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自去年秋季起,中美在联合国安理会阿富汗问题上僵持不下,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阿富汗问题的讨论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态度。中国提出要担任阿富汗政策和援助控制权决议的“起草人”,同时担任阿富汗问题执委会主席。以往,安理会议题的“起草人”大多由西方国家担任,中国此举,无疑是对传统格局的一次重大挑战。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的这一诉求,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双方的争论从最初的据理力争,逐渐演变成激烈的“唇枪舌战”。在过去两周,中国和巴基斯坦分发了一份将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任务期限延长一年的决议草案,美国和韩国则拿出各自的替代决议进行回应。安理会试图在闭门会议中寻找折中方案,可中美双方都强硬拒绝,局势再次陷入僵持。
从经济角度来看,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像铜、铁、金、锂以及稀土元素等,已探明的总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而且阿富汗历经多年战争,百废待兴,海量的重建工作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从安全角度来说,阿富汗位于中国西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政治环境,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一旦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地,必然会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所以,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实际需求上,中国都有能力、有责任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美国反对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美国一直将联合国视为干涉全球事务的重要工具,在他们眼里,“起草人”的身份就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近些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如今在阿富汗问题上积极作为,在美国看来就是对西方霸权的直接挑衅。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斡旋沙伊和解之后,又隐隐透露要干涉叙利亚局势,强硬主张巴勒斯坦建国,现在还争夺阿富汗问题的主导权,这一系列举动意味着中国开始对中东地区布局。一旦这些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必将稳压美国一头,这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
美国对阿富汗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美军撤离了阿富汗,但只要塔利班的身份不被国际社会完全认可,阿富汗就难以实现安稳发展。保持阿富汗的混乱状态,美国就能将其当作“桥头堡”,干涉中俄在中亚的布局,甚至对中国周边进行直接威胁。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立足于正义的。中国强调尊重阿富汗主权,不干涉其内政,提倡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经济援助项目,中国正在帮助阿富汗恢复和发展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医疗与教育等领域,试图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为其融入全球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
早在去年9月,王毅外长在纽约联大期间就强调,一个稳定繁荣的阿富汗对周边国家至关重要,只有在不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的前提下,推动该国政府的包容施政和打击恐怖主义,这样的立场才更符合阿富汗民众的期待,以及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利益。
反观美国,在阿富汗的种种尝试,最终证明其策略存在诸多问题。美国在处理阿富汗事务时,过于依赖军事力量,长时间的武力介入,不仅给阿富汗本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拖累了美国的财政。而军事胜利并不等于政治成功,缺乏可持续的社会秩序建设,使得阿富汗局势变得更加动荡。美国独断专行的态度也使国际合作方面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单边主义限制了全球社会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
特朗普(资料图)
如今,中美在安理会就阿富汗问题的交锋仍在继续。国际社会应该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支持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阿富汗的未来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美国为了一己私利,在安理会与中国针锋相对,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阿富汗的稳定不仅关乎阿富汗人民的福祉,也对整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希望美国能够摒弃霸权思维,以阿富汗人民的利益为重,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阿富汗走向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