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也五十岁左右了。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头发白了,皱纹多了,感慨万千。
令人奇怪的是,很多70后一边感慨自己老了,一边还拼命生下二孩、三孩。也有一部分70后,四十多岁才第一次结婚,初为人母人父。
当一个顶着白发的人,带着孩子出门,别人以为是爷孙。自己也略显尴尬。
“老来得子”的家庭,总得从长计议,否则等父母六十多岁的时候,孩子要读书,方方面面的压力就令人措手不及。
因此,五十多岁的70后,如果你还有年幼的孩子,要做好五种准备了。
01
准备养老的必需品,别指望孩子反哺。
掐指一算,当父母七十岁的时候,孩子才十几岁。
从年龄结构看,十几岁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承担起反哺任务的。
就算是多子女家庭,因为有一个孩子无法反哺,那么孩子们难免会互相攀比,对于反哺这件事,举步维艰。
并且现在的孩子,远走高飞的可能性很大,也不会带着父母一起飞。
坚定一个信念:不管生几个孩子,养老都得靠自己。
从四五十岁开始,准备一份养老金,两间养老的房子。
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起码应该有一份比较高的农保,在老家修建两间房。
晚年有退路,就少看孩子的脸色,少给孩子添加经济负担。
02
准备一份教育资金,别让孩子辍学。
农村有句土话:“生而不教,不如养猪。”
是的,再穷,都不要穷了教育。一旦孩子的教育无法践行了,整个家庭就看不到希望了。
作为70后,如果是农村人,应该看过辍学的情况,也许自己就是辍学之后去打工的人。
初中毕业后,不管有没有考上高中,职中,技校,父母就是一句话:“打工去。”
当年,我们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怎么还能把这样的痛苦,留给孩子呢?
如果你还有年幼的孩子,这教育的开销,应该会越来越大;同时,你赚钱的能力,越来越小。这就说明,预备一份教育资金,很有必要了。
预算一下,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需要多少钱,钱从哪里来。
就算是贷款读书,也要去了解政策,提前办理。别等孩子无法上学了,才到处托人找关系,到处求衙门。
03
准备一个健康的身体,别拖累了孩子。
我的一个老同学,十四六岁的时候,生了二孩。
当时,他靠一家电脑店,混得风生水起。
孩子出生三年后,老同学得了肝病,住院几个月,店铺被迫关闭,还到处借钱治病。
老同学躺在病床上,看着年幼的孩子,眼泪不停地流。真的后悔,把孩子带到家里,承受无限的苦。
老同学还想,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这老婆独自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日子怎么过?
是的,太多五六十岁的人,要么病恹恹,要么已经病故。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活过平均寿命。
70后,如果你要孩子幸福,那么你自己一定要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健康康地活着。
身体好,那么活的岁数多一些,就能陪伴孩子成长,不让孩子十几岁就变成孤儿。
如果身体不是太好,那也要经常去体检,对身体进行维护。千万不要拿命去换钱,更不要有坏习惯。在职场上,也要适度应酬,熬夜加班。
04
准备和兄弟姐妹搞好关系,别忽视大家庭的力量。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八岁的时候,父亲又过世了。
他和弟弟一起,投奔了叔父诸葛玄。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
父亲过世了,母亲就带着孩子,回到娘家,靠娘家兄弟拉扯一把。
父母都走了,孩子就被托付给叔叔伯伯舅舅等。
总有一些大家庭,大家一起凑钱,让孩子读书,去追求梦想。
真的不要把兄弟姐妹当仇人,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这些人靠得住。外人说得天花乱坠,看到你落魄了,就不联系了,躲得远远的。
把兄弟姐妹的关系搞好了,我们的孩子就有了好叔父,舅舅。万一遇到困难,这些长辈,总是会施以援手。
父母对大家庭重视,孩子能够得益,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05
准备一项技能,别在六十岁之后完全失去收入来源。
现在,延迟退休的政策已经有了。
但是你想一下,六十多岁的时候,你还能干啥?万一必须要退休,你的收入,是不是少了很多?
靠一个人的退休金,支撑育儿的一切费用,可能是不够的。
在退休金不够育儿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去打工了。
体力活,一般的老人吃不消,唯有技术活,才能凑合。
五十岁开始,学一门大技术,可能性不高,但是学会做豆腐、吹糖人、摆摊之类的技术,还是可以的。
到了退休之后,再去靠技术赚钱。这方方面面结合,孩子的上学费用,不发愁。
06
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五十岁的时候,家里多了一个孩子,确实有欢声笑语。
但是别忘了,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承担责任,扛起育儿的压力,也要考虑自己的后路。
别以为养一个孩子,就保证了家庭的香火,多了一份养老的依靠。这都是一厢情愿的。
还是要多方考虑,想办法创造两代人的幸福。
在这里,也建议70后的中老年人,慎重考虑二孩三孩,多看自己的实力。
凡事都在计划之内,那就一生胸有成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你们把我的钱还给我吧,我也得养老啊,我没有本金,生意都做不了。
我没有了家庭,不能在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