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终于有了新进展,WTT公布了一堆改革措施,说是要给运动员松绑,可是这事情看着怪怪的,好像又有点不对劲,让我们好好聊聊这事情背后的故事。
WTT这次改革措施看起来挺热闹,说是取消了大满贯赛事强制参赛要求,还给奥运冠军开了后门,可是仔细想想这事情怪怪的,感觉就像是给病人吃了颗止痛药,表面上是不疼了,可是病根子还在那摆着。
这些规则改来改去,说白了就是在运动员和商业利益之间找平衡,可是这个平衡找得真是别扭,一边说要保护运动员权益,一边又把规则搞得这么复杂,搞得人都有点晕。
樊振东和陈梦这两位大满贯选手,现在的处境就很尴尬,明明是世界顶尖选手,却因为这些规则被逼得退出世界排名,这事情说出去都觉得不可思议。
央视记者李武军说这是个好的开始,但是这话听着就像是在安慰人,因为真正的问题根本没解决,比如那些罚款制度,比如赛事安排的混乱。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一个怪圈,运动员不参赛就要被罚款,参赛又可能影响到正常训练和休息,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自己的竞技状态。
WTT说给了运动员每年两次豁免的机会,但是这种恩赐式的政策本身就很奇怪,好像运动员休息是一种特权似的,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有问题。
对于樊振东和陈梦来说,退出世界排名后连基本的训练资源都没有保障,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参加比赛,说白了就是在为难人。
这些政策看起来是在保护运动员,实际上却把运动员推向了更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人知道不参加其他比赛是否还会被罚款。
现在的乒乓球比赛越来越商业化,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问题在于商业利益似乎总是被放在第一位,运动员反而成了陪衬。
WTT的这次改革看起来像是在让步,实际上却暴露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商业利益在转,运动员的需求被忽视了。
这种改革措施看起来像是在救火,但是没有人去想怎么防火,这就是问题所在,总是在出了问题之后才想办法补救。
运动员需要的不是什么特权或者豁免,而是一个公平合理的竞技环境,这一点在改革措施中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在用补丁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补丁贴得再多,破洞该在那还是在那,根本问题一点都没解决。
对于即将到来的仁川冠军赛,樊振东和陈梦能否参加还是个未知数,因为问题不在于一场比赛,而在于整个体系的不合理。
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选择其实很有限,要么接受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要么就只能选择退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