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乌克兰一定输,‘哈马斯’不会赢”?两场冲突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校尉新视线 2023-11-26 22:55:06

当今世界的两场冲突成为全球的焦点,一个是“俄乌冲突”,另一个是“哈以冲突”,两场冲突之所以被世人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两场冲突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牵动着多方力量,且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和不可预知性,一旦局面失控将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甚至有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如今,“俄乌冲突”已经持续641天,毫无停火迹象,而“哈以冲突”也持续了51天,尽管目前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了短暂的4天临时停火协议,但并未全面停火,双方的战略意图尤其是以色列方面的目的远未达到,冲突不可能就此停止,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不过,从长远来看,两场冲突都有其必然的结局。尽管何时能够结束冲突,以及会给世界局势带来哪些具体变化等不能准确预知,但总体的趋势尚可判断。笔者认为,对于“俄乌冲突”来说,乌克兰一定是最终失败的一方,而对于“哈以冲突”而言,“哈马斯”则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为什么说乌克兰一定输?

对于这样的结论,相信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事实往往简单而直接。俄乌冲突伊始,多数人认为乌克兰在强大的俄罗斯面前不堪一击,但事态的发展却大跌眼镜。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则认为俄罗斯会成为失败的一方,因为俄罗斯面对的是整个西方世界封锁与绞杀。然而,641天过去了,俄罗斯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状态良好。而乌克兰自6月4日开始的所谓大反攻,不但没有取得成效,反而付出了9万人死伤的沉重代价。所以,用机械的思维判断事情的发展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左右战局的因素,包括人口潜力、武器装备生产供应能力、经济再生能力、人心向背、政治环境等因素。综合来看,冲突爆发至今,从俄乌两国对比来看,上述因素一直在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总的趋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

1、经济因素。俄罗斯的经济并没有被战争和西方制裁拖垮,反而顶住了西方的压力,甚至超越了战前的水平。2023年第三季度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5.5%,好于预期。根据俄经济发展部的官方预测,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2.8%;而根据欧委会预测,2023年俄罗斯GDP将增长2%,两者数据接近。就在8月份,普京宣布俄罗斯正式超过德国,跃升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俄民众在国民经济成就展上拍照

犹记得在俄乌冲突爆发之际,拜登曾表示,仅需用一年的时间,美国联合西方对俄制裁便可以抹去俄罗斯过去15年的经济增长成果,并将卢布变成“废纸”。现在看来,此话已经沦为笑柄。

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不但没垮,反而数据良好?这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粮食产量大国,即使在全面制裁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是俄罗斯的基本盘。另一方面,俄罗斯及时调整了战时政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激发了各行业的活力,从而度过了难关。

俄罗斯军工

在西方切断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的背景下,俄罗斯及时实现经济转向,加强与中国、印度、伊朗、朝鲜等国家的联系,其中东方大国无疑成了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俄罗斯则从中国进口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中企迅速全方位填补了西方企业撤离后留下来的空缺。根据分析机构Autostat的数据,中国汽车已占俄罗斯新车进口量的80%,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品牌占据了整个俄罗斯汽车市场的50%以上。另外,中俄持续开展深度合作,俄远东地区的开发进程正在加速,已成为俄罗斯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战争的刺激下,俄罗斯的军工业产能大幅提升,既满足了战场武器供给,又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降低了失业率,已经去工业化的俄罗斯又得以重新重视工业生产。如今,在俄罗斯经济结构中,加工业占比已经出现了增长。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商谈能源合作时称:“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正在变化,能源方面增加了3%,加工业在整个增长结构中占43%。这在俄罗斯现代历史上从未有过。”

总的来看,俄乌冲突以来,无论是身处制裁风暴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银行、汽车制造商还是军工企业、航空公司等传统产业,各类企业都找到了各自的应对之道,并在困境中实现了逆袭。

反观乌克兰,支撑战争的经济来源只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援助。自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基辅拨款 800 多亿美元,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乌克兰经济在2022年下降了29%,2023年虽有复苏,但IMF预测其增长率仅为1-3%,而且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经济前景构成了相当大的风险。战争结果、加入欧盟预期、经济重建支出、人口增长、结构改革和等等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乌克兰的战后的经济状况令人堪忧。

2、政治环境。战争初期,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可以说是“四面楚歌”,而乌克兰则恰恰相反,俨然成了世界宠儿。如今,两国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俄罗斯毕竟身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又与中国保持了良好关系,同时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扩容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话语权在增强。“巴以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充分发挥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借助“巴以冲突”努力抵消其在“俄乌冲突”中的负面损失。

而乌克兰在战局不利的前提下,已逐步在美西方面前失宠,美西方在军援乌克兰的问题上分歧加大。在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鲜明反对援助乌克兰;在欧盟,匈牙利、捷克等国也已表示不再支持军援乌克兰,这些都给未来西方军援的持续性蒙上了阴影。“哈以冲突”发生后,以色列立即抢走了乌克兰头上的光环,乌克兰的援助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一旦失去援助,乌克兰的经济、军事将迅速瓦解。

3、人口影响。尽管乌克兰未透露准确的战场伤亡数据,但从战况发展及乌克兰多次动员的实际来看,乌克兰可投入战场的人力已经濒临极限。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有 4.3 万名女性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服役,比 2021 年增加 40%,泽连斯基政府正试图通过征召女兵弥补乌军在反攻中遭受的巨大损失;另有消息称,乌军正在组建一支由40岁以上的士兵和50岁以上的被动员人员组成的部队;乌克兰议会已批准一项法案,规定普通人员的征兵年龄从60岁提高至65岁,指挥人员的征兵年龄从65岁提高到70岁。这些均反映出乌克兰青壮年男子已在前线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乌克兰军事委员谢姆楚克称,乌克兰的“精英”几乎全部跑到国外,而留在国内的“要么是殴打妻子的丈夫,要么是让周遭邻居极度厌恶的坏人”,这从侧面反应出乌军高层对战况的极度焦虑。而根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的信息,俄军方面至少有42万名人员在前线,这不包括俄联邦国民近卫军和特种部队,该数据已经是冲突开始时俄军数量的3倍。

可见,冲突爆发至今,乌军的兵源补充已经告急,而俄罗斯方面则截然相反。这本身也符合客观规律,毕竟俄罗斯总人口是乌克兰的3.4倍,二者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长期消耗战的结果一定不利于乌克兰。

4、武器装备。冲突以来,俄罗斯的军工产能迅速恢复并超越了战前水平,炮弹的年产量接近500万发,并从朝鲜、伊朗购入大量精确制导炮弹、火箭弹作为补充。进入2023年,俄罗斯投入了更多的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无人机装备、先进主战坦克、空射/远程火箭炮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等。反观乌克兰,由于没有武器自产能力,一切武器均靠“借”,其结果已如前文所述,在美西方军援分歧的前提下,不可能得到充足的武器支援。而且,西方援助的武器,如豹2主战坦克、挑战者2主战坦克、黄鼠狼步战、M2A2步兵战车等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威力,对战局变化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随着战局发展,乌克兰明显越来越力不从心。

综上所述,乌克兰显然已经没有取胜的可能。目前的阿夫杰耶夫卡之战就类似俄乌战局的一个缩影,仿佛另外一个巴赫穆特,乌克兰武装部队已被赶出工业区,俄罗斯军队正在完成对战场的控制。关于冲突的走向,我在一年前就做过预测,有兴趣的可以参看《》,现在无非是进一步印证了当初的观点。

二、为什么说“哈马斯”不会赢?

回到哈冲突上来。此次哈以冲突升级,表面上源自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的“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对以色列的打击,本质上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长期斗争必然触发的结果。

巴以冲突持续数十年,其背后有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复杂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以色列不愿意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基础的“两国方案”,以色列的根本目的是用时间换空间,最终将巴勒斯坦完全吞并,当然这背后还隐藏着美国在中东布局的阴谋。如果哈马斯不坚决抵抗,加沙地带将最先消失,进而是整个巴勒斯坦的消失。不可否认的是,“哈马斯”此次先发制人的行动已经达到了其战略目的,即用非常手段唤醒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尤其是加沙地带的关注,从而迟滞以色列消灭巴勒斯坦的进程,当然“哈马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哈马斯”也不会赢!

1、巴勒斯坦内部严重分裂是内因。巴勒斯坦人的长期斗争并没有换来其最基本的建国权利,除了巴以实力对比悬殊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巴勒斯坦内部问题。巴勒斯坦内部矛盾突出,除“哈马斯”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成员组织发生过多次分化改组、内部派系林立,缺少坚强的领导核心和鲜明的斗争纲领。比如,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闪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民阵)、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 (阿解阵)等游击队组织虽然均在“巴解”领导下,但均有各自的势力背景,背后“金主”各不相同,主张并不一致甚至对立,“哈马斯”是彻底的“主战派”,而“法塔赫”则主张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因此,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要想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首先要解决的就其内部的“统一战线”问题,否则,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巴勒斯坦如今的境遇像极了当年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但巴勒斯坦没有产生英明的“共产党”,也没有形成全民族广泛的“统一战线”,另外,巴勒斯坦也没有我国的战略纵深。

实际上,以“法塔赫”为核心的巴解组织,在此次巴以冲突升级中显得非常懦弱,阿巴斯完全是一个“投降派”,他们错失了“哈马斯”用自己的鲜血与牺牲换来的巴勒斯坦人可能通过“武装斗争”争取的独立建国的机遇。

2、阿拉伯国家的貌合神离。阿拉伯及伊斯兰国家虽然数量众多,但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领导核心。埃及在纳赛尔时期短暂的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维持时间很短。如今,沙特、埃及、伊朗、土耳其都有野心称霸阿拉伯世界,但都是力不从心。其中沙特、埃及是美国的盟友,不敢彻底得罪美国,土耳其是北约国家,也难服众,伊朗是彻底的反美国家,但目前实力尚不允许。

因此,巴以冲突升级以来,阿拉伯国家根本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已,面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无差别轰炸以及“哈马斯”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有的只是“嘴炮”。尽管伊朗有心支持“哈马斯”,但也受到掣肘,此前,埃及拒绝伊朗为加沙提供援助就是明证。实际上,本质上是以色列担心伊朗给加沙的援助中“夹带私货”,因此坚决反对,在这样的情形下,埃及出于不敢得罪美、以,只能采取“绥靖”政策。

阿拉伯世界及伊斯兰国家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是由其文化底蕴和宗教属性所决定的。因此,以“哈马斯”为核心的巴勒斯坦武装斗争派别难以获得强有力的外部支援。即使此次“哈马斯”的行动足以提振整个穆斯林的精神世界,但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短暂停火过后,只要以色列继续进攻,“哈马斯”将难逃厄运。

3、美国不允许以色列失败。以色列是美国安插在中东的一个钉子,尽管这颗钉子有时也不全然听从美国的号令,但在关键时刻,美国、以色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美国不允许以色列在中东失败。“巴以冲突”升级后美国立即选边站队,并迅速派遣最先进的“福特”号、“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及超过200架战机前往中东为以色列站台,就是最好的例子。就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巴以冲突立即停火之后,美国众议院依旧批准了向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军事援助法案。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丝毫不加遮掩。作为对比,阿拉伯国家的表现可以立见高下了。

巴以冲突的本质是伊斯兰世界与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的全方位的斗争,目前看西方世界全面占优。

所以,“哈马斯”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好在有中国为首的国家始终占在“道义”的角度在公开声讨以色列的“非人道主义”行为,加之全球声援巴勒斯坦的舆论空前高涨,以色列当下不敢轻易扩大战争规模。

综上所述,巴以冲突在僵持一段时间后,“哈马斯”的势力会被削弱甚至消灭,最终巴勒斯坦投降派会占据主流,并失去斗争的动力,巴勒斯坦建国将遥遥无期。除非伊斯兰世界出现一个伟大的变革,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三、对我们的启示

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1、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自打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基本国策,从不结盟也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不管是曾经强大的苏联还是咄咄逼人的美国。曾经强大的苏联被美国讹诈变得的四分五裂,俄罗斯全面倒向美国也差点崩溃,幸亏出了一个普京。如今的乌克兰全面亲美,完全丧失了自主权,在战场上处处被动,其未来的前途令人担忧。

现在看来,我们的先人们是何其睿智,这也是们必须坚持奉行的基本准则。在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决不能盲从任何他国理论,而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2、强大的国防的重要性。俄乌冲突中,乌克兰的武器全靠“借”,战争胜负完依仗美西方援助,这是何其无奈。然而,这样的现状完全是乌克兰自废武功所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核武数量世界排名第三,在乌克兰境内储存的战略导弹核弹头和战术导弹核弹头有1272枚之多,在三位一体的核武库中,乌克兰除了没有核潜艇外,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几乎完备。然而,2001年10月30日,随着乌克兰用巨量TNT炸药炸将最后一个实战化的SS-24陆基弹道导弹发射井化为废墟,即宣示了乌克兰彻底沦为一个无核国家。现在回过头来看,乌克兰当初在美、俄的“忽悠”下自废武功是何等可笑。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很多人认为发展国防不如发展经济,甚至用牺牲国防的发展来支援经济建设,这在我国的处于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时期确实是无奈之举。但我们要时刻清醒,富国与强军必须统一。“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从近代中国史中总结出来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我们要发展,而且要全面均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强大国防,再也不可能走牺牲国防或者轻视国防建设的老路。

庆幸的是,先行者们始终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在建国初期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自主研发了原子弹、氢弹,让我们有了立国之本,也让我们得以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下发展经济建设。如今,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防建设蒸蒸日上,再也不会出现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01年英雄王伟坠机这些屈辱事件。

“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再次以血的事实,证明了国防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大国。

3、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巴以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截至目前,本轮冲突已导致双方超1.62万人死亡。俄乌冲突进入第21个月,据联合国公布数据,乌克兰境内已有至少1万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560多名儿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表示,由于许多尸体的身份尚未被确认,实际死亡人数还可能会“高出许多”。

战争永远是人类发展中的痛!同样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度。我们理当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尤其不能忘记如今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这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这个国家,也没有理由不去呵护和平的果实。作为普通人,个体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与国家的立场保持高度一致,立足本职,不给国家添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37

校尉新视线

简介:工学硕士,多年从军,传递军旅正能量的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