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和珅,大家的心中往往就会浮现出“贪”这个字。
毕竟当年和珅的财富之多,竟然能够媲美当时的国库。
即便现在大家不清楚,但只要去看看他当时的府邸“恭王府”就会明白。
“和珅搬倒,嘉庆吃饱。”
这句民间的戏言,不仅体现了当时的他自身的财富,也诉说了他的结局。
但这样子的他,却做出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令今后的我们都受益无穷。
这件事情是什么呢?他又有着怎样不同的一面?
“钱袋子”和珅当时嘉庆帝刚刚继位,或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或许是对“钱袋子”动了心。
直接选择了“一锤子买卖”的做法,赏赐给和珅一条白绫让他自行了解。
以后会发生什么嘉庆肯定看不到,而这番抄家只能用“满嘴流油”来形容。
光是白银就有八亿多两,黄金更是多达3万多两。
何坤抄家清单
此外还有大量的玉器、珊瑚、琥珀等珍奇,价值连城的珠宝、字画古玩也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资产即便放到现在,高低也是个世界级的富豪。
而这位往日间呼风唤雨的权臣,就这样在自己的府邸中结束了自己。
这样子贪婪的人,在影视剧中往往也是个阿谀奉承的形象,该不会是个“草包”吧?
其实说起他的仕途,除了“贪”这个毛病,人那是实打实的聪明能干。
不仅博览群书、精通多种语言,在处理政务时还有条不紊,这也让君主对他颇为欣赏。
要知道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候,出身贫寒的他能走到权臣离不开真才实学的支撑。
作为一名权势滔天的臣子,自身有着一个能被君主抓到的“瑕疵”才能放心去用他。
功在千秋的好事父母的早逝让幼年的他只好与哥哥相依为命,生活连拮据都称不上,那是真的贫穷。
而当时能够被他够得着的就属“科举”了,因此在读书这方面那是非常的努力。
他在丰富自己的学识时,不像大多数人只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什么都看。
这也让他的他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天赋得到提升,这才一步步爬到权倾朝野的位置。
但热爱阅读的喜好却没丢弃,这让他偶然间接触到了《石头记》这本小说。
提起“石头记”可能很多人都大感耳熟,毕竟它就是《红楼梦》的前身。
当时的乾隆正是在搞“禁书行动”,许多书也遭到查禁,而这本便是其中之一。
毕竟抛开书中的情节去看,对权贵阶层的揶揄讽刺以及对封建礼教的质疑那是很明显的。
这样的书在那个年代,不被严打那就起了怪了,平常百姓也是没机会去拜读。
当时的乾隆听闻了它的存在便升起了不满,于是交给了和珅来对这件事调查。
他奉命在京城内大肆搜查书籍的抄本,一时间也是让大家人心惶惶,担心佳作就此埋没。
但谁也没想到他在搜查的时候,热爱阅读的他也不禁品读上了一番。
不仅对书中的剧情流连忘返,笔者的文采也打动了当时的他,生出了保全他的想法。
当时《四库全书》的正总裁已不是纪晓岚,而是和珅,他本就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
而这部书不仅文笔华美,对人情世故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
他暗自思忖,如果就这样让《石头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未免太过可惜。
于是便开始在脑海中盘算,如何才能既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又能保住它。
他斟酌再三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凭借“微操”来避免。
先是对其进行了一些巧妙的修改,将可能触怒君主的内容删去,又保留了原书的精华。
而说到乾隆这位君主,也是个热爱阅读之人,这部被呈上来的“精修版”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当他读到其中的内容时,不禁为其精妙的文笔和生动的情节所吸引。
甚至连连称赞,认为这样的作品不仅不该禁毁,反而应该广为流传。
而何坤之后是怎么做的呢?这就要运用到他被人们所诟病的“察言观色”了。
看到君主露出喜色后,便建议命人对它进行整理编修,并解除先前的查禁令。
而这种小事对于引发了兴致的乾隆来说,那就是大手一挥直接应允了。
着手做出的完善负责促进此时的何坤深知,单单保住它的前80回仍是不够的。
这部巨著若要真正流芳百世,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局。
于是便物色到了当时文坛颇有盛名的高鹗,邀请他为《石头记》续写后40回。
而物色到的这个人选,还恰巧是曹雪芹的好友,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了如指掌。
在这位权臣的鼎力支持下,他提笔续写将贾府的最终归宿、众人物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
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出家寻道,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从此一部名垂青史的巨著就此诞生,大家不仅能欣赏到前80回的优美文笔,也能看到后40回的曲折跌宕。
能够说他对《红楼梦》的欣赏和保护,除了源于他对其文学价值的敏锐洞察外,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细读这部巨著后的和珅,惊讶地发现书中主人公的许多遭遇,竟与自己的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身名门望族,却不得不经历家道中落的剧变。
这种相似的命运轨迹,让他对贾宝玉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共鸣和同情。
同时书中那些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也深深触动了他内心柔软的一面。
他虽是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但骨子里却隐藏着一颗多情的心。
正是基于这种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触动,让他对《红楼梦》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结语纵观他的一生,虽然是贪得无厌的权臣,但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毕竟在贪婪受人诟病时,自身的能力也不能够忽视,还有着自己的3个底线。
科举、赈灾与没把握的钱款一向一根手指都没动,可见心中还是有着一杆秤的。
而他对《红楼梦》的欣赏和保护,也让他的形象更加饱满了起来。
如今《红楼梦》这部经典名作,也随着我们影视业的不断发展,翻拍出了很多版本。
而这部著作对于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早已成为了我们公认的文学瑰宝。
他的所作所为虽然难以掩盖其身上的种种劣迹,但在文化传承的意义上,却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和珅襄助《红楼梦》出版:巨贪与贾宝玉同为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