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岁月的交响——献给我的亲朋好友们

本康世界 2025-01-29 10:14:46

除夕,岁月的交响

——献给我的亲朋好友们

岁除灯火明,

瑞气满庭盈。

炮竹惊寒夜,

烟花耀晚晴。

团圆同笑语,

守岁共欢情。

新岁宏图展,

春风拂面轻。

没有忍住内心的兴奋与自豪,我思想的野马情不自禁地飞奔起来,写下了这么一些文字。

人们都说,除夕,是岁月的狂欢,是时光的盛典。当最后一抹夕阳隐没于西山,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整个世界仿佛被点亮了希望之光。

网红城市,8D魔幻,山城重庆,此时此刻,街头巷尾,弥漫着喜庆的气息。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旧年的故事,又似在展望新年的美好。春联在门楣上舞动,墨香四溢,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幸福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憧憬。

除夕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与古代的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年底,皇宫里会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病之鬼,故而也叫“逐除”。

另外,民间传说中除夕的由来与年兽有关。相传远古时期,有个叫“年”(也有说法是“夕”)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每到腊月最后一天便出来伤害人畜、毁坏庄稼。人们为躲避年兽,在这一天会早早关门,不敢睡觉,守夜等待天亮。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这一夜,家家户户就贴红春联、燃放大红蜡烛、放鞭炮,年兽便不敢再来。人们为庆祝胜利,便将这一夜称为“除夕”,有除旧迎新、祛除邪恶之意。

无论哪种说法,除夕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民间有祭祖、贴年红、燃放爆竹、挂灯笼、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守岁等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既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传承,除夕逐渐成为了家庭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人们在这一天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同时,除夕和春节也随着海外华侨的增多而逐渐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多彩的文化。

我思想的野马,情不自禁地驻足于此。回望2024年,中国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包括科技、经济、环保等领域。

6代机上天,四川舰下海,空警3000破空而来,神雕无人机展翅飞翔,黑科技井喷,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等。

经济方面,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2024年提升到第1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增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扎实推进,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转型,出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开放合作,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与巴西、秘鲁、新加坡等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民生保障,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托育服务机构达到近10万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41万个,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家国情怀,必须的。

这个除夕,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思绪飘飞,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回首过去的一年,我的欢笑,一个接着一个;我的收获,一茬接着一茬。岁月不负我,岂敢负岁月!?当上爷,就是爷,我就是爷!威武,霸气!

但是,这一切,马上就将成为历史,成为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新的一年,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等待着我们用勇气和智慧去描绘出绚丽的色彩。

除夕,是结束,更是开始。它让我们在岁月的轮回中,感受到生命的不息和希望的永恒。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追逐那属于自己的光芒。

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每一个人,特别是亲朋好友,都能在这岁月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岁末烟花灿夜空,

团圆宴上笑声融。

千家灯火驱寒夜,

万户桃符映烛红。

守岁围炉谈旧事,

迎春接福盼新功。

钟声敲响吉祥至,

明日晨曦瑞霭蓬。

0 阅读:3

本康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