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晚会真是热闹,看得我眼花缭乱,好像整个中国都在庆祝,连外国人都来凑热闹了。那些节目挺有意思的,又唱又跳的,还有魔术什么的,反正挺好玩的。
哪吒和敖丙这对欢喜冤家居然跑到元宵晚会上来了,真是没想到。他们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看着就让人想笑。大张伟和哪吒的配音演员一起唱歌,唱得挺high的,台下观众都跟着一起high。那由我不由天,感觉整个现场都沸腾了,大家都跟着喊,场面挺壮观的。
主持人说到藕的吃法,哪吒就坐不住了,毕竟他。他和敖丙在台上闹腾,一个打人一个劝架,看着特别搞笑。网友们都在刷屏,藕元宵晚会了,太可爱了。这种梗真挺有意思的,把动画片和现实结合起来,让人觉得很亲切。
魔术表演也挺神奇的,那个魔术师好像凭空变出了一桌子元宵美食。看得我都饿了,真想尝尝那些变出来的汤圆是什么味道的。不过估计是假的吧,要是真能变出食物来,那可就厉害了。
戏曲节目把好几种戏曲都串在一起了,有秦腔、黄梅戏、京剧什么的。虽然我不太懂这些,但看着挺热闹的。他们唱的内容好像是关于猜谜、赏灯、看戏这些元宵节的传统活动,听着还挺有年味的。
民乐和相声结合在一起,这个创意挺新鲜的。相声演员说着说着就来了一段民乐伴奏,感觉挺有意思的。网友们说这个节目既有包袱又有巧思,我觉得确实挺有创意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传统相声,这种新形式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武汉分会场唱了一首歌,叫《汉阳门花园》。听名字就知道是唱家乡的,估计是想让那些在外地过年的武汉人听了能想家吧。我虽然不是武汉人,但听着也觉得挺温馨的,让人想起自己的家乡。
拉萨那边搞了个服装秀,展示藏族的传统服饰。那些服装看着挺漂亮的,色彩鲜艳,还有很多复杂的图案。不过我觉得穿起来应该挺重的,毕竟在那么高的地方,衣服肯定得厚实保暖。
无锡的节目是在江南水乡的背景下进行的,有戏腔和美声的对唱。这种结合挺有意思的,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听着还挺和谐的。不过我觉得可能更适合年纪大一点的观众,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慢。
各地的非遗技艺也在晚会上展示了一下,比如重庆的大足鲤鱼灯、巫山三峡皮影,武汉的编钟、剪纸,西藏的泽帖尔、藏香,无锡的精微绣、紫砂壶。这些东西平时不太容易看到,能在晚会上看到还挺新鲜的。不过就是展示的时间有点短,没看够就结束了。
春晚上那个会跳秧歌的机器人又出现了,这次是和主持人撒贝宁一起出场的。撒贝宁还特意穿了一件和机器人一样的大花袄,看着挺搞笑的。网友们都说自己的快乐又回来了,看来这个梗还挺受欢迎的。
春晚上那把能发出声音的西湖绸伞也在元宵晚会上露了个脸。这次是在一个小品里出现的,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还是让人觉得挺有意思的。这种延续性的梗,能让观众有种熟悉感,看着挺亲切的。
春晚上那些各行各业的代表又来唱歌了,这次唱的是《与共》。虽然换了首歌,但感觉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说我们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歌听着挺提气的,不过我觉得如果能多换几个人来唱,可能会更有新鲜感一些。
春晚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在元宵晚会上也延续了下来。这次是刘宇宁和一些手语表演者一起演唱了《努力的人》。看着那些手语表演者的动作,虽然听不懂手语,但也能感受到歌曲的情感。这种关注特殊群体的做法挺好的,让更多人能一起参与到节日的欢乐中来。
易烊千玺和周恩旭唱了首《一礼成人》,看着像是在搞成人礼。这歌挺有国风感的,还混了点戏腔,听着挺新鲜的。歌词里说吾辈有我,自有担听着挺励志的,不过我觉得有点太正经了,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尬。
舞蹈《麒麟》看着挺有气势的,舞者的动作优美又有力。不过说实话,我看不太懂这个舞蹈想表达什么。他们说是根据《诗经》创作的,想表现麒麟的祥瑞和君子的品格。这种比较文艺的节目,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欣赏吧。
周深唱的《有山有海有你》挺好听的,旋律很温柔。不过我觉得周深唱什么歌都差不多,都是那种很空灵的感觉。网友们都说被治愈了,我倒是觉得有点困,可能是我的问题吧。
郁可唯和毛不易唱的《知冷暖》,王耀庆唱的闽南语歌曲《望春风》,毛晓彤和汪苏泷合唱的《去见你》,这些歌都挺温情的。不过我觉得这种歌放在一起听,感觉有点单调。可能是我不太懂音乐,觉得这些歌风格都差不多。
最后那首《我们画中国》听着挺激昂的,84岁的杨洪基居然还能唱得这么有力量,真是厉害。不过我觉得这种歌可能更适合在一些重大场合唱,在元宵晚会上唱感觉有点太严肃了。
国际金曲联唱《一起唱过的歌》挺有意思的,把很多耳熟能详的外国歌曲串在一起。看到中外歌手一起唱歌,确实给人一种世界大同的感觉。不过我觉得可以再加点中国的歌进去,毕竟是在中国的晚会上嘛。
总的来说,这个元宵晚会还是挺热闹的,节目也挺丰富的。虽然有些节目我看不太懂,但整体氛围还是很欢乐的。看完晚会,感觉节日气氛更浓了,心里也暖暖的。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像晚会里唱的那样,努力奋斗,共同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