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入学一个学期后,不同等级的学校的孩子,差距被拉开了多少?

醉卧笑看人间 2025-01-15 11:37:42

半年前家长可能还在为进哪个高中而焦急,半年后又开始为选科分班而犯愁,现在的家长真是操不完的心。通过这次期末考试,凸显了很多问题,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尤其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和家长们。

这次高一的期末考试,是第一次全区的排名,虽然有些特殊的学校没有参与朝阳区的排名,或是只有部分学科参与了排名,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可以体现出很多问题的。高中应该如何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学校,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议能给更多的家长一些启发。

首先,家长是要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是靠后天的努力很难弥补的,只要在心里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大家才能冷静的思考,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如果是盲目的热血,相信努力能抹平一切智商上的差异的家长,后面的文章就没有必要去看了,这些家长的选学校的方法就是一种,就高不就低。

如果大家能清楚的认识到,孩子中考的额差异,那大家在中考时选择一个更适应的学校,才更重要,差异是什么?主要在于几方面,第一,孩子平时的成绩如何,是一直都很优秀还是起伏很大;第二,孩子是否偏科,偏科是否严重;第三、中考前孩子有没有突击的补课,尤其是一对一专门的应试补课?这三点很重要,因为中考的区分度不高,很容易产生一种成绩的假象,让大家盲目的自信或是盲目的悲观,会给孩子高中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压力。

如果一直都很优秀的孩子,毫无疑问,能跨区就要跨区,能去第一的学校不去第二的学校,一直都很优秀足以证明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去到更高的平台,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突破。这次期末考试,重点学校的实验班,重点班的成绩远远碾压普通班和非重点学校,而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是那种平均分都要要与最高分的那种碾压,所以重点学校的实验班是这些牛娃的首选。

如果孩子起伏很大,中考突然人品爆发,或是凭借加分政策,分数很优秀,而且孩子的心态很好,自我学习能力不错,那我也建议孩子去尽可能的报更好的学校,但这些孩子不要纠结是不是实验班,重点班,好学校的教学难度还是会均衡班型差异的,在普通班可能更适合他们,氛围没有那么卷,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学习的难度和师资力量是要优于一般校的。

那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冲高报考呢?一是偏科严重的,二是靠大量一对一补课来堆积出优异成绩的,这两类孩子不适合去挤重点高中,就算成绩掐着边进去了,后面难的绝对是孩子,大概率下第一批被分化的就是这些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从我儿子的身上可以看出来,偏科的孩子很难拉的回来,尤其是语文差的孩子,想在高中这么快节奏的学习中去抽时间补习语文和英语会难上加难,时间,精力都很难满足,偏的科会越拉越远,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补你的弱项,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培养更均衡的孩子,毕竟付出的努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本就是小学初中该掌握的东西,高中老师没有义务去补。孩子再不努力,那就基本完蛋了,反而次一级的学校看法会相反,孩子的优势学科在这个学校绝对是最优秀的那一批,学校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她会更针对性的帮孩子补弱势学科,毕竟这些学校的优秀生源不多,想出成绩只能另辟蹊径。

至于完全依赖于补课的孩子,真不适合上重点高中,尤其是进重点班,中考的难度很小,多补补课成绩很容易提升,但是高中的课程难度是几何式增长的,高一是最简单的,但是这几个月来每个学校的分化都很严重,同样的分数入学的孩子,期末考试差个一两百分都不是新闻,这为什么?很大的原因就是中考的成绩太虚了,可能大家会不信,中考那些知识点大家一对一上十天提高5-8分很轻松,但是高中呢?努力补三年,成绩可能大概率会越来越差。高中更多的是考验思维能力和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重点高中的孩子,一个学期后,成绩连普通高中的孩子都不如的原因,孩子自己学不会压力会很大,越不会越没有兴趣,最后就只能放弃,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些孩子适合进次一级的高中,争取选择一个实验班,这样可能孩子更能跟上教学的进度和难度,成绩可能会有提升。

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来看,重点学校的成绩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成绩倒退一两千名;普通学校的成绩分化更严重但是有一些孩子排名能提升两三千名,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差异的只在于学生,所以孩子怎么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高中,才是最重要的,选择的基础就是家长和孩子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状态,学校不是高考的附身符,好学校也有2成左右的孩子跌落神坛,一般的院校也有2成的孩子会突飞猛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 阅读: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