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高层会晤圆满落幕,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两个积极举措,明显向中国示好。这一系列动作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外交策略的高明之处。在维也纳举行的长达八小时的会晤中,中美高级外交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被视为是自2月“气球事件”以来最高层级的对话,有望为中美关系带来一次重大转折,减轻双方的紧张局势。然而,美国此前多次在对华对话后采取制裁行动,因此人们对这次会谈后是否会有所改善仍心存疑虑。
不过,令人鼓舞的是,美国政府在会晤结束后的不到24小时内,迅速采取了两个与中国相关的积极行动,显示出他们对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
首先,尽管一些反华团体一直在敦促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但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拜登政府已经推迟了原计划中的一些对华制裁计划。这一决定表明,美国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感到有必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一贯以“人权”等问题为借口进行制裁,而此次推迟制裁计划可能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合作有迫切需求。考虑到国内反华势力的存在,特别是一些议员和团体对拜登政府施加压力,推迟对华制裁是一项重大决策,表明美国政府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此外,美国政府最新的人事变动也表明他们对中国示好的意愿。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国务院第一副国务卿谢尔曼将在不久后离职,结束她长达30多年的外交生涯。虽然谢尔曼在外交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但她一直被视为强硬派,对中国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变得高度敌对,谢尔曼在其中也有一席之地。她曾经表示,美国将坚定地回应中国的挑战,捍卫美国的利益和理想,支持国际秩序。这种言辞背后,是美国一贯的霸权逻辑,将中国视为威胁和挑战,抨击中国的人权状况,并指责中国破坏国际秩序。对于中国来说,谢尔曼这样的对华强硬派对中美关系不利。因此,拜登政府让谢尔曼离职,可以被视为向中国示好的一种方式。
尽管美国内部的一些对华鹰派可能对这些举措不满,但拜登政府显然需要中国的合作。美国需要中国的贸易合作来提振经济,也需要中国的金融支持来避免债务违约。因此,拜登政府必须采取一些让步,以获得中国的支持。与此同时,中国在对待美国的策略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耐心和定力。在拜登政府密集挑衅期间,中国暂停了与美国的高层对话,减少了与美国各层级的交往,被外界形容为中美关系“冻结”。这种策略显示出,中国不会在美国加大压力时与之硬碰硬,而是会等待时机,使美国为其错误行为付出代价。这种策略对中国而言是明智之举。
综合而言,中美高层会晤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一扇窗户,而美国政府的积极举措也表明他们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的策略耐心和定力在处理美国的挑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拜登政府希望获得中国的支持,他们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这对于维护国际稳定和合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