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县的田野里,胡麻的生长是一场与自然的默契配合 。每年春季,当大地还带着丝丝寒意,胡麻种子便被播撒进这片土地。它们在疏松的土壤中扎根,吸收着来自大地的养分,静静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随着气温的回升,胡麻苗纷纷探出嫩绿的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夏季,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让胡麻茁壮成长,纤细的茎秆逐渐变得粗壮,叶片也愈发翠绿 。到了秋季,胡麻进入了收获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饱满的蒴果挂满枝头,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们穿梭在田间,熟练地收割着胡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此时的胡麻籽,经过春夏秋三季的滋养,含油率达到了最佳状态,成为制作胡麻油的优质原料 。
兴县胡麻油之所以独具风味,离不开其传承千年的古法压榨工艺 。这是一门承载着兴县人民智慧与情感的传统技艺,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对自然馈赠的尊重 。
在兴县,古法压榨胡麻油的第一步,是精选原料 。当地的油坊师傅们深知,好的原料是榨出好油的基础,他们会仔细挑选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胡麻籽,剔除那些干瘪、变质的颗粒 。只有经过层层筛选的胡麻籽,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道工序 。
精选后的胡麻籽,迎来了烘炒环节 。这一步看似简单,却有着严格的要求 。师傅们会根据胡麻籽的干湿程度、天气状况等因素,精准控制火候和时间 。烘炒时,胡麻籽在热锅中翻滚,逐渐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那是一种混合着谷物香和焦香的独特气味 ,也是兴县胡麻油风味的重要来源 。
烘炒后的胡麻籽,接着被送入石磨,进行低温碾磨 。石磨由坚硬的石头制成,在转动过程中,能以较低的温度将胡麻籽磨成细腻的糊状 。这种低温碾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胡麻籽中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香味 ,让胡麻油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
随后,磨好的胡麻糊要进行高温杀菌和蒸汽水化 。高温杀菌可以去除胡麻糊中的细菌和杂质,确保胡麻油的安全卫生 。而蒸汽水化则是利用水蒸气的作用,使胡麻糊中的油脂与其他成分分离,为后续的压榨做好准备 。
一切准备就绪,便进入了最为关键的人工压榨环节 。工人们将经过处理的胡麻糊装入特制的油包中,层层叠放,放入油榨中 。随着油榨的缓缓启动,巨大的压力施加在油包上,金黄的胡麻油如同涓涓细流,从油包中渗出,汇聚在一起 。这一过程需要工人密切关注,根据出油情况调整压力和节奏,确保出油均匀、顺畅 。
从精选原料到人工压榨,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兴县人民的心血与智慧 。这种古法压榨工艺,不仅保留了胡麻油的原汁原味,更传承了千年的饮食文化 ,让兴县胡麻油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小时候,每当妈妈做饭,厨房里飘出的胡麻油香,总是能勾起孩子们肚子里的馋虫 。那时候,最简单的美食,莫过于将胡麻油滴在刚出锅的馒头上 。热腾腾的馒头,被撕开一个小口,金黄色的胡麻油缓缓滴入,瞬间,馒头便被那浓郁的香气包裹 。咬上一口,馒头的麦香与胡麻油的醇香完美融合,从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让人陶醉其中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吃法,成为了许多兴县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