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惊闻马瑞麟去世了,感觉一下子童年的记忆又少了一大块。说到马瑞麟,绝对是一位思想深刻、情感丰富而且文采斐然的儿童文学作家,最让人熟悉的莫过于他笔下的《“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在一个宁静的森林里,一只小兔子无意间听到了“咕咚”一声,吓得拔腿就跑,边跑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这一喊,惊动了森林里的所有动物,大家纷纷跟着逃跑,直到最后,一只勇敢的雄狮站出来,带领大家查明真相,原来“咕咚”不过是一个熟透的木瓜掉进了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教会了孩子们面对未知不要盲目恐慌,要勇于探索真相,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恐惧。
这篇故事再后来赢得多少大奖呢?影响了多少孩子呢?
2003年,这篇文章有幸被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课本,成为千千万万小学生的课堂启蒙故事。在那个纯真无邪的年纪,“咕咚”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声响,它更像是一扇窗,引领着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学会勇敢与智慧。
也正是这篇文章,让马瑞麟的名字响了起来,198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国家邮电部还将其制作成精美邮票,也是对马瑞麟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崇高敬意。
此外,1981年,《咕咚来了》还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动画电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银幕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魅力。
相比于当下的儿童文学,新华词典倭寇一词不在,小学课本出现了和服和儿童发髻等不合时宜的内容,甚至在一张考试卷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名岛国军人为了救自己的亲人,与八路军斗智斗勇的反面教材。
马瑞麟为何会写出这样的故事,获得广大民众的尊重?
马瑞麟出生于1929年11月,他热爱自然,常常深入山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关心儿童,用自己的作品和言行影响着孩子们。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敬畏。
正因为有对孩子的爱,才撰写出了除《“咕咚”来了》之外,还有《忘了大海的海豹》、《诗的沉思》、儿童散文诗选集《蛐蛐蚂蚁山喜鹊》等作品,
有的网友表示,上小学的时候,看到这个题目就被他吸引了,到底什么是咕咚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心里非常好奇。
有的网友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多一点,现在的文章都太深奥了,孩子们能看得懂吗?寓教于乐才是正解,不能让孩子把学习当成压力,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有的父母诉苦说: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非常耐心的教笔画,现在的小学都不教笔画,难道这些笔画是应该父母才教吗?父母能教的了吗?不要说孩子写的字不好看,只想问问孩子的笔画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