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有道:偏心的父母,往往更倾向于弱势的一方。他们在金钱与情感上,毫不吝啬地倾注于此,却对那些独立、懂事又能干的孩子视而不见。可这种偏心,如同锐利的箭,深深刺痛失宠孩子的心,在他们的灵魂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为人父母,若育有多个子女,务必秉持平等之心,一视同仁。否则,一旦孩子因偏心而失望,他们可能会决然远离原生家庭,待到父母垂垂老矣,再奢求他们尽孝,恐怕只能换来拒绝。就如陈晓东的故事,为天下偏心的父母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陈晓东自幼便是个懂事的孩子。然而,一场大病过后,他的腿落下了残疾。起初,父母对他尚算疼爱,毕竟血浓于水。但随着弟弟陈晓辉的降临,一切都改变了。陈晓辉健康活泼,格外讨喜,父母的爱便如决堤之水,全部涌向了他。陈晓东从此失宠,面对父母的嫌弃,他默默承受,乖巧得让人心疼。小学三年级起,他便主动承担家务,每日放学回家,总是先忙完家中琐事,才悄然回到房间做作业。即便父母时常责骂,他也从不辩解,小小年纪便无奈接受了父母的偏心。
长大后,陈晓东虽只就读于一所船政学校,却习得一手修理电器的好手艺。毕业后,他来到美丽的江城市,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在这个二线城市,电器维修需求旺盛,他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凭借努力,他不仅有了积蓄,还拓展业务,开始售卖小型电器。随着财富的积累,他购置了一套二手房,在江城市站稳了脚跟。每当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陈晓东都会感慨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也越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心中憧憬着能在这座城市娶妻生子,安稳度日。
陈晓东深知自己腿脚不便,对婚姻不敢抱有太多幻想。然而,缘分总是奇妙。那天,阿兰带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找到陈晓东,那是她父亲的心爱之物,她希望能修好它作为父亲节礼物。阿兰本没抱太大希望,可陈晓东仅用半天时间便让这台老古董重焕生机。阿兰父亲听到收音机里传出声音的那一刻,老泪纵横。此后,阿兰父亲常带着家中的老电器找陈晓东修理,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阿兰也被陈晓东的善良勤劳所打动,两个情投意合的人最终携手组建了家庭。在阿兰的关爱下,陈晓东终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夫妻二人共同努力,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 年,陈晓东的老家迎来拆迁,获得一套房子和 70 万元赔偿款。因父母一直偏心陈晓辉,这套房子便毫无悬念地留给了他。陈晓东得知此事后,只是默默点头,便回城了。他将情况告知阿兰,阿兰虽早已听闻陈晓东的童年遭遇,明白公婆的偏心,但还是忍不住叹气。不过,她和陈晓东在城里已有自己的房子,他们明白,未来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
在父母的宠溺下,陈晓辉并无多大出息。陈晓东结婚时,二十五岁的陈晓辉虽交过女友,却因吃喝嫖赌的恶习,逼得女友离他而去。此后,他愈发沉迷赌博,很快将父母的七十万拆迁款输得精光。父母心急如焚,托人给陈晓辉介绍了一个离婚的女人,婚后陈晓辉才稍有收敛。但这个女人精于算计,随着老人年纪渐大,她提出只能伺候一个老人,另一个得由陈晓东来供养。
于是,阿兰的婆婆将老伴留在陈晓辉家,自己背着行囊来到江城找陈晓东。阿兰开门见到婆婆,十分惊讶,询问缘由。婆婆叹息着表示自己老了,需要陈晓东夫妻养老,以后就住下了。阿兰听后愣住,随即愤怒地指责道:“凭什么让我们养老?从小你们就对陈晓东不好,只宠陈晓辉。老家拆迁,新房和拆迁款都给了他,你们的偏心给陈晓东带来多大伤害,你们知道吗?现在还有脸来让我们养老,简直痴心妄想!
婆婆听到阿兰的责骂,心中有些愧疚,却仍辩解道:“你们给我养老天经地义,不然回乡下会被人骂不孝!” 阿兰怒发冲冠,反驳道:“什么天经地义?陈晓东也是你们孩子,你们为何偏心?公平对待孩子才是天经地义!陈晓东没分到一分钱和房子,这又算什么天经地义?婆婆,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我们宁可被说不孝,也不会给你养老,你走!” 说完,阿兰狠狠关上房门。婆婆在门口站了许久,最终沮丧地离开江城,回到乡下。当晚,陈晓东回家听阿兰讲述此事,愣了很久,随后拍了拍阿兰的肩膀,轻声说:“老婆,我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