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冬季攻势的告一段落,俄军逐步从战略进攻转为全面防守。
乌克兰屡次对外宣称的全面反攻,也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反转,在让人惊诧的同时,基本走势也让外界不敢轻易做出任何推论。
当然,一场本应该快速终结的高科技现代作战,却演变成了和凡尔登绞肉战类似的大规模、长时间的拉锯,其背后的原因让人充满探究。
这场冲突是否没有赢家,未来又将以何种戏剧性的方式收场?
持续的战争
今年2月份,俄罗斯在乌克兰南部发起的进攻被击退后,这场冲突的波及范围和烈度已经大幅度的降低。
双方主要围绕以巴赫穆特为中心的几个关键位置,不断地争夺、拉锯。
虽然战斗十分激烈,俄罗斯却并没有取得的多大进展,作为雇佣兵参战的瓦格纳集团,由于缺少重型火力的支持,至今未能完全控制巴赫穆特。
乌克兰依旧掌握着15%的城区面积,随着援军源源不断的投入战场,甚至有可能对进攻的俄军形成反包围。
庞大的俄罗斯正规军,由于前期遭到严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再加上乌克兰拥有北约的信息技术加持,已经丧失了主动进攻的优势。
数十万人的部队只能沿着2000多公里的战线,挖壕沟修阵地,准备迎击乌克兰随时可能发动的大规模反击。
反观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一扫之前的阴霾,反倒显得有点意得志满,好像具备各种优势的乌军。
小泽前期征召的十几万正规军,已经在欧洲各地完成了训练,达到了北约标准部队的作战水平。
由美国一手打造的九个乌克兰美械旅,也已经达到作战要求,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有了全套欧美装备的加持,又有美国大哥给撑门面,乌克兰军队可以说是士气旺盛,意气风发。
虽然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先进战机,不过北约方面也是竭尽所能,为乌克兰提供了急需的坦克和战斗车辆。
波兰等东欧国家更是把仓库里的库存苏联武器,包括米格29战斗机,一股脑全交给了乌克兰。
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并没有多少优势,但是靠着北约的卫星制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乌克兰可以通过集中主力,在局部形成优势,通过一点突破,导致俄罗斯防线满盘皆输。
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大军,现在就等着泽大总统一声令下,即刻杀将回去,收复旧河山,马踏俄罗斯。
但是原定的大反攻时间早已过去,作战计划从原来的春季攻势拖成了夏季攻势,乌军却仍然不见任何行动。
同时小泽频频与西方国家的首脑们展开外交谈判,透露出有意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的信号。
在这个阶段,他究竟是想真心和谈了,还是想延迟大决战的时间,混淆视听,他的心理值得一探。
目前,乌克兰的战争能力已经接近极限,虽然有西方的援助,但本身的人口和经济无法继续维持高强度的战争消耗,简单的说就是乌克兰快要耗不起了。
乌克兰的人口数量不到俄罗斯的七分之一,而且存在着女性更多、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适合参军的适龄男性人口数量更少。
在连续进行了十一轮战争动员以后,乌克兰正规军已经被整体换过一次血,大批的中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也得到了国家的征兵命令,不得不应征入伍。
二战时,乌克兰的折损在战场上的青壮年已超千万,整整一代乌克兰青年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广袤无垠的东欧大平原,变成了尸骨遍地的不毛之地。
之后他们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缓了过来。
现在泽连斯基又要让乌克兰的老百姓们靠着血肉之躯,对俄罗斯发起反击,去对抗俄军喷涌着火舌的机枪和坚固的筑垒阵地。
血腥的往事历历在目,如此庞大的伤亡,乌克兰绝对无法、也没有能力再承受一次。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情况虽然不太乐观,但其工业基础并没有遭到破坏,仓库里面还有多到打不完的前苏联库存武器。
前苏联遗留下来的战争遗产,经过2014年和2022年两场战争,也已经损失殆尽。
泽连斯基只有寄希望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援助。
但这些武器加在一起,也只能够装备不到两个营的部队,战斗中的消耗甚大,这些装备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而乌克兰迫切想要得到的战斗机和远程火箭炮等进攻性武器,以及急需的各型炮弹,北约内部则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而以波兰为首的一些主战派国家,则希望西方国家能够团结一致,不计代价的援助乌克兰,直到把俄罗斯打垮为止。
巨大的分歧导致西方国家承诺提供的各类援助,一直不能兑现,可见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乎的并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
情况危急
而坐在大西洋一边,想当得利渔翁的美国,无疑是这场冲突的最大受益者。
通过破坏北溪管道,封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贸易,去年一年美国的能源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艘LNG天然气运输船跑一个来回,就能轻松松赚回几个亿的利润,让资本家脸上笑开了花。
表面上,美国还是道貌岸然的样子,以支持民主自由为幌子,将各种过时的二手武器装备以军事援助的名义高价倒卖给乌克兰。
既消耗了库存,又赚回了美金,军火企业大佬纷纷给本届政府点赞,竖起大拇指。
一边利用战场持续消耗大俄的国力,又一边利用大俄对欧洲进行战争恫吓,趁机降低欧元的地位和欧洲的政治影响力。
美国这一手两面开弓,左右逢源的功夫,让以剥削殖民地而著称的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直呼内行,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美国最有利的局势,就是俄乌之间无限期僵持下去,最好耗上个五年十年,只要能把俄罗斯拖垮,它就能进一步稳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泽连斯基也越来越清楚,自己不过一颗是美国用来实现战略意图的棋子,它既不想看到俄罗斯打败乌克兰,也不会帮乌克兰夺回全部的被占领土。
于是,他在欧洲访问期间,就积极向法国总统马克龙传递和谈述求,同时多次向媒体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帮助,探讨出如何结束这场战争的办法。
这些积极信号都在表明,泽连斯基是希望通过和谈的手段早日结束与俄罗斯的争端。
反观俄罗斯,普京一再表示,无论如何,特别行动都不会停止,因为俄方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成,当然,更不会轻易与乌克兰政府展开和谈。
在战争陷入焦灼状态的当下,俄罗斯仍然自信有足够的底气,仅凭一己之力就要和整个西方世界血战到底。
虽然冬季攻势没有取得俄罗斯所希望的结果,但是从战场整体形势来看,俄罗斯并没有失去对战争的主动权。
它已经实际控制了超过20%的乌克兰领土,重新拿回克里米亚半岛,保住了黑海最重要的战略枢纽赛瓦斯托波尔。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只有通过主动发起进攻,夺回失去的领土,甚至夺回已经被大俄收入囊中的克里米亚半岛,才能扭转局势。
然而,进攻方所遭受的损失是要远远大过防守方的。
目前俄罗斯军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集结兵力,收缩防线,构筑防御工事,以逸待劳等着乌克兰来发起进攻,通过防御作战进一步消耗乌克兰的国力和军事力量。
拥有着全球最多的国土面积,资源储量丰富,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持久度,也是一个让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忌惮的原因。
虽然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的媒体,每天都在说今天又消灭了俄罗斯几个营,明天又干掉了俄罗斯几十辆坦克,但是真实情况却屡屡将西方媒体的脸打得鼻青脸肿。
直到现在,俄罗斯仍在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和空天军,持续对乌克兰进行战略打击。
十几万新征的动员部队已经部署在前线的各个方向,用来充实各个方向俄军的防守能力。
各种大口径火炮和火箭弹,更是每天轰个不停,日均发射超过2万枚的炮弹。
俄罗斯的底气
而西方多国表示,为了满足乌克兰的需求,工厂的生产能力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在此时乌克兰发起主动进攻,那后勤保障更是难以为继。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在美国利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同时,普京和俄政府高层也在计划通过长期消耗战来反向欧洲国家的整体实力。
自16世纪起,消耗战一直是俄罗斯对外战争的杀手锏,无论是巅峰时期的法国拿破仑还是所向披靡的二战德军,面对对手庞大的国土纵深和无穷无尽的资源储备,都只能望‘俄’兴叹。
而在经济方面,俄罗斯面临的是西方集团全方位高强度的经济制裁,力度之大前所未见。
美国的战略目标非常明显,就是要通过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让俄罗斯在经济和物理两个战场遭遇惨败。
虽然去年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水平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国内却没有出现美国想见到的经济崩溃现象。
公司和企业照常开工,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并没有大比例下降,其经济指数的跌幅甚至还低于美国和德国。
对高精密的设备和众多民用必需品的进口限制,反向推动了俄罗斯本土制造业的全面发展。
很多俄罗斯本土的科技公司和制造企业,拿出了西方同类产品的替代性方案,政府还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制造业快速发展。
俄财政部预期,经济将在2023年停止下滑,逆势增长,彻底扭转经济制裁带来的不利局面。
在政治和外交层面,2022年俄罗斯也颇有斩获,与中国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经济,民生,军事等各领域,开展更加积极透明的合作。
双方的贸易已经全面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结算,强化自身货币的国际地位,动摇美元的统治地位。
而最关键的一点,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有话语权,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全面和解也让乌克兰认识到中国有能力来左右俄乌冲突的未来。
在俄乌冲突的立场上,中国始终保持不参与,不偏袒,尊重交战双方的基本原则,积极斡旋,对双方都表示了最大的诚意, 并提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政治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给乌克兰准备了一个最好的方向,接下来就要看泽连斯基自己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很快我们就能看到结果。
俄罗斯采用防守反击,即无利不岀击。这下乌国难受了,只能硬头皮被美欧顶着往俄枪口上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