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卖货郎救下了3000红军,军长程子华给他一张字条作为回报

霜色幻想 2022-10-13 14:50:12

1950年,河南一家食品厂里,一位叫做陈廷贤的普通工人找到了党支部,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份入党申请书,很明显,大家都知道他这次是要做什么。

然而他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大家都感到疑惑,只听见他对组织的人说:“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然后这是我要补交的党费。”

对于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来说,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需要提交入党申请书,但是补交党费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陈廷贤以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在大家都感到好奇的时候,陈廷贤又说:“我以前救过3000多名红军,当时军长说我已经是共产党人了,所以我需要补交党费。”

这句话一说出口,顿时引起了周围人的兴趣,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事情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组织的人问道:“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以前救过红军吗?”陈廷贤想了想,自己好像真的拿不出什么证据来证明。

这时组织的人看到后,又问陈廷贤:“那你还记得当时那个部队的番号吗?”陈廷贤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组织的人看到陈廷贤一问三不知,觉得陈廷贤是在拿他们寻开心,或者说是想在自己脸上“涂脂抹粉”,便选择不相信陈廷贤的话。

之后,陈廷贤便再也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件事情了,因为自己没有证据,就算是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不过,没有说出去并不代表陈廷贤会忘记,那件事情是陈廷贤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会永远记得。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感到好奇,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陈廷贤说的都是真的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

这故事要从1934年说起,1934年的11月中旬,天气开始渐渐转凉。当时,红25军3000多名红军战士收到组织下达的命令,决定从鄂豫皖苏区北上转移,开始长征之路。

经过一路的波折,红25军来到了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区,由于桐柏山区的地形十分不适合建立革命根据地,所以红25军不得不继续向西行进,进入前方的伏牛山区,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根据地。

就这样,红25军的红军战士便开始向伏牛山区挺进,当时,敌人早已在进入伏牛山区的必经之路七里岗安排重兵守候,这次是有备而来。

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红25军的战士终于来到七里岗。刚一到七里岗,红军战士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攻击,而且后方还有国民党的追兵,情况十分危急,倘若这次不能突围,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当时,军长程子华下达了一个命令:“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就地阻击敌人,其他的战士先行撤离。”1934年11月26日下午1点左右,红25军的战士来到了许南公路,就在这时,许南公路两侧窜出了大量的敌人,看来是早就在这里埋伏好了。

在这危急的时刻,政委吴焕先对战士们说:“同志们,现在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共产党员全部跟我来。”这时战斗已经打响,徐海东带领着战士也赶了过来,共同抵挡敌人进攻的脚步。

图 | 吴焕先

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我军战士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终于在天黑时撤退到了张庄附近,那天晚上,红25军的领导人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了详细的突围计划。

经过全体战士的共同努力,最终从七里岗成功突围出去,而这场战斗也是异常惨烈,很多战士都受了严重的伤。

就这样,红25军进入到了伏牛山区,但进入伏牛山区后,红军战士又面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伏牛山区物资匮乏,只能作为暂时休息的地点,他们决定不久后,从伏牛山区直接出发,前往陕南商洛地区。

不过,这条路却是十分凶险的,且不说地形上不好走,当时红25军不仅要摆脱后面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击,还要时刻提防前方国民党的埋伏。

经过侦察兵的侦察,果然发现了敌人在五里川,朱阳关的埋伏,这次他们派来了大量的士兵驻守,而后面的追兵也有10个团的兵力。

面对这种情况,红25军的战士只有向南或者向北突围。不过,南方是军阀别廷芳的驻地,现在唯一没有驻兵的就是北面了,然而北面又是黄河天险,根本就很难过去。

很明显,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蒋介石派出大量兵力,就是想要在这个地方围歼红25军,不过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红25军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不然不可能获得蒋介石如此重视。

图 | 蒋介石

当时在25军队伍里,很多红军战士都提前写好了“血书”,想要拼死为大家杀出一条血路,不过针对当时的那种情况,这样的做法真的可行吗?

蒋介石既然已经派出了大量的兵力,说明对这次围歼计划做了周密的布局,直接冲上去无疑是去送死,所以这个做法是不可行的。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愁坏了徐海东,程子华等人,他们一边安抚战士的情绪,鼓舞战士的士气,一边在拼尽全力找出路。

那张已经泛黄的地图,程子华看了不下百遍,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地图上没有的东西,那就是隐秘的小路。

或许这才是红25军成功突围的路子。于是,他马上叫来了徐海东等人讨论,分析了这件事情的利弊情况,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方法可行。

图 | 徐海东

既然已经找到了方法,就要开始筹划具体的细节,时间不等人,国民党的追兵也只会越来越近。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方法虽然可行,但是撤离的小路要在哪里寻找?

当时红25军并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如果贸然寻找一条小路,费时费力不说,还很有可能遇到危险,要是有一名向导带路,那一切将会变得特别简单。

知道解决方法后,程子华立刻派人前往附近的村庄寻找知道小路的老乡,但是走遍了附近的村庄,还是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老乡,而且附近村庄里面有很多人已经搬走,只留下了小部分的人。

这种情况是程子华没有想到的,本来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没想到在这个地方遇到了困难。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际,远处回来的几个战士带来了好消息。原来,他们在不远处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卖货郎,也许他知道哪里有小路可以直接通到陕南商洛地区。

一听到这个消息,程子华立刻激动起来,他赶紧把让战士把那名卖货郎请过来,他要亲自见见这个卖货郎。

而这个卖货郎就是之前我们讲到的陈廷贤,陈廷贤看着面前的程子华,他知道这是红军的长官,也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图 | 程子华

这时,程子华率先开口打破僵局,他问陈廷贤:“老乡,您是哪里人啊?”

陈廷贤回答道:“长官,我是山西人。”

一听到陈廷贤说自己是山西人,程子华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高兴地说道:“我们俩还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哩。”

很快,陈廷贤和程子华便熟悉了起来,之前紧张的气氛也烟消云散。这时,程子华问道:“老乡,您知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哪条小路可以直接通到陕南商洛地区啊?”

陈廷贤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知道,我经常在这一片走动,对这边很熟悉,那些大路小路,我都清楚。”

听到陈廷贤的话后,程子华彻底激动了起来,他心想,这回肯定是找对人了,红25军这次能否化险为夷,就要看眼前这个人了。

图 | 程子华

紧接着程子华又问道:“那老乡能不能行个方便,带我们走上一遭。”陈廷贤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帮忙。

然而,陈廷贤的举动让程子华也感到惊奇,他对陈廷贤说:“老乡,不瞒您说,这次带路可能会遇到危险,您要再考虑考虑吗?”

没想到陈廷贤直接摇了摇头,对陈廷贤说道:“长官,我都知道,我这次会来和您见面,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程子华深深地看了看陈廷贤,眼睛里面的情绪只有他自己清楚,良久,他笑着对陈廷贤说:“老乡,这次您受累了。”

12月5日凌晨,天还蒙蒙亮,红25军全体战士都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准备,随着军长程子华的一句“出发”,所有红25军的战士跟随着陈廷贤进入到一条十分隐秘的小路。

图 | 红军

当时陈廷贤走在最前面,在他的旁边还有两三名红军战士贴身保护,也许是因为许久没有人走这条路,这条路上到处荆棘密布,杂草丛生,时不时还有蚊虫的叮咬。

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根本就影响不到红军战士,他们经历过比这艰难百倍的情形,所以这么一点点的困难,红军战士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不过,他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要知道这附近可是有大量的国民党反动派。

经过一段时间的路程后,红25军的战士此时也有些体力不支,需要停下来休整一会儿,而且部队的食物和药品已经不多,需要得到补给。

这时,摆在红25军战士面前的,是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其中,好消息是前面不远处就是卢氏城,红军所需的物品可以在那里得到补充;而坏消息则是卢氏城中的情况尚不明朗,不确定里面是否有国民党的驻兵。

一旁的陈廷贤也察觉到了程子华的顾虑,主动请缨说:“长官,我可以前去卢氏城查看一二。”

听到陈廷贤的话后,程子华连忙摆手拒绝,他说道:“老乡,您这一路上带我们走到这已经十分辛苦了,我们又怎么能让你冒险前去查看呢?”

陈廷贤笑着说道:“没事的,我的身份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是这里面最合适的人选了。”

后来经过大家的讨论,这个任务还是落在了陈廷贤的身上,他带着战士们的期待,踏进了卢氏城。

因为陈廷贤这些年走南闯北,应付这种事情自然是得心应手,所以很快,陈廷贤便在卢氏城走了一遭,还打听到了里面暂时没有敌人。

这个消息对于红25军来说无疑是一则大喜讯。于是,时间不等人,程子华立刻让战士们出发,前往卢氏城。

就在刚要到达卢氏城的时候,又出意外了。红军战士听到城里传来了马蹄声,很明显,此刻卢氏城里面有国民党军队。

图 | 国民党军队

难道陈廷贤是内鬼?故意把红25军引到这么危险的境地。答案是否定的,陈廷贤并非内鬼,当时陈廷贤在卢氏城查看的时候,国民党还没有来到卢氏城,等陈廷贤回去汇报情况的时候,国民党才来到了卢氏城。

而且国民党也并不知道红25军就在这附近,他们也只是刚到卢氏城稍作休整,有些国民党士兵甚至还没有下马。

听到马蹄声后,陈廷贤也担心会被大家误会,但此刻他又没办法解释,所以只能默默地在一旁低头不说话。

这时,程子华来到陈廷贤身边,安慰了陈廷贤,并对他说:“老乡,您不用担心,我们都相信您,要不是您,我们现在还是伏牛山呢!况且,后面的路还要您带路呢。”

听到程子华的话后,陈廷贤十分感动,发誓一定要安全地把红军带出去。

后来,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陈廷贤带领着红25军悄悄地绕过卢氏城,躲过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追击,最终来到豫陕交界处铁锁关。

在红25军全体战士的共同努力下,一举歼灭了铁锁关的守敌,这一仗,也打开了进军陕南的大门,粉碎了蒋介石妄想围歼红25军的阴谋。

图 | 蒋介石

看到这里,我们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陈廷贤这么愿意帮助红军?明知道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还义无反顾。另外,程子华为什么会如此相信陈廷贤?放心让他带路,难道不怕这是一场阴谋吗?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说说陈廷贤的出身。

1911年,山西晋城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这个婴儿就是陈廷贤。在陈廷贤小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全家人都居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面。

那个时候,陈廷贤的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供养这么一大家子十分辛苦,尽管这样,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可能是因为太过于劳累,陈廷贤的父亲在不久后便去世了,留下了陈廷贤的母亲和一大帮孩子。

没有办法,母亲一人实在是无力供养这么多孩子,便把最小的那个送给了别人。天底下哪有母亲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但是为了让这些孩子都能活下来,陈廷贤的母亲不得不这么做。

孩子送走后,陈廷贤的母亲每天都以泪洗面,这些都被年幼的陈廷贤看在眼里,他开始主动帮助这个家庭减轻负担,来到了解州盐池做苦工,主要是负责挖盐。

图 | 盐池

工作一段时间后,陈廷贤发现挖盐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所有的利润都被卖盐的赚去,于是他便开始想着其他的主意。

后来,陈廷贤又来到了豫西卢氏县,在一家糕点店里学手艺,每天都会挑着他的小担,前往卢氏县附近贩卖,时间一久,对这周边的环境,路线可谓是相当清楚,这也是为什么陈廷贤知道小路的原因。

那么,陈廷贤为什么会帮助红军呢?这一切的缘由,还要从那件事情说起。

我们都知道,红军队伍严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名红军战士都认真遵守。有一次,一名红军小战士因为非常饥饿,便上树摘了老百姓的柿子,不过他在上树之前,特意在那户老百姓的家门口留下了一些钱。

然而就在他准备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踢落了一串柿子,当时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以为是土匪,连忙大声呼喊。

图 | 柿子

最后呼喊声引来了红军队伍,很快,红军队伍里的首长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当着大家的面处罚了那名红军小战士,同时还亲自向那位老太太道歉。

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陈廷贤所看到的,从那时起,他就知道,红军是一支正义之师,是老百姓的队伍,这支军队和那些军阀们不一样,他们会不求回报地帮助老百姓,热情而又亲切。

他见惯了那些军阀动不动就欺负老百姓,同时也恨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而红军的出现,让陈廷贤明白,老百姓的好日子终会来到。

然而好几年,陈廷贤都没有再见到红军的踪迹,直到1934年的年底,陈廷贤像往常一样挑着他的小担,来到各个乡村贩卖糕点。

图 | 卖货郎

也就是在那一次,陈廷贤又再次见到了红军,当时他听说了红军现在所处的境地,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帮助他们,他带着红25军从小路出发,绕过敌人的重重包围,来到了陕南。

那么,程子华为什么会这么相信陈廷贤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

通过程子华的观察,他看到了陈廷贤手上有长年挑担留下的老茧以及看到了他肩部的衣服已经磨破,说明他是一位真的卖货郎。

从陈廷贤的口音来看,他的确是一位山西人,说明他没有说谎。

当时红25军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走出这片区域。

综合这几点,程子华选择了相信陈廷贤。

那天陈廷贤带领着红25军来到陕南后,就意味着马上需要分别了。

军长程子华来到陈廷贤的身边,对他说:“老乡,这次真得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我们这3000号人,恐怕就危险了。”

陈廷贤笑着说:“能为红军带路,是我的荣幸。”事后,程子华拿出了200块大洋,把它递给了陈廷贤,陈廷贤哪里见过这么多钱,连忙摆手拒绝。

图 | 大洋

而程子华则是一再坚持,最后,实在是拗不过陈廷贤,收回了那200块大洋。临走前,程子华给了陈廷贤一张字条作为回报,上面写着:“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共产党的人了。”而且,这张字条上面还有军长程子华和政委吴焕先亲自盖的红印。

这张字条成为了陈廷贤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不过在不久后这张字条就被毁了,这也是为什么开头陈廷贤拿不出证据的原因。

那么,这张字条为什么会被毁掉呢?

那天,陈廷贤送别红军之后,他就回到了家乡,不过陈廷贤不知道的是,他给红军带路的消息被当地的民团知道,于是在他刚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就被民团派人抓捕了起来。

这些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有用信息,那张字条也没有被发现,就这样,一无所获的民团把陈廷贤放了回去。

回去后,陈廷贤才知道原来这张字条这么重要,于是,他便把这张字条藏在一间土胚房的小洞里,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卢氏县进行轰炸,那张字条连同土胚房消失在炮火中。

图 | 土坯房

直到1950年,陈廷贤来到了食品厂的党支部,想要补交党费,因为没有证据,加上读书少,不识字,也不知道当时那支队伍的番号,遭到了猜忌和拒绝,所以陈廷贤就没有将这件事情再提起过。

其实在建国以后,程子华就没有忘记寻找陈廷贤,他特意派人到山西地区寻找,前前后后六次,但每次都没有结果。直到1983年,编写红25军战史的工作人员扩大了寻找范围,最终找到了陈廷贤。

原来,当时程子华因为山西口音的缘故,误以为陈廷贤叫做陈延献,才没有找到。在找到陈廷贤的时候,他已经生病住院了,而且年纪也已经很大,不过他依旧记得当年给红军带路时的场景。

1984年1月,陈廷贤去世了,被安葬在县委党校旁边的公墓里。

陈廷贤是一位布衣英雄,他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红军带到陕南,在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下,救下了3000多名红军,他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十年,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