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
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在历史发展中,前面三种制度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经历过的,甚至现在还有一些国家正处于第二、第三阶段。
到了近代之后,西方国家纷纷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了文明路上的飞跃发展。
在西方国家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应该是所有国家的必经之路,他们可谓已经掌握了遥遥领先发展模式。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苏联却出现了一位信念狂徒,他凭借超乎寻常的信念,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为实践,完成了社会制度的巨大跨越。
他就是苏联的缔造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而我们更习惯称呼他的笔名:列宁。
心怀天下1870年4月,列宁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市(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市)。
少年时期的列宁已经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聪明,在他九岁半那年,就跳过了预备班的学习,直接升入了中学。

勤奋好学的列宁在校成绩十分优秀,每次升级都能得到学校的奖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列宁虽然学习好,但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他亲眼目睹了家乡贫民和农民在沙皇统治下的穷苦生活,激发了他内心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列宁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为劳动群众谋取社会平等与福利。
在列宁毕业之际,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参与刺杀沙皇的行动而被捕,之后被公开处决,这让列宁痛苦万分,而对沙皇的恨意又增添了一笔血海深仇。

进入大学学习时,列宁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忠实信追随者,他认为只有马克思的思想才能让社会大众受益,其它的社会制度终究是为少数人来服务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无产阶级应该肩负起社会形态的历史重任,于是列宁提出了必须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
建党斗争在沙皇统治下,建立一个要倾覆其统治的政党,这本身就是一件危险性极高的事情,可是列宁却义无反顾地去做了,这便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大无畏。
1895年,列宁从西欧返回国内,将圣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

悲催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缺内奸,由于内奸告密,列宁被捕入狱,关押了一年多后,又被流放三年。
在这期间,列宁不断思考俄国革命的方向,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萌生,这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俄国要走的革命道路。

只是这时期列宁所倾向走的道路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列宁意识到帝国主义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资本主义根本不是俄国要走的道路。
什么才是更为高级和民主的社会制度?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思想,而俄国要走的就应该是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思想为指导,行动为保障。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就此终结,俄国成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临时政府。

此时还在瑞士的列宁很着急,他的信念是在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主张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过渡。
历经艰难险阻,列宁回到国内,迅速成为革命运动的领袖并掀起工人运动,临时政府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镇压。
经过思考,列宁认为时机还未成熟,只能放弃武装夺权,但他却从未放弃领导革命。
1917年9月,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政变,布尔什维克借机壮大力量,列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武装夺权。

同年10月24日,列宁亲自指挥武装起义,在工人阶级的武装夺权下,俄国临时政府被推翻,成立人民委员会,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民主政府。
十月革命燃起的星星之火,瞬间在全球具备了燎原之势,列宁执着的信念,就此开出花来。
参考资料:《苏联史丛书》、《列宁全集》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