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哥来自江苏,现在在上海的一个外国商行里干活,老板对他特别放心。
端午节快到了,上头安排他去城南那边把欠的钱收回来,他拎起皮包就出门了。
到中午时分,事情进行得还挺顺畅,总共收到了银子和大洋加起来有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溜达了大半天,絮絮叨叨讲了半天,现在嗓子干得冒烟,累得不行。
走到“十六铺”茶楼那儿,我赶紧进去咕嘟咕嘟喝了点茶水,然后就火急火燎地往回赶,想赶紧交差好去歇会儿。
贾先生一回商行,立马发现皮袋子没了,当时心里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浑身汗如雨下,整个人都吓傻了。一着急,更是语无伦次,啥也说不清楚。
老板瞧见他一脸紧张,说话吞吞吐吐,语句乱成一团,心里琢磨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然后就大声骂他对不起老板的信任,还警告他,要是不赶紧把东西还回来,就把他送到官府去。
一千八百多个银元,那时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要是不乱挥霍,一个人花一辈子都花不完。贾先生他哪里赔得起啊,这责任太重了,他就是想解释也说不清楚,觉得自己的人生算是走到头了,于是伤心地大哭起来。
说起来也巧,还有个浦东的老兄,姓义,同样在租界里做生意。不过呢,他运气不佳,全赔进去了。所以,他就订了那天中午的船票,打算过江回老家去。
因为上船时间还早,我就去了“十六铺”茶楼,打算悠闲地喝杯茶,打发这段时间,顺便琢磨琢磨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就在贾先生急急忙忙走掉没多久,义先生就到了。
义先生一屁股坐下后,瞧见旁边椅子上搁着个小皮包,他也没太在意,就自顾自地品起茶来了。
等了老半天也没人来拿,义先生心里犯起了嘀咕,掂了掂手里的东西,感觉挺沉,就打开看了看,结果差点没把他惊呆:里面竟然全是亮晃晃的银元!
义先生又惊又喜!这下可真是撞上大运了,这笔钱足以让他摆脱现在的穷日子,后半辈子吃喝不愁,还能剩下不少呢。
但他想了想,觉得不对劲:不成,钱财这东西,各有各的主人,这钱我不能拿!万一我拿了,失主因此名誉扫地,甚至丢了性命,那我可就犯下大错了!
那时候,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都懂得“不能拿不该拿的钱”这个原则。
义先生琢磨着:既然这钱今儿个让我给撞见了,那我就得负责到底,把它送回失主手里。
午饭时间到了,茶楼里头客人稀稀拉拉,就剩下那么七八个人。瞧他们的模样,谁也不像丢了钱的样子,看来只能饿着肚皮继续等了。
等到天黑点灯的时候,茶馆里的客人都陆续回家了,就剩下义先生一个人。他还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路过的人……
猛然间,他瞧见一人脸色苍白得吓人,摇摇晃晃地往这边冲来。
来的是贾先生,他身后还带了两个同伴。
走进茶楼,贾先生立马指向一张茶桌,对那俩人说:“对,就是那儿,我当时坐的就是那个位置!”说完,他们三个人就直接朝义先生的桌子走过去了。
义大哥一眼就瞅出他们就是丢钱的人,他乐呵呵地问贾大哥:“你们钱袋子是不是没了?”贾大哥瞪大眼睛,使劲点头,一脸惊讶。“我在这等你们老半天了。”义大哥说着,掏出了那个皮袋子,递给他们瞧。
贾先生激动得身子直哆嗦,开口道:“您简直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要不是您,我今晚可能就悬梁自尽了!”
贾先生察觉到钱不见了后,心里琢磨着得回去沿路找找看,尽管知道找回的可能性挺小,但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但主人担心他会溜走,就是不让他出门。他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了一阵子,主人这才勉强同意派两个人陪着他出来找,并且反复交代陪行的人,一定要把他安全带回去。
两人说了自己的名字后,贾先生提出要给五分之一作为感谢,但义先生硬是不肯收。贾先生又降到十分之一,义先生还是摇头。后来,贾先生再减到百分之一,这回义先生真的恼了,直接严正地拒绝了。
贾先生心里犯难,不知道该咋回报,就提议道:“要不我请你喝顿酒,咋样?”义先生还是一口回绝了。
最后,贾先生说道:“我心里过意不去,怎能不道谢呢!明早我在某某酒楼等着您,真心希望您能来,咱们不见不散。”说完,他抱了抱拳,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早上,义先生出乎意料地出现了。
贾先生正要弯腰再次表达感谢,没想到义先生却先开了口,他感激地说:“真是要多亏了您昨天掉了钱,要不我这条命可能就保不住了!”
贾先生一脸茫然,刚想详细问问,义先生就继续说了起来:我本来打算昨天坐渡轮回老家的,午间一点钟的船票都买好了。结果因为等您来拿钱,船没赶上。后来我回到住处,才知道那艘船走到一半被大浪给掀翻了,船上的23个人全都没能幸免。
要是我真上了那条船,恐怕早就见阎王了!是您给了我第二条命啊!”说完,他又拜了几拜。他们俩感激得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在场的客人们听后都惊叹不已,一个个拿起杯子向他俩表示祝贺,都说义先生做的好事救了两条命。
事情的发展还没完呢。
贾先生他们仨回去后,把事情跟老板一讲,老板惊讶得不行,直感叹:“像这么好的人,打着灯笼也难找哇!”说啥也得见见这位义先生。
两个人一碰头就特别对眼,聊了好大一会儿,老板一个劲儿地想留住义先生,还开出了高工资,让他来管账。
没过多久,老板就让义先生做了自家的赘婿。
后来,我直接把所有生意都交给他来负责了。
义先生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他捡到钱却不贪心的事儿迅速传遍了四周。他讲信用、待人厚道,赢得了大伙儿的连连夸奖。这下可好,不管是小商贩还是大老板,都抢着要跟他合伙做买卖。义先生的买卖越干越红火,没多久,他就攒下了好几十万的资产,一跃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大富豪。
这个故事又一次向咱们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事儿,绝对是板上钉钉,不会有半点差错。到了关键时刻,心里那一丁点的善念或者恶念,就足以左右咱们往后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