且还有很多香蕉地和甘蔗地被毁,这种情况让当地的居民十分苦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机构共同发起了“社区生计发展推动亚洲象保护项目”,这个项目成功地将蜜蜂化身为人象矛盾调解员,既让当地居民的赚了钱,又减少了人象冲突,这种做法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养蜂护象

养蜂护象的理念是将蜜蜂当作人象调解员来使用。蜂箱的投放,不仅帮助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能起到驱赶包括大象在内的野生动物的作用。

这些野生动物会被蜜蜂的嗡嗡声吓走,从而减少了与人类的冲突。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养蜂护象的做法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多重收益,尤其是让野生动物和人类更好地协调共生,从而达到和谐共存的目的。

其他解决人象冲突的方式

除了养蜂护象,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解决人象冲突,他们包括:

建设防护措施: 在亚洲象出没的地方,可以建设防护措施,例如围墙、电网和哨声等等,从而保护当地的居民。

改变种植策略: 亚洲象喜欢吃甘蔗和香蕉等作物,如果当地的居民改种其他作物,例如南瓜、玉米、甜菜、芦笋等,则可以减少与亚洲象的冲突。

人工干预: 在亚洲象出没的地方,可以增加人工巡逻和监视,及时发现亚洲象的踪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西双版纳割胶人转行变蜂农

云南西双版纳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橡胶树属于典型的热带作物,但是胶树的割胶并不适合长期的发展,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开始推行发展蜜蜂养殖业。

这个做法有效地给割胶人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一些割胶人开始转行养蜂,通过养蜂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避免了和大象接触的机会,蜜蜂也能驱赶大象远离人类聚集地,可谓一举两得。

西双版纳割胶人转行变蜂农的做法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蜜蜂的养殖在当地得到了推广,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转行养蜂不仅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还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

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复杂的如今,为了实现和谐共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可以寻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