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类行为驯化录,幼崽期训练,林间笼养,应激反应消除

晓景养殖 2025-02-18 00:24:18

貂类行为驯化录:幼崽期训练、林间笼养与应激反应消除

在众多的动物养殖领域中,貂类养殖独具特色。貂类主要包括水貂、紫貂等品种,它们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水貂外形较为小巧,动作灵活敏捷,毛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黑色和褐色等。紫貂则更为珍稀,其毛色呈现出深紫色,毛质柔软且极为保暖。貂类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其皮毛不仅是高档的制衣材料,在保暖性能和美观度上都备受推崇,而且貂肉在一些地区也曾是特色美食,现在则有更多人关注貂类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貂类养殖面临着不少痛点。在很多地区,貂类养殖的初期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养殖场地的建设、种苗的购买、饲料的储备等。像北方的一些养殖场,冬季要为貂类提供合适的保暖措施,这就增加了能源成本;而南方湿热地区,又要防止湿热环境滋生细菌,影响貂类健康。而且貂类养殖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繁殖和幼崽管理方面。比如有些地区的养殖户,由于缺乏经验,在幼崽出生初期的护理不当,导致幼崽死亡率较高。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东北的养殖朋友来说,在2019年的时候,他刚开始在东北搞貂类养殖。东北冬天特别冷,他最初的养殖场地虽然做了保暖措施,但是没考虑到温度的稳定问题,经常有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这使得部分貂类,尤其是幼崽,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且,在幼崽期训练方面,他之前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教幼崽适应笼养环境,幼崽们总是表现得非常躁动。这就是很多貂类养殖户在早期都会遇到的痛点,尤其是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

那针对这些问题,其实有不少好的方法。就说幼崽期训练吧。在幼崽出生后的一个月左右这个关键时期就需要开始介入训练。这个时候幼崽的眼睛已经开始能视物了,养殖户可以开始慢慢引导幼崽适应笼子的环境。比如在笼子里放置柔软柔软的干草或者棉垫,就像给人睡的床一样,给幼崽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同时可以在笼子里放置一些貂类喜欢的玩具,像小皮球之类的。在我老家河北有个养殖场,他们的养殖户会给幼崽在笼子里放置用树枝绑成的简易小秋千,幼崽们对这种模拟自然环境下的东西充满好奇,玩着玩着就逐渐适应了笼子。

再说说林间笼养。这种养殖方式其实对貂类的健康成长是很不错的。在一些山区,有合适的林间环境可以利用。但是这里面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笼址的选择,要选择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防止雨水积聚。在树种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北方的林间笼养,比如在东北的针叶林地区,像红松树周边的空间是比较合适的。红松林的木材结构相对紧密,有利于建造稳固的养殖笼。南方的阔叶林区,像榕树就不太适合直接在树下建笼,因为榕树的气生根比较发达,生长混乱,容易影响到笼舍的结构稳固性。而在阔叶林里,像樟树相对就好一些,它的枝干比较粗壮,树冠形状也比较规整,能为貂类提供相对宽敞且安全的栖息空间。

说到应激反应消除,这可是很关键的一点。因为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会引发貂类应激反应的因素。比如说新环境的适应、陌生动物的接近等。在2021年,一位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在四川的一个养貂场帮忙,在换季的时候新换了一批饲料,结果貂类们的采食量突然下降,而且变得精神萎靡,还开始咬笼子。经过分析发现就是新饲料引起了貂类的应激反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逐步替换饲料,比如先用新饲料和旧饲料按四六的比例混合,喂食一周后再调整比例,直到完全替换,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应激反应。

在林间笼养的环境下,绿植的种植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说薰衣草,它不仅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貂类的紧张情绪,而且薰衣草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生长也很好,适合北方的林间笼养周边种植。薄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有清凉的气味,夏季能为整个养殖环境降温,还能驱赶一些蚊虫,薄荷在湿热的南方林间生长更为茂盛。还有鼠尾草,颜色淡雅,能吸引一些昆虫,给貂类提供一定的活动刺激,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都能较好适应。再比如鼠尾草,它有着淡雅的颜色和独特的气味,在不同季节都能表现出独特的魅力,能够在不同的养殖季节给貂类带来不一样的活动体验。另外,金盏菊也是很适合的,它生命力顽强,开花的时候能为环境增添色彩,给貂类提供视觉上的乐趣,金盏菊无论是在北方寒冷少雨的环境,还是在南方阳光充足但也暴雨频发的地方,只要养护得当都能茁壮成长。

养殖场除了要关注这些硬件设施和生物因素外,还要注重管理的细节。比如养殖场的管理模式,是采用全散放还是半散放半圈养,在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考量。在北方广阔的平原地区,如果圈养面积合适,半散放半圈养的模式可能比较合适。白天可以把貂类放出笼舍到一定的林间区域活动,夜晚再赶回圈舍。在南方多山丘陵的地区,如果是林间笼养为主,圈舍就要尽量缩小,避免过多的空间造成管理不便和资源的浪费。

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发展,貂类养殖的效益也在逐步提升。在2015年的时候,南方有个养殖场的貂皮产量比较低,但是经过几年的改进,从养殖技术的改进到环境因素的优化,到2022年貂皮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说明只要找准问题并积极解决,貂类养殖能有很好的发展。

现在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貂类养殖过程中,你觉得环境因素和养殖技术哪一个对貂类的健康和生产影响更大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们的看法。

虽然貂类养殖存在着一些痛点,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从幼崽期的精心训练,到合理的林间笼养环境打造,再到有效地消除应激反应等多方面入手,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做出恰当的调整,貂类养殖就一定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种植元素或者养殖技术的改进,我们能进一步优化貂类养殖的整体效益。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