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装在心中,把名利踩在脚下,这句为官准则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但我国就有着这么一位官员,从做官伊始到结束,都将此种本色发扬的淋漓尽致。
他曾被小平同志接见,担任过两个省份的一把手,退休前最后的职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职位!
他就是钱运录。
每次提到他的名字,无数人都会对其进行高度的评价——“实事求是、作风廉洁。”
那么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呢?在高度评价的背后,钱运录又为人民做出过哪些贡献?
全心全意 为民服务2005年12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钱运录准时出席了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会议。在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李智勇宣布了一则调令,钱运录将前往黑龙江担任省委书记。
这个消息对于钱运录而言,既在意料之外又觉得倍感欣喜,因为他明白如今的贵州省早已在自己的带领之下走向了更好的道路,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调往黑龙江的决定,他也算是功成身退,这代表的不只是组织上的信任,同时也满足了自己为民谋幸福的心情。
可这条消息传出来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高兴的是黑龙江的全体人民,他们都为即将迎来一位作风廉洁的省委书记而倍感雀跃。
可反观贵州省的人民则对于这则消息倍感沮丧,他们之所以会那么的不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钱运录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让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变。
1998年,钱运录被调任到贵州工作,那时地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的发展可谓是非常不乐观,新官上任的钱运录在刚刚接到调令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所要担下的责任有多重。
但路都是被走出来的,更何况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难关,刚到贵州的钱运录对当地的改革工作充满了信心,马不停蹄就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钱运录首先决定要紧紧抓住贵州的当地特色来进行发展,他夜以继日的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彻底的摸透了当地的历史人文事迹及地理环境的独特优势。
之后他通过多方的走访调查及勘探,最终将目光投到了旅游业的发展之上。贵州山水甲天下,钱运录极早的就看透了当地独有的风景名胜优势。
既然想到了要以旅游业来促进发展,那么当地的交通是一个必然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钱运录也决心要以此来加强贵州和外界的联系。因为只有当交通网被打通之后,才能成功进行接下来的一系列发展措施。
钱运录为了打通交通网可是没少费心,他时常为了资金的问题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但好在当地的人民群众以及国家部门对此都倾大力相助,最终修路计划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果然在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当地的特色产业,第一场“发展翻身仗”被钱运录打得十分漂亮。
在短短的几年期间,贵州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原本落后的经济现状,在钱运录的带领之下逐渐回暖。
独木难成林,深知这个道理的钱运录脚步并未在此处而停止,接下来他则大力推动着当地农业的发展,随着一系列的措施,贵州的GDP数值一路飙升,彻底进行了改头换面。
而钱运录为贵州做出的种种功绩,全都被当地百姓看在了眼里,同时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的态度,更是让无数人感到动容。
可就在贵州的经济发展持稳步上升态势的时候,发生了刘方仁经济腐败案件。此件事情的发生无疑让稍有起色的贵州经济受到了影响,也让百姓的信任再次产生了动摇,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这时候也是钱运录站了出来,对于此件事情极快的做出了处理和引导,渐渐稳住了当地原本的局面,连中央都对其能力进行了极大的肯定。
钱运录在贵州任职期间,不仅使当地的经济发展一路高涨,就连省内违纪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遏制。由此可见,他在这个位置上所做出的努力是何其之大。
所以看到钱运录为贵州地区和人民所做的一切,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他在当地人民的心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了。以至于在离任时,大家都十分不舍这位省委书记。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这是钱运录所一直信奉的一句话,怀揣着这句话,他便开启了在黑龙江的履职生涯。
调任后继续践行初心当时,钱运录到达黑龙江时正值年关,很多基层干部便都上赶着送礼,这一切他都心知肚明。于是在他到达黑龙江的第一场会议上就明确表示:坚决杜绝收礼送礼行为。
钱运录语重心长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所谓的拉关系,送人情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身为干部真正要做的,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在钱运录看来,过年时节在家中好好陪陪家人,孝顺孝顺自己的父母,也好过到处去搞一些不正当的互相拉拢行为。这种行为不是一个国家干部应该着重放在心上的。
钱运录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刚刚上任期间,他就冒着大雪寒风亲自去探望退休的老同志,不断的向他们进行讨教,目的就是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去谋幸福。
在详细了解过黑龙江的方方面面之后,钱运录就迅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他和当地群众进行密切的配合,把全部精力都侧重放在了重工业上。
后来的事实证明,钱运录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的确快、准、狠,短短几年期间,整个黑龙江地区就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了东北三省的“领头羊。”
而且在黑龙江任职期间,他雷厉风行的做了反腐工作,让无数犯错的干部纷纷落马,他的警告更是让人折服:“有罪才会下马,无罪不需要庸人自扰!”
此番局面让黑龙江的无数群众,都对这位省委书记感到钦佩万分。可反观钱运录自己,则对此持十分平淡的态度,这和他自身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实钱运录在贵州做出种种业绩之后,就有着无数的媒体要对其进行采访,可他都一一拒绝了,因为他本身就有着十分低调且踏实的行事作风,并不希望因此出风头。
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来形容钱运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点在反观他以往的种种历程时,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显现。
但估计说出来大家都会感到惊讶,这样一位能办事、办好事的官员,在年轻时并没有一颗从政的心。
1944年钱运录出生于湖北省的大悟县,此地正是以前的革命老区,当初在这里走出了很多共和国的高级将领,比如刘华清、徐海东等英雄人物。
在红色土壤上成长起来的钱运录自小便有一个心愿,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为此他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时刻为了参军做着充足的准备。
其次钱运录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古有陶渊明阅读时能达到欣然忘食的地步,那时的钱运录也丝毫不差,他时常将自己埋在书里,十天半月也不出家门。
可这并不代表着钱运录是一个“书呆子”的形象,恰恰相反,他反而十分活泼、爱好文艺、画画、唱歌、演出。
可后来当钱运录高中结束之后准备去参军时,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打破了他的计划,在外人眼里这就是一桩极好的事情,可却令钱运录着实犯了难。
要知道大学生在那个年代里可是非常稀缺的,钱运录既然能够考入大学,就足见他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也是肯定下过苦功夫的。
一边是自己的努力成果,一边是心中的梦想,如何取舍令钱运录感到纠结不已。但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取舍不定的背后,始终怀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
后来与家人再三商议之后,钱运录决定继续自己的学业,虽然心中的梦想固然重要,但对于他而言,先继续学习增长本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进入大学后的钱运录也并没有减去对军队的热情,那时的他最喜欢的装扮就是戴着军帽、穿着军服,并且还时常斜挎着背包,就像是一位年轻的军人模样。
在学校上课期间,钱运录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凭借着过人的能力,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以后,他便为了党的事业而不断磨练自己。
1968年,钱运录正式从学校毕业,随后一步步书写出了自己的传奇。
最初,他被安排到湖北省的一个公社里劳动,也是在那个时候,钱运录从基层当中明白了老百姓的难处和未来应该去努力的方向,他也一步步从普通干事开始上升。
如果没有在基层的磨练,恐怕他也不会在之后在贵州和黑龙江任职期间取得卓著的成就。
1983年,年仅39岁的钱运录升为了湖北省委副书记,也正是在湖北任职期间,钱运录接待了南巡的小平同志,并根据讲话的内容努力应用到了湖北省的经济工作中去。
之后钱运录在2008年至2013年间,相继担任了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党组成员兼秘书长的工作。从职位上的转变,就足以看出中央对他综合能力的认可。
钱运录除了自身的能力被广大人民所赞扬之外,更多的人则被他廉洁的作风所深深打动,这点单从他的家庭状况来看,就足以让人震撼。
低调做人 一生清廉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人都认为钱运录在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他的家里人肯定会在工作上要比一般人更为优越,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钱运录虽然职位不低,但却从没给家里人谋取什么特权,他的弟弟是自己家乡供销社里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售货员,退休后家里靠着一间小卖铺维持生活,包括他的侄子和侄女,都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叔叔的身份而比别人特殊。
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钱运录的儿子如今是一名货车司机,这份工作当然并不低下,但无疑和众人想象中高干子弟的形象截然不同,也显然要比很多工作更加辛苦。
更难能可贵的是,钱运录的儿子并不会向他人提起自己的父亲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而是踏踏实实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或许就是从父亲身上所学到的低调平淡的为人性情。
要知道如果想要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工作,钱运录只需要张张嘴就能够办到,可是一生为官清廉的他并不愿意这样做。
图源网络
而且在钱运录的心里,无论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只要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为了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就无所谓究竟身处哪个工作领域了。
就像多年前的他那样,明明有着从军的梦想,可最后却开启了从政的生涯。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报效祖国的雄心,反而脚踏实地的做出了许多的功绩。
这足以证明,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愿不愿意做好。
如今,钱运录已经是一个七旬老人,早已退休在家,但颐养天年的他照样是闲不住。
退休之后,钱运录还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去做一些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希望他们未来能尽己所能去建设国家。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钱运录一生所秉持的为官理念,从他的身上,我们见识到了一位真正的父母官所应该有的模样。
也希望在官场上,钱运录这样的干部多一些,那么老百姓们的生活,也能更幸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