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千年!三国最长待机君主刘禅,如何骗过诸葛亮41年

正平看历史 2025-03-21 04:33:42

建兴十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五丈原军营里烛光摇晃,诸葛亮的手指突然发抖,奏折上的墨迹晕开一片。

刘禅派来的使者垂手站着,语气平静的说:“陛下问丞相,北伐能不能暂缓?”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诸葛亮想起二十二年前白帝城那个雨夜。

章武三年,白帝城行宫弥漫着药味。刘备躺在榻上,眼睛盯着屏风后的阴影:“若阿斗不成器,丞相可自取之。”

诸葛亮叩头的声音撞在青砖上,额头渗出血丝。他没看见屏风缝隙里那双眼睛,十五岁的刘禅攥着衣角,指甲掐进掌心。

这个被后世嘲笑“扶不起”的皇帝,登基头三个月就干了两件事。他把禁军虎符塞给诸葛亮,又主动提议丞相开府治事。

成都百姓都说新君仁厚,只有尚书台的案卷记得清楚:建兴元年到建兴五年,皇宫侍卫统领换了三茬,全是益州本地豪族子弟。

《出师表》送到御案那天,刘禅握着朱笔迟迟不落。他盯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几个字看了半柱香,最后批下“如相父所教”。

第二天,侍中董允的调令悄悄进了尚书台。这个细节后来出现在陈震给家人的私信里:“陛下问政时总低着头,批复文书倒像背后长着眼睛。”

诸葛亮五次北伐打得非常艰难,刘禅的应对更耐琢磨。每次诸葛亮要出兵,他就在朝会上红着眼圈:“相父远征,朕实在担心。”转头就把成都防务交给费祎。

李邈跳出来说北伐劳民伤财,刘禅突然变了脸色。命羽林军把人拖下去,血滴在金殿台阶上,老臣们这才发现,龙椅上的年轻人早不是需要丞相搀扶上马的少年了。

最绝的是建兴九年粮草危机,刘禅下诏罪己:“都是朕的过错。”暗地里把益州大族囤粮的清单送进丞相营帐。

诸葛亮对着名单苦笑,给李严写信说:“主上聪慧,常于无声处见惊雷。”

五丈原的秋风,带走了七星灯最后一点火星,成都皇城连夜飞出三只信鸽。蒋琬接到密旨直奔南中军营,费祎的马车碾着露水赶往汉中粮仓,董允带人冲进丞相府封存文书。

第二天上朝,群臣看见皇帝还在抹眼泪,可殿上挂着的《出师表》已经不见了。

民间传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其实是刘禅布的局。他批准杨仪秘不发丧,等司马懿退兵八十里才公布死讯。

魏延和杨仪闹内讧的消息传来时,刘禅摔了茶碗:“马岱在哪?”史书没写的是,护军将军怀里揣着密诏,在汉中军营等了七天七夜。

处理诸葛亮身后事时,刘禅哭得站不稳,亲手把丞相府二十年的文书全烧了。李邈以为机会来了,上奏痛斥“葛亮专权”。

话还没说完,刘禅突然掀了御案。武士冲进来拖人时,老臣们盯着地上的血渍发抖,原来皇帝早把禁军换成了自己人。

蜀汉灭亡后,在洛阳城的安乐公府里,刘禅醉醺醺对邓艾说:“这儿挺快活,不想回蜀地了。”《华阳国志》记载,蜀中粮仓当时存粮够吃三年。

有人看见亡国前夜,官仓里的金银被一车车拉走,全散给了成都百姓。后来清理府邸时,管家在床底下找到本《韩非子》,书页边密密麻麻写着:“示弱不真弱,扮猪能吃虎。”

成都茶馆的说书先生到现在还争论:“阿斗是真傻假傻?诸葛亮养的暗探,怎么三年就成皇帝的人了?”

酒铺老板舀着醪糟笑:“你们懂个锤子!他要是不装傻,蜀汉早像东吴闹八回政变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