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的电影里,《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竞争激烈,前者以科幻题材吸引到了不少观众的注意,但后者的喜感似乎更符合春节档氛围,以至于上映后实现超车,上映2天后稳坐日票房冠军的宝座难以撼动。
截止目前,影片已经成功收割30.2亿票房,排片占比达到34.9%,比同期的《无名》多出了4倍不止,预测票房达到了46.5亿,看势头有机会冲到影史榜前五,可以说这波票房杀疯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满江红》的口碑居然走起了下坡路,从开分8.0,逐渐下跌到眼下的7.5,而且不看《满江红》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其实这部影片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整体的画风有点意思,但没有什么深度,这就类似于在网络平台火起来的视频神曲,甚至说国师张艺谋,也用了这种方式,插入戏曲,来达到洗脑的效果。
影片里一直贯穿着戏曲音乐,但说实在的,没有太大的作用,只能用阅读理解的方式品读,并且全片的背景都设定在秦桧的府中,一群刺客三五成群,想要祭奠岳飞英魂。
但实际上,影片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让秦桧背出了岳飞留下的那首词,这也是全片点题的一笔《满江红》,可是据相关科普来说,这首词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岳飞所写,存在一定争议,而影片直接属于站队,将其归纳给了岳飞。
按理来说,一部影视作品碰到这种文学情况还是要尽量规避的,但《满江红》就是迎难而上,全片都是以此展开的,势必会有所争论。
并且《满江红》是词牌名,词牌是格式韵律,也就是说它不是特指一首,而是一个系列,光是拿这个作为名字也不是特别稳妥。
继续研究剧情这方面,从观众的上帝视角来说,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人,直接就下线了,这种草率而且又没有什么铺垫转折的设定,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
而片方多次强调的反转,其实就是说某一个人的立场有没有变化,玩的是人心,但实际上,热门游戏剧本杀似乎也是这个套路,甚至说NPC下线大家毫无波澜也是一样的。
另一边说喜感的塑造,影片的主要喜感来源,说白了全都是岳云鹏、沈腾两位喜剧人贡献的,用自己的表情和言语玩梗,来达到博观众一笑的效果,还是一样的,就是太浅显了。
但要说最难受的,还是在这个欢乐本剧本杀里,加入了两场情感戏,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尬得人头皮发麻的程度。
两场情感戏,其实一点意外和反套路的地方都没有,甚至说全片最出圈的“瑶琴!杀!”这个高光点,也并没有特别激动的成分在,因为按照剧本杀逻辑的话,瑶琴和何立武力值相差那么多,一带一绝对是合适的。
所谓的情愫和情感的抒发,依旧让人觉得乏味,可以说他俩互诉情感的设定删掉对全片产生的影响都不大,或者换成战友情,从某种程度上会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到最后的反转,观众都能发现,易烊千玺饰演的孙均前期基本是一点高光都没有,那么毫无疑问地就是,他会成为最重要的一环,因为选角和番位就已经没有悬念了,以至于到最后也是意料之中。
可能片方觉得,诶,结局是背诵满江红,不是杀秦桧,大家应该挺意外吧,其实并不是,还是有不少观众觉得这样的牺牲不合理,重点是让秦桧去背,这明显就是本末倒置啊。就算是假秦桧,但在外人看来就是秦桧背诵的。也是比较纠结的一个点,加上全军背宋词确实是挺尬的。
还有就是影片里涉及到了对女性的侮辱,瑶琴受刑就是被士兵们羞辱,其实这都有点不利于儿童观影了,这种根深蒂固对于女性的迫害方式又被影片宣传了一遍。
最后还要解释,没让人动瑶琴,可是这和《梦华录》里30来岁还是少男少女的设定没有一点区别。
而抛开作品本身不谈,这部影片的官方实在太迷惑了,本来名字争议就挺大的,后期还多次出现了“文盲”错误。
影片票房突破21亿的时候,官方发文居然把“不忘靖康耻”,强调了一个“康耻”,不是哥们,你没有文化连基本的断句都不会啊,靖康是年号,这小学生都能了解一点吧。
无独有偶,票房破25亿的时候,官方又来了一个“踏破山河”,我的天啊,人家《满江红》写的是“踏破贺兰山缺”是要进军敌方,“踏破山河”直接变成攻打岳飞保护的大好江山了,让人看了就想说“你没事吧”。
对于网友给它的质疑,官方再次给九漏鱼一样的回应“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莫须有”是当时秦桧被韩世忠质问,然后给出的回答,原来官方真身竟是秦桧?这操作属实看不懂了。
对《满江红》名字的翻译,官方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字一个字翻译出来,还行,这个顶多算帮个文盲,还没有特别离谱。
这都不算完,官博给主角写名字,用的是瘦金体,这个字体确实好看,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或者说用它是不犯法的,但问题是瘦金体的宋徽宗创造的,他就是靖康耻的元凶之一,《满江红》写的是什么,官方到底认不认识字,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总而言之,《满江红》的质量和口碑,真的证明张艺谋的水准下滑了,想要迎合年轻人的胃口,但用力过猛做得太浅显,甚至全片看下来都没有一句能成为经典的台词,这是可悲的。
但更厉害的是电影官方像是小学没毕业一样,每次都能精准踩雷,实在让人看不懂,安安静静地待着也比这样好啊,不过你觉得《满江红》值得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