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起事故确实比较恶劣,尤其是我看到死者的家属表示女儿的尸体已经碳化,那就意味着燃烧的时候,温度已经高到类似于火化的状态,但凡是正常人,都没法不动容。
先别急着站队,等等调查结果现在整个事情还在调查之中,家属一方也说了很多,现在小米包括雷军也出来回应,那这一件事情就算是正式走到流程之中了,广大网友看客们,在这个过程中倒是不必过分的去苛责厂商或者是去攻击家属,事情已经出了,现在谩骂攻击诋毁等等,没有任何用处,反而应该关注整个事件的流程,看一看处理的结果会不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自动驾驶智驾系统
等等有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小米新能源汽车从上市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确实风生水起,而且走得非常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毕竟小米目前的成功是建立在各方均不看好,甚至连小米内部也不看好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凭着一股真诚,达到了目前每月销量接近3万辆的恐怖数据,这还仅仅只是单一型号。
也正是因此,小米这一次比较恶性的事故,背后很有可能会有竞争对手或者潜在的对手推波助澜。新能源汽车燃烧的事故并不少,但只有小米su7这一次声浪最大,全网都在讨论。某些品牌的燃烧事故,甚至都不允许被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看客们还是要手下留情,不能造神的时候都是雷神雷总,出现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恶性事故,就直接把他打倒在地,把小米踩在脚下,这是不合适的。
而我其实更希望这件事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规范化的标志性事件,也就是说从这个恶性事故开始,我们不要再盲目的推崇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了。并且现在推崇自驾鼓吹自动驾驶的最积极的并非小米,某家企业以自家的智驾系统为卖点,宣传营销上已经在口风上不给自己留后路,无视广告法得夸大宣传,这难道不应该更加警惕么。
智能驾驶本身就面临着质疑。特斯拉在国外也有恶性事故,这些本质就是,现在所谓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待,也远远达不到上路的状态。因为每一次疏忽都有可能带来恶性事故,带来人员的伤亡,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甚至于为了绝对的安全,我们甚至可以允许智能驾驶跑的没有这么快,缓慢的进行推进,缓慢的进行试点,以五年十年为发展节点逐步的提升安全性可用性。
但现在国内的自动驾驶推的太快了,各家都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能够提升自己整车的卖点,能够提升自己整车的科技含量,能够刺激到用户消费。就比如零跑的汽车在十几万元的产品上也搭载了激光雷达
,但问题是使用的高通处理器的算力,显然是没有目前英伟达
等产品的算力更高,那么其所能够达到的智能驾驶的体验恐怕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盲目的信赖厂家宣称的智能驾驶辅助驾驶高速领航等等极有可能出现恶性事故。
与此同时,现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本身逻辑上似乎也有些问题,事实上对于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来说,安全是绝对的第一要务,任何都应该让步于安全,也正是因此,整个驾驶系统的操作逻辑,应该秉持着防御性驾驶
,甚至对相应的场景应该有所限制,比如说夜晚的高速领航不得高于100公里甚至更低。当然这需要后续更加完善的软硬件算法的升级。
除此之外,目前纯视觉方案显然没有那么智能,就我个人觉得,如果真的非要我们强力推动自动驾驶高速领航等等,那么激光雷达,本质上还是不可或缺的,尽管他所带来的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但绝对能够提升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整体的安全性。甚至只要能够提高几个百分点,那么装上激光雷达也无可厚非,尤其是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激光雷达本身的采购成本,已经没有那么高,真正的成本仍然是厂商在算法算力上的投入。
最后,并非为小米开脱事实上对于小米造车而言,我本人其实最开始并不看好,小米的公关还以所谓的清朗运动来删过帖子。但从当时来看,小米作为一个跨界者,造车难度确实太大,小米内部人员高层人士都反对这个计划,更不要提我们这些看客了。
但做生意就讲究一个诚心诚意,没想到雷总确实通过诚意将小米汽车做成了,目前小米su7的销量非常之高,也正是因此我们对雷总对小米可能都刮目相看。
而汽车事故是目前社会上最频繁的事故,我们抓住一次恶性的事故,就无限度的攻击企业,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汽车领域的每一次进步其实都建立在恶性事故上,我们现在汽车上的很多功能,比如说安全带等等,那可都是因为事故导致人员伤亡造成惨痛的代价才研发出来。
现在这个事故出来之后,一方面呢是希望死者能够安息,家属能够获得道歉以及相应的赔偿,对于小米来说则是要做到认真的正视整件事情,摸清楚事故的原因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尤其是要彻底摒弃电子门把手,回归传统的机械门把手。这样无论对于小米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自动驾驶都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更多企业的警示,则是要认认真真的去做产品,而不是真的去靠公关解决,不然用户是真的会用脚投票。不知不觉什么时候就掉出销量排行榜前列了。
最后的最后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盲信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方向盘最好还是握在自己的手中,为自己也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