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中苏友谊纪念塔。很显然,这座纪念塔建于中苏蜜月期,历史只有六十多年。但其早在1961年,就被定为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为数不多的“国一”!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对旅顺口这座天然不冻港垂涎已久。旅大地区在1905年被日本人抢走后,时隔四十年又被苏联红军抢了回来。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谈判之后,中苏之间终于达成协议,苏联红军于1955年全部撤离。
但是在苏军即将撤离之时,赫鲁晓夫却提议在旅顺建立一系列纪念物,其中包括在旅顺城内建立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纪念碑;在军人墓地建立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在城中建立马卡洛夫海军中将纪念碑;在2号炮台建立两座方尖碑。
周恩来总理在得知情况后,表示:“建造纪念1945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纪念碑,以及建立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两个我们表示欢迎。”但是后两座纪念碑是纪念日俄战争的,中国人显然不会同意。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也算是对于苏联撤军的感谢,1955年2月23日,举行中苏友谊纪念塔举行奠基典礼,彭德怀、宋庆龄、贺龙、郭沫若、聂荣臻等参加了奠基典礼,周总理题写了奠基石铭文“中苏友谊塔奠基”。
这座纪念塔于1957年2月正式落成。塔高22.2米,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用花岗岩砌筑,呈正方形。塔身、塔额以及栏杆均以雪花石精雕而成。塔身基座四面刻有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鞍钢炼钢高炉、旅顺口风光以及表现农业丰收场景的浮雕。塔身下部雕有高1.2米的象征中苏友谊的群像,塔顶为雪花石雕刻的盛开莲花,顶端镶嵌中苏友谊徽。中苏友谊塔四周植有四季常青的“龙柏”,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存。(辽88,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5月24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