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严令禁止垫资施工:政策核心解读与行业影响分析

铭帅谈课程 2025-04-21 14:26:35

近年来,建筑行业垫资施工乱象频发,施工单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工程烂尾、农民工欠薪等问题屡见不鲜。为规范市场秩序,截至2025年,已有22省市区(包括广东揭阳、青海等)明确发文,禁止政府投资项目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并对违规行为追责主管领导 。本文将结合政策条款与行业实践,深度剖析政策核心要点及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一、政策核心:严控垫资施工,强化主体责任

垫资施工全面禁止

《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号)明确要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须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地方政府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如广东揭阳规定,建设单位若要求垫资,将面临“暂停拨付资金、停止建设活动”等处罚,并追究责任领导行政处分 。

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制

政策强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直接担责。例如,危大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必须确保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总监理工程师到岗履职,违规者将纳入信用惩戒 。

工程款支付刚性约束

政府项目需按工程进度及时支付款项,预付款比例不低于10%,进度款支付比例不低于60% 。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规定,工程款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60天,逾期需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利息 。

二、监管升级:实名考勤与动态核查

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

新规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实名考勤,未登记人员不得入场。例如,广东揭阳要求施工现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实时监控人员到岗情况,杜绝“挂名”行为 。

资金与合同动态审查

建设单位需在招标前提供资金落实证明,施工过程中财政部门按进度拨付资金,并同步核查资金流向。青海等地规定,政府项目超概算需报原审批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扩大投资 。

分包与劳务管理趋严

专业分包需经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劳务分包禁止二次转包。政策明确施工单位需设立合规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且不得跨项目兼职 。

三、行业影响:倒逼转型与风险防控

施工单位:从“垫资竞争”转向“合规竞标”

过去企业依赖垫资获取项目,但新规下,施工方需更关注资金实力、技术能力和信用评级。例如,青海要求施工单位投标时提供“无垫资承诺书”,违规者将列入黑名单 。

建设单位:强化资金筹划与过程管控

政府项目需在立项时明确资金来源,建设过程中动态调整预算。广东揭阳等地将建设单位资金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倒逼其规范财务管理 。

风险转移:从“企业兜底”到“多方共担”

政策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并引入保险、保函等金融工具分担风险。例如,中小企业可用金融机构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缓解资金压力 。

四、未来展望:行业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

政策实施后,建筑市场将逐步告别“垫资—拖欠—讨薪”的恶性循环。施工单位可专注于提升工程质量和履约能力,而建设单位则需加强合规管理。长远来看,这一系列政策将推动行业向透明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