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和军事思想的进步,以步骑为主的战争形态成为主流。而骑兵做为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种,在面对步兵的时候,拥有高超的机动性以及强大的冲击力,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战场主动权,古人对此认知那是相当的清晰,据《六韬》记载,“易战(平易之地作战)之法,一骑当步卒八人”,“险战(险阻之地作战)之法,一骑当步卒四人”,可见骑兵对上步兵可谓是优势巨大,这对以步兵为主的政权是极其不利的(比如说宋朝),所以在长期的战争当中,人们也在摸索以步制骑的办法。
《武经七书》
总体来看,步兵在自身劣势明显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地形以及制造各种障碍(拒马、战车、蒺藜、壕沟等)降低骑兵的冲击力,并利用强弩、火器等对敌方骑兵造成大量杀伤(注意:火力持续性很重要),挫败对方进攻。当然,“以步制骑”属于被动技能,再怎么玩出花,也是无法弥补步兵相对于骑兵的机动性劣势。
《六韬》的〈战步篇〉,集中讲述了步兵对抗骑兵的办法
最典型的就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当时身为晋臣的刘裕(后来的宋武帝)利用“却月阵”来对付北魏骑兵,并大获全胜。义熙十二年,刘裕率军五路伐秦讨伐后秦,“狗急跳墙”的后秦政权急忙向北魏求助,北魏遂命青州刺史阿薄干为主帅发步骑十万前来增援。北魏军一开始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对刘裕部队进行骚扰,让以步兵为主的东晋军团不胜其烦,颇有“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狡猾,“时军人缘河南岸,牵百丈,河流迅急,有飘渡北岸者,辄为虏所杀略。遣军裁过岸,虏便退走,军还,即复东来”。
“却月阵”图
刘裕决定先击破来援魏军,便派白直队主丁旿率700人、车百乘强渡北岸,在去水百余步处布弧形的“却月阵”,利用晋国水军的制河权背水而阵。在后续利用敌军懵逼的机会,“虏见数百人步牵车上,不解其意,并未动”,又命朱超石率领2000人,携带大弩百余张置车上,每车二十余人,并架设盾牌于车辕上。
《宋书》
在阵型布置完毕后,魏军才反应过来,以3万骑兵冲击“却月阵”,面对魏军的攻势,晋军将士以弩和弓箭为远程打击力量,对冲近战车的魏军骑兵以锤击断矟的方式进行杀伤,“一矟辄洞贯三四虏”,魏军损失太大,主将阿薄干被杀,只能仓皇撤退。
在“却月阵”的布置中,刘裕良好的利用了水利和地形,由于晋军拥有制河权,水军就可以向却月阵中运送兵器装备和物资,并且保证了却月阵后方的安全,让北魏骑兵失去了包抄的可能性。而在战场正面,利用战车掩护军队,架设盾牌保护战车,以大弩和弓箭进行远程火力输出,在近距离利用锤矟大量杀伤敌军,其布阵的确非常巧妙,很难复制。
当然,这一仗北魏军的发挥确实蠢的让人目瞪口呆,当晋军还在布阵时,就发呆看着,这叫该打的时候不打。等阵型布置完了,才从懵逼中缓过来急着送人头,不该打的时候一顿猪突被捶的灰头土脸,这是对自己太自信了么?
除了刘裕的“却月阵”,还有不少步兵以战车结阵战胜敌军的例子,南梁将领韦叡就以车阵、强弩给北魏将领杨大眼的万余士兵造成了大量杀伤,杨大眼被射中右臂,“亡魂而走”。还有北宋将领李继隆“毁车为营”,“敌数万骑急攻,继隆与石保吉率众御之,追奔数里”。这些都是“以步制骑”的经典案例。
《南史》
《宋史》
步兵以战车结阵直到明清还经久不衰,戚继光在蓟镇就是用车营对抗蒙古骑兵,以下是其车营的打击序列。
《戚少保奏议》
利用地形、障碍使用各类远战兵器以及近战兵器给予敌军骑兵大量杀伤,是步兵对付骑兵的主流手段。但是,我国历史上部分精锐强军,其重装步兵也会以搏命之姿,对抗地方的骑兵,岳飞组建的岳家军就是典型案例,郾城之役,岳飞就利用步军破铁浮屠与拐子马,那些派出去砍马足的士兵恐怕凶多吉少。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卷九》:飞命步人以大刀入其阵,勿仰视,第斫马足。一马踬,则余皆相踬籍而毙,官军奋击之,僵死如山。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从效果上看,步兵军阵面对骑兵最多只能做到击退重创敌军,毕竟是被动技能么,没办法。想要扩大战果并且做一些掩护、侦察任务,步兵阵型必须有一些骑兵配置,刘裕征南燕的时候其车阵就有步兵伴随,“众军步进,有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矟。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宋书》
值得一提的是,步兵方阵由于其机动性较差,也很容易陷入消极自守的局面,被敌军骑兵耗死、磨死的概率很大。比如元嘉年间的尉武之战,南朝宋的将领刘康祖率8000人支援寿阳,与北魏8万骑兵战于尉武,刘康祖以车阵对抗北魏骑兵,激战一日,“杀魏兵万余人”,体现了步兵军阵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其孤军奋战,机动性太差,进退两难,在北魏军队的持续进攻下,最后全军覆没。
《资治通鉴》
还有汉将李陵,在北击匈奴的时候,其步军车阵虽然数次击退匈奴的攻势,给匈奴以巨大的杀伤,矢尽之后,弃车死战,5000人的部队,“脱至塞者四百余人”,李陵本人在无奈之下投降匈奴。
《汉书》
综上所述,在古代战场,步兵用各种防御武器结成方阵几乎是对抗骑兵的主要方法,但也容易陷入消极自守的局面为敌军所歼灭。
引用文献:《武经七书》、《资治通鉴》、《宋史》、《南史》、《宋书》、《汉书》、《戚少保奏议》、《中兴两朝编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