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由检: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他都用什么方法疏解心情?

遥遥谈趣 2025-01-22 15:02:38

明崇祯帝朱由检(1611~1644年)是一位试图力挽狂澜、扶危救倾的末代君主。史家多肯定他衣旰食、励精图治的精神,认为他焦心社稷,甚少娱乐。有人在《野史无文·烈皇帝遗事》中称,崇祯帝深感国事日非,“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但其实,崇祯固然忧心国事,但也忙里偷闲,以娱乐舒减因事对自己的压力。

然而,努尔哈赤的外患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内忧,搅得他日夜心神不宁。崇祯八年二月,“流贼"犯凤阳,焚毁皇陵,消息传来,崇祯下诏罪己,宣布减膳撤乐。看来,他的娱乐总不能尽兴,始终都为大明将亡的阴影所笼罩,处在一种欲乐还忧的状态中。

后宫的短暂欢娱

按明代惯便,皇帝第一次临幸嫔妃住所,必须铺宫,即由宦官将房间装饰一新,该嫔妃也要打扮一番,焚香以待,一天夜晚,崇祯来到一间寝殿,觉得有股异香浸入心肺,顿时心脏怦怦直跳,对此在询问了此为何物后便不再让使用这个东西。

据《崇祯宫词注》载,每到夜晚,各宫门都争相悬挂两只红纱灯笼,如果崇祯帝幸临某宫,则宫门前的灯笼便先行卸下,而东西巡街的太监便传达各宫可以卸灯寝息了。陈妃居住的承华宫比较偏僻,数年之内,崇祯帝只幸临过一次。

太监钱守俊在承华宫当值,见陈妃愁坐无语,便问:“娘娘为何不快乐?"陈妃答道:“人生在世,连天也见不着,有何快乐?"钱守俊说:“天,抬头便能看见呀!"陈妃苦笑道真是个呆子"!

有《宫词》描写道:“尽日瞻天不见天,承华望幸几经年。宫门未听銮舆过,夜夜红灯照例悬。

在崇祯众多的嫔妃中,他临幸最多的还是田贵妃。田贵妃是扬州人,天生丽质,因此不爱涂脂抹粉,喜欢穿江南服饰。田贵妃很有情调,常能让崇祯帝焦虑疲惫的心情得到调适和休息。

据《形史拾遗》记载,田贵妃在其所住的承乾宫西边建一台,垒石为洞,载种花药。还在旁边张设帷幄,坐在里面观赏,称此台为“玩月台”。还把崇祯帝拉过来欣赏她的这一杰作。

田贵妃身体洁净,有芜香气,就是盛善天气也不流汗,崇祯誉为天香。田贵妃还擅长梳妆,每次有新的饰样,都能改变宫中的发式。

她对宫中的高梁大窗感到厌倦,觉得住得不太适意,于是就在廊房低栏处设床,陈设都按扬州风格:又感觉宫灯被缕金饰物遮蔽,虽然华丽,但光芒不远,便将灯笼的灯扇去掉一方,用缝隙较大的丝绢蒙上,使灯光远射,人人见后称赞,崇祯帝临幸时也颇有异样感觉。

除了田贵妃外,周皇后也常能让崇祯帝获得娱悦和宽慰。周皇后是苏州人,喜欢穿江南家多的衣饰,宫中称之为“苏样”。她还喜欢穿纯白夏衣,一时宫眷裙衫,俱用白纱裁制而成。

她们把红色帕腹衬在里面,若隐若现,更加生动诱人。崇祯见后,心情为之一爽,笑称:“这真是白衣大士呀"!

在田贵妃和周皇后之外,崇祯还比较欣赏袁贵妃的着装品味。一天夜晚,袁贵妃侍奉崇,只见她沐浴在月光之下,身着浅碧绫衣,即所谓的“天水碧”。崇祯帝见后,赞叹道:“此特雅倩!”于是,宫眷都跟着赶时髦,绫价一时暴涨。但崇祯皇帝并非对袁贵妃的所有装扮都欣赏。

袁贵妃善剪彩花,每年冬节后,便要剪制花朵作为妆扮,宫中谓之“消寒花”。到了节日,袁贵妃宫中的宫女也跟着插戴花饰。

宫婢们戴上了一种新样花,为其他宫中的宫女所无崇祯就问袁妃戴的都是什么花,妃答道:“这是象生花呀!出产于嘉兴。有吴吏部从那里携来京师,妾身买下的!"崇祯听后不悦。有《宫词》吟说此事:“剪彩消寒制最精,余寒未尽已新正。内人插戴纷相饷,谁识奇花号象生。”

周皇后和田贵妃都生得颜如玉,面若花,天然去雕饰,从不厚涂脂粉。其他宫女则因为长相或不完满,故多浓妆艳抹,以博崇祯欢心。

宫中收获紫茉莉后,研细蒸熟,制成“珍珠粉”;又取白鹤花蕊,剪去其蒂,掺以民间所用粉,蒸熟后制成“玉簪粉”。崇祯的宫眷嫉妃都喜欢使用。

崇祯习惯了周后与田妃的妆饰,对于浓妆艳抹的宫女并不欣赏每次见到施粉稍重的宫女,就戏笑道:“浑似庙中鬼脸“。

乱世君主朱由检,便在与后宫嫔妃们的嬉笑和调情中,获得片刻的休息和娱乐,以冲淡内忧外患造成的忧思愁绪。

舒缓压力的文艺娱乐

面对日益恶化的形势,欣赏一下书画,弹奏一下古琴,观赏一下戏剧,或可改善一下崇祯皇帝的心情。于是,他不时地与后妃、太监和朝臣们一起开展一下文艺娱乐活动。在文艺娱乐里面,崇祯喜欢与田贵妃一起进行书法与绘画的娱乐活动。

田贵妃幼习锺繇和王羲之的楷法,入宫后得观禁中所藏真迹,更是临摹不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凡是有书画卷轴,崇祯帝都要让田贵妃在上面题签。

除书法外,田贵妃还擅长写生。曾经画了一幅“群芳图”进上,崇祯帝留在御几上面,时时展玩和欣赏。

音乐娱乐也是崇祯帝文艺娱乐中重要的一项活动。崇祯帝喜欢听琵琶曲,闲暇时命太监或宫女在寝宫中弹奏,百听不厌,其中最喜爱的是琵琶曲子是《索梁州》。尤其是田贵妃的琵琶声,常让崇祯帝沉醉其中,有种乐而忘忧的感觉。

有次宦官白秀贞从蜀地带回一把精美的琵琶,上有钱金红文,呈双风图案,崇祯当即赏给了田贵妃。田贵妃不仅擅长琵琶,还喜欢弹琴。

据《西河诗话》载,崇祯帝曾赐给她一个小雷琴,令她弹玩。有一天,崇祯忽然问她:“你从哪里学来的?"贵妃说是母亲教的。不久,贵妃请崇祯皇帝召自己的母亲入宫,等到皇上临幸自己居住的承乾宫时,便让母亲弹《广陵散》曲。

崇祯听后,忽然想起贵妃曾说过她的琴艺就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觉得田贵妃为人诚实,大喜赏贵妃礼物其厚。

在明代皇帝中,崇祯在音乐造诣上可以与明宣宗一比。他能够自己谱曲,曾创作了五支访道曲,即《崆峒引》、《敲爻歌》、《据桐吟》、《参同契》、《烂柯游》,表达出自己对道家空灵无忧境界的向往。

当然,崇祯还喜欢戏剧。而当时他还有一个名叫钟鼓司的部门专门给他表演。除了专门的戏曲外他还喜欢锦水嬉但是这种活动一般只在炎热的夏天举办。

游园、蹴鞠和宠物娱乐

崇祯帝的娱乐,并不仅仅是在玉熙宫看戏,他还常与后妃一起游园。某年中元节时,相与在后园湖中游玩,在水殿中置酒欢娱,由内侍僧道两班作法事,施食放灯。

忽然从空中飞来几块大砖砸到殿前,对此太监赶忙查看原因,不曾想迎头又是17块砖脱落,这可是吓坏了当时正取乐的崇祯帝。对此,当时也是传出留言崇祯在位只有十七年。

在每年的四月三日万寿节那天,崇祯的宫眷、内臣都要换穿纱衣。当时牡丹由盛而衰,于是崇祯与后妃便开宴观赏芍药花。在赏花会上,崇祯只饮由内臣监酿的御前酒。

他特别喜饮“金兰露”、“太禧白”二种,曾亲自将它们命名为“长春露”、“长春白”。此后,宫中不再称它们为“金茎”、“太禧”了。后人有《宫词》说道:“花相花干取次芳,相邀花下醉琼浆。太禧白与金茎露,总是长春内酒香"。

崇祯年间,凡西苑的鲜花盛开时,司苑官都要汇报,皇后每次都派遣宫婢采折回宫以供欣赏,皇帝偶尔也带着后妃行幸西苑赏花。西苑中的黄梅最多,崇帝特别喜好。

开花时,他都要前去观赏,还折下几小枝梅花,插入胆瓶中,放置在消霞轩和消霞居等处几案上,以作赏玩。

崇祯皇帝在游园时,也喜欢打弹弓,其技艺并不亚于武宗。一次,他在西苑游玩,见几只鸟在树间鸣叫,一时兴起,举起弹弓连射几发,两只乌应声而落,一旁的侍从宦官立即山呼万岁,表示庆贺。

崇祯帝与其后妃喜欢观看蹴鞠(踢球)比赛。有一次,他与自己宠爱的田贵妃一起,在宫女们的簇拥下观看蹴鞠。只见绿茵如锦,踢球的宫女一改往日的娉婷和柔弱,变得英姿飒爽。她们在场中或攻或守,激烈对垒。崇祯帝与贵妃则在一旁紧张地观望。

刚愎自用的崇祯帝,对外臣失去了信任,因此不仅寄情于后妃,而且寄情于宠物。他喜欢养猫和狗,并将它们都封了官名,按官品给予俸禄。饲养猫狗的太监把它们视为官人,甚至称呼为“猫老爷”和“狗老爷”。

祟祯帝还喜欢阅马。据《思陵典礼记》载,崇祯五年冬至郊祀的第二天,皇帝接受朝贺毕,换上便服,在皇极殿陈设幄帐,阅视御马监的马匹。每匹马各有名牌,由壮士驾驭,从东面过来,向西边走去,由崇祯帝阅视崇祯帝这次共阅马333四崇祯感觉是云锦成群,真所谓“天间上驷”。

崇祯帝在位的十七年间,也算是玩了17年,但玩归玩,面对外忧这些东西也只不过是缓解压力的消遣罢了。

0 阅读:8

遥遥谈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