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总理一行人在经过崂山时遭遇埋伏,伤亡惨重。
晚年时周总理对这次遇刺事件只用了一句话来总结:
“我一生遇到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了,那次时陈友才同志代替我牺牲了”。
除了周总理提到的陈友才之外,还有多名警卫为了保护周总理的安危牺牲。
这件事在后来引起了中央极大重视,经过调查却发现凶手的来历不一般。
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崂山遇险1936年西安事变得到解决后,张学良多次邀请周总理前往南京共同商议抗日大事,但是因为周总理公务繁忙的原因,直到第二年的4月周总理才终于抽出时间从延安赶往南京。
周总理一行人,算上警卫员一共有三十多人,分为好几辆卡车。从延安到南京的路途遥远,当时两个地方之间也没有相通的火车,所以只能选择驾车前往。
从延安离开后,前60公里走的还算平坦,可一进入崂山地界的时候蜿蜒曲折的道路,以及坑坑洼洼的地面让车队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此时坐在车里的军委参谋处负责人陈友才,和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几名同志正在查看地图。
其中一人说道:“崂山这个地方一直以来就因为经常有山贼出没,人烟稀少,我们这一路上走来一户人家都没有看到。”
说罢陈友才便来到车前,对着窗外开始观察了起来。又过去了二十分钟,窗外仍然风平浪静。
虽然静,但陈友才的心里头还是总感觉毛毛的。后面的周总理看得到陈友才在车头张望了半个小时,走上前来说道:
“友才,不必杞人忧天。该来的总会来,多也躲不过去。有这时间不如多想一想到时候怎么和国民党会谈好。”
陈友才觉得周总理说的有道理,毕竟我在明敌在暗,这偌大的崂山怎么防都防不住。
说罢便和周总理一同向车后走去。
因为队伍长,每辆车上载的人和行李又多,车速缓慢,再加上这崂山的路蜿蜒曲折,走了几个小时打开地图一看,竟然还没能走出崂山。
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乘坐的那辆车突然出现了一些异常。车辆的前车头传来阵阵噼里啪啦的响声,一开始司机还以为是因为这一路上都是石子路,导致轮胎出现了什么问题。
在告诉了周总理后,司机便打开车门下车检查。可谁成想门刚打开,众人就突然听到一声巨响,这声音就像是鞭子抽打的声音一般,清脆响亮。
可是司机向四周望去,别说有人挥动鞭子了,就连个人影都没有。
司机还感到纳闷,这声音是从何处传来。结果扭头一看,车门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弹孔,子弹就在车门旁。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果然中了埋伏,见状,周总理的几名警卫员连忙拿起武器进入战斗状态。
但因为周围都是密林,且当时的天气状况也不好,能见度低。根本无法判断这子弹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射来的。
当下的状况就好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敌人位置都还没摸清楚的情况下,又传来了一阵枪声。
且这枪声不是从单单一个方向传来,而是从道路两旁传来的,这说明了敌人一早就知晓了周总理一行人的行进路线,早就在这里多个方向部署兵力做好了准备。
在成为瓮中之鳖的窘境下,只能舍弃车子撤退了。但是面对外面的不长眼的子弹,又该怎么做呢?
陈友才这时候告诉周总理:“把衣服脱下来。”。
周总理听后一脸不解,陈友才又说道:“经过我刚才的观察,这帮人只对咱们这辆车射击,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就是你。”
“西安那边还在等着你,你一定不能出事。我穿上你的衣服,把他们的火力引开,你趁着这个时间,快逃跑”。
周总理听罢直摆手,认为这个方法太冒险。
可陈友才告诉周总理,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再这个拖下去一个也跑不掉。
车里的其他人已经警卫员们也纷纷恳求周总理,让他赶紧照陈友才说的做,换上衣服。
此时,陈友才一众人已经做好了为护全周总理而牺牲的准备。
毕竟周总理这次要去西安谈的是国共联合抗日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危亡,不能出一点岔子。
再众人的再三恳求下,周总理只能含泪应了下来。
陈友才在换上周总理的衣物后,为了营造出自己是周恩来的假象,11名警卫员围着自己,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陈友才一边跑还一边模仿着周总理的南方口音,大喊着:“快跑!”,吸引着敌人的注意力。
不出所料,敌人或许是不知道周总理长什么样子,看到这阵仗连忙对陈友才一行人开枪。
周总理这才有了机会朝着另一方向逃去,逃跑的时候周总理只听到背后传来阵阵痛苦的哀嚎声。扭头望去,只见战士们被子弹打中,纷纷倒在了血泊当中。
十一名战士,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并且陈友才也中了子弹。但他明白这时间太短,根本不够周总理跑出太远。
只能拖着重伤的身躯,不顾一切的向前方跑去,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如此惨烈的伤亡下,才将周总理给保了下来。
周总理在得救后,中央首要查明的就是组织里到底谁是走漏风声的消息。
这帮前来袭击的人明显不就是冲着周总理来的,不是单纯劫财的土匪。而周总理这次的路线也只有组织里的人才知道,所以只有可能是内部有人将消息给放了出去。
但延安根据地的人数众多,又是谁会做出这种事情呢?
奇怪的老人一时间调查方向压根没有思路,更不知道从何调查起。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后,一名姓李男子的出现让谜底逐渐浮出了水面。
虽然在周总理遇刺的这件事上迟迟没有进展,但是当时负责调查这件事的谢滋群得知了一个消息。
根据警卫员所说,自从周总理遇刺的消息传到延安后,几乎每天都有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男人在根据地附近转悠,看样子很不正常。
“此人又和周总理遇刺一事难不成有什么关联?”这个疑问浮上了谢滋群的心头。
第二天,谢滋群带人专门提前蹲好了点,想要来一出守株待兔。
果不其然,那名老人又出现了。
谢滋群看准时机冲了上去,一把擒住了老人,老人发出“哎呦哎呦”喊叫声。
谢滋群连忙问道:“盯你好几天了,成天在这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老人却说自己就是正常路过这里,不过谢滋群走南闯北见的犯人多了,从老人回答时的神情慌张,甚至一直在躲避自己的眼神连和自己对视都不敢,谢滋群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在撒谎。
随后便将老人带了回去进行审问。一连几天时间过去,老人还是耐不住谢滋群的软磨硬泡,这才说出了事情。
凶手大有来历这名老人姓李,老李之前在崂山的时候见过一帮鬼鬼祟祟的人,其中有一个叫做李青伍的人,老李一眼就认了出来。
提起这个李青伍,基本上在当地人人都对他一片谩骂。就是因为他是山上的土匪,平常没少干打家劫舍的勾当。
所以老李在得知周总理在崂山遇刺一事后就觉得这件事和当时李青伍那一行人有关。
之所以一直没有将消息告诉我党,就是因为那天李青伍也看到了老李,因为怕李青伍报复的原因,所以这么多天来才一直在附近犹犹豫豫,是否将这个消息告诉我党。
从老李口中得知消息后,谢滋群的思路一下就被打开了,通过对李青伍的身份调查,谢滋群发现他在当土匪之前竟然是国民党的一份子。
但既然已经脱离了国民党为何还要袭击周总理?这个答案恐怕只有将李青伍抓到后才能知晓了。
于是,谢滋群以最快的速度锁定目标,将李青伍所抓获。
原来这个李青伍虽然当了土匪,当时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到国民党中继续享福,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所以在得知周总理这个我党赫赫有名的人物要经过崂山时,便想着将周总理杀害,回去向蒋介石换取荣华富贵。
凶手的动机了解了,谢滋群还有一事不明,他问道李青伍:“这次的路线做好了保密措施,你又是怎么知道会知道时间地点的?”
说到这里李青伍却表现的支支吾吾,不愿意将事情告诉谢滋群。看样子似乎还要想通过这个人以后了解到我党的更多信息。
谢滋群见李青伍不老实,便走到他的身边说道:“我知道你想的什么,知情不报有所隐瞒,你觉得你还能好好的离开这里吗?”
李青伍本就是个贪生怕死之徒,眼看小心思被看穿,再不老实恐怕小命不保。
随即便说出了三个字:“冯金斗”。
这个冯金斗是国民党安插在延安的特务,早就开始在延安搜集我党的情报传回南京。而周总理这次的路线也是李青伍从冯金斗的口中获知的。
这下总算真相大白,中央在第一时间清除了冯金斗这个毒瘤。
这件事对周总理后来的影响很大,经常会做梦梦到那天的惨剧。所以基本上每年都会去他们的坟前看望他们。
也正是有了像陈友才这样一批批舍身取义的革命志士,才能有新中国的辉煌。
信息来源:2020-06-30 11:18·金台资讯——揭秘:周恩来崂山遇袭险丧命 谢滋群查找元凶
共产党员网:《红色陕西》系列音频 第一集:周恩来劳山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