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家长的,谁不盼着孩子大大方方、自信舒展地跟人打交道?其实不用啥复杂招儿,平时多跟孩子唠唠这几句话,慢慢就能看见变化。都是日常聊天的话,您琢磨琢磨——
1. “你这事儿做得真像样!”
孩子帮着端个碗、主动收拾绘本,咱别只说“真棒”。指着具体事儿夸:“今天把积木分类摆好了,连妈妈都没想到这么整齐,你太会想办法了!” 孩子知道自己哪儿做得好,下次更乐意主动做事,心里也明明白白:“原来我做的事真的被看见啦。”
2. “你试试呗,爸妈在呢!”
孩子学骑自行车不敢蹬,第一次上台讲故事攥紧小拳头……这时候咱别急着伸手帮,蹲下来跟他说:“你先试试,要是觉得难,咱们慢慢练,爸妈就在旁边看着呢。” 这话不是逼孩子硬上,是告诉他“你背后有支持”,孩子心里有底,就敢往前迈一步。
3. “没事啊,咱再来一回!”
打翻牛奶杯、搭积木哗啦全倒了……孩子犯错时往往先看咱脸色。这时候别急着说“你怎么又弄砸了”,换句“没关系,牛奶擦干净就行,积木倒了咱们重新搭,你想先放哪块?” 孩子知道失败了不会被骂,反而会琢磨“下次怎么做的更好”,慢慢就不害怕尝试了。
4. “你觉得这事该咋办呀?”
家里周末去哪儿玩,问问孩子:“你想去公园划船,还是去科技馆看恐龙?” 他的书包让他自己收拾,出门前问一句:“你觉得需要带什么?妈妈帮你核对。” 孩子发现自己的想法能被听见,慢慢就敢开口表达,跟小朋友相处时也会更主动说出自己的主意。
5. “别怕,咱们一起想办法!”
孩子写作业卡壳、和小朋友闹别扭,别急着给答案。先说:“这事儿确实有点难,不过咱们一起分析分析,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陪着他一点点理清楚,比如“同学抢了你的玩具,你可以试试先说‘我还没玩够,等会儿借给你好吗’”。孩子知道遇到困难不是自己扛,身后有爸妈一起“组队闯关”,心里就稳当,跟人打交道也更从容。
6. “你这样就特别好,独一无二的!”
孩子总爱跟别人比:“小明画画比我好看。” 这时候咱得抱抱他:“小明有小明的画法,你画的太阳会笑,云朵会下雨,这就是你的本事呀!妈妈就觉得你画的特别有意思。” 让孩子知道,不用跟别人一样,自己的特点就是最珍贵的,他就不会总盯着自己的“不足”,反而能大大方方展现真实的自己。
说白了,这些话不是公式,关键是咱得带着真心跟孩子聊。夸要夸到点子上,鼓励要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哪怕批评也要先接住他的情绪。时间长了,孩子心里有底气,见人说话不怯场,遇到事儿不慌张,自然就落落大方啦。您平时跟孩子聊天时多留意,说不定明天就能看见小变化呢!让孩子大方自信?常对他说这6句,效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