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啊!曾经万众一心的“垃圾分类”运动,或将成为最大的烂尾工程

醉卧笑看人间 2025-01-16 13:10:37

今天整理东西,无意间发现了大儿子曾经做的垃圾分类的小报,突然觉得曾经铺天盖地宣传,投入巨大的垃圾分类运动,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了,小区里唯一的变化就是多了很多各种颜色的垃圾桶,结果一切变得更脏更乱更无序了。

几年前,垃圾分类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各种媒体,社区物业包括中小学幼儿园都不遗余力的推进垃圾分类,社区里的垃圾桶也无一意外的都换成了各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还有专门的志愿者帮助每家每户分类整理垃圾,甚至有小道消息说以后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将有各种处罚等等,一直把日本的垃圾及分类当作教科书一样的案例再推广,但是几年后的今天呢?不怕大家笑话,我们家能分清什么颜色的垃圾桶装什么垃圾的估计只有8岁的小儿子,其他人真是一头雾水,别说垃圾分装处理了,连垃圾的分类标准都记不清了。

所以我觉得,当天投资巨大的垃圾分类运动,真有可能成为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依稀记得垃圾分类是从上海开始的,进而在全国推广,带动了全国所有垃圾桶的更新换代,原本一个两个就能解决的问题,换成了四个垃圾桶,为了方便管理,很多垃圾投放点撤销,垃圾回收点位集中,原本下楼就能扔的垃圾变成了遛弯时顺带扔的的东西,这个也无所谓,以前楼道里扔垃圾变成了去投放点送垃圾,大家都习惯了,再多走一段路也没什么不妥。但是垃圾桶操作的不便捷性和分类的复杂性制约了大家的分类意识的提高。

处罚机制的缺失,也是制约垃圾分类执行的一大原因,在大多数人来看,扔个垃圾都要被罚款的话,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不是从小培养的生活习惯,也可以理解。不是国民的素质低,确实是这种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或是有人坚持指导和督促,不然很难坚持落实,一但没有人管,这个事情就很难坚持下去,甚至于会变得难上加难。看看大家身边的垃圾投放点,一排一堆的垃圾桶,又占地方又显得脏乱差,高级垃圾桶的损坏,造成了垃圾无法正常仍,只能放在垃圾桶周围,有时候这种所谓了高科技垃圾桶在没有人维护的前提下,还真不如原始的好用。

现在不光居民不会主动分类垃圾,就连卫生工作人员都不会去进行垃圾的分类,无论哪个垃圾桶里的垃圾,都是一股脑的放在一起回收。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居民不分类,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二次分类,工人人员不分类处理,居民分类也是白搭,现在的垃圾清运基本都是所有垃圾装一个车拉走,大家分类也是白分,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无解。

一切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制定政策的专家们太高估了居民的自觉性,太低估了人性的原始惰性,这没有贬义的意思,日本,新加坡做的好,不代表他们不懒,只是时间积淀的问题罢了,也许是因为疫情,制约了国家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和坚持,现在的经济情况也不能支持过多的投入,目前只能不了了之了。看着现在的状况,也是满心痛的,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真心希望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目前看,垃圾分类真的成了烂尾工程,希望在有能力的今后,国家能把垃圾分类当作一个持久战坚持下去,这样一切都会好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