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馆子”场景老照片,3元下馆子能吃些啥,勾起无限回忆

一风历史 2025-02-22 14:26:11
你是否还记得70年代,那时候咱们跟着爸妈去外面餐馆吃饭的情景?那时候餐馆的选择真的不多,而且有些菜品还是限量卖的,早上要是去晚了,想买都买不着。那时候的饭菜都是新鲜的,卖完就没了,根本不会有隔夜的菜。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吃的东西就是让人安心。

那时候,在饭店里当厨师或者做服务员,那可都是相当有面子的事儿。要是能混进国营饭店,或者是政府食堂工作,那就等同于捧上了个铁打的饭碗,左邻右舍都得投来羡慕的眼光。

说起来最让人眼红的就是那时候的东西价格,要是你手头有个一两块钱,那都能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了。那么咱们就聊聊,70年代那会儿,物价到底有多实惠呢?

如今出门随便找家店吃碗清汤面就得花上十块,这事儿要是放在70年代,人们肯定觉得不可思议。虽说十块钱还算不上是天价,但想想看,十块就只能换来一碗清汤面,这确实挺让人惊讶的。

那时候,去街角那家普通面馆吃面,一碗才要一分钱,而且面条和面汤都能随便加。那时候也不讲究啥几两几两的,面条都是大概给那么多,不够吃的话,直接再加点就行,老板从来不会摆脸色。想想那时候的物价,还有人和人之间的那份大方和随和,真是挺让人感慨的。

那时候,城里的巷弄里也藏着不少“小破店”,那儿的东西比大饭店便宜多了。那时候,大伙儿的工资和物价都挺匹配的,只要别乱挥霍,每个月还能攒下点外快。到了月底那会儿,这些小破店就特别热闹,好多人来这儿解馋呢。

那时候,能在火车上找份工作,那可真是让人眼红的事情。不光能借着公差的机会去别的城市逛逛,连吃饭都不用自己掏钱。而且啊,除了正常的工资,你还可以在外地带点时尚货品回来,转手卖掉赚点外快。火车上的饭菜也挺不错,挺丰盛的。

那时候,三菜一汤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享受中的享受,但火车上的列车员们却能天天这么吃。因为火车上的饭菜价格实惠,又是专门给员工准备的,所以他们每天仅需掏一毛钱,就能美美地享用一顿三菜一汤。要是再算上粮票,那费用就更低了。

那时候,火车站里头有好多这样的国家开的小店,大都是火车站厨房做好了,再由员工端到站台上卖。要是放在现在,三四块钱一个的肉饼,他们那时候连想都不敢想。为啥呢?因为在70年代,买个芝麻饼才2分钱,就连肉饼也只要4分钱就能搞定。

那时候,人们之间信任度还挺高的。你看照片里的那个男人,他直接把钱都攥手里,然后用纸巾包起一块大饼。旁边还有个男人,手里拿着五毛钱,售货员正准备给他找回三分。要是现在带着钱穿越回那时候,肯定是个大大的富翁。

大热天的时候,能喝上一碗透心凉的凉粉,那真是爽到心里去了。那时候,一碗凉粉才卖3分钱,想再加点,也只要1分钱,特别实惠。而且那时候,大家习惯在摊位上直接喝,不带走的,所以摊主用的都是自家的陶瓷碗,特别接地气。

别看这东西卖得便宜,其实利润挺可观的。加上薄利多销的策略,一个夏天过完,老板能捞到不少油水。瞅瞅老板手腕上的那块表,就知道他靠这行当赚了不少。想当年,一只上海的全钢手表得120块大洋,还得有手表票才能买得到呢。

瞧瞧这刚出炉的肉包子,看着就让人直流口水吧!以前啊,领着孩子到包子摊去解解馋,那真是乐开了花。那时候的肉包子,那叫一个实在,皮薄馅儿大,咬上一大口,里面的猪油都能冒出来,又香又美味。

到了70年代,那时候的半两肉包子才卖5分钱,而且店家还会额外送上一碗粥。虽说那粥稀得跟米汤似的,不怎么稠,但在当时大家伙儿的眼里,能有这么一份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总比啥都没有强。

吃肉包子配上米汤,就像去小餐馆搓了一顿,总共才五毛钱。要是胃口好点的,一斤包子也就一块钱,吃得饱饱的没问题。

聊到70年代,大家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可能就是东西少。确实,那时候好多商店里的东西都是按数量卖的。但就算这样,饭店还是照样开得好好的,一点没受影响。

那时候,大家一个月的工资普遍也就几十块,现在这点钱也就够买两杯奶茶。但话说回来,在70年代,就算手里只有3块钱,也能让你饺子吃到饱。

你能猜到吗,十四个鲜嫩的肉饺子竟然只要两毛钱。那时候,全家人外出吃顿饺子,一块钱都用不上,更别提还有多余的预算了。那点预算,都够点上好几个热菜了。

就像这张照片里,那家饭店虽然看着不大,但里面坐满了人,大家都是约着一起来外面吃顿饭的。那时候流行AA制,有些在外打工的人会聚在一块儿,每周轮流请客,不过每次吃饭花的钱都是一样的。

看看老板头顶上那块牌子,就能知道70年代那会儿的菜价有多实惠。烧蹄花一份才要1块钱,烧肥肠、三鲜、猪头这些,统统一律6毛钱。就连排骨蒸肉,这可是两道肉的菜呢,也只要1块钱。还有肥肠豆汤,更是便宜,只要5毛钱。所以说啊,要是你手头只有三块钱,在这儿也能吃上四道菜,保证让你吃得饱饱的。

现在买只卤鹅,价格都快逼近一百块了,让人不禁想,70年代的物价得多让人怀念啊。你看那些摊位上摆的鸭子,全都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拿回家简单蘸点辣椒面,就能叫上几个朋友来家里,边喝酒边聊天。想想那时候,这么一只卤鹅还有红板兔,才卖3块2毛钱。

一般的黄啤现在只要三块三毛一瓶,白酒呢,也就六到八块一瓶,请朋友吃饭花个四五块就能搞定,还能吃上平时不咋吃到的鹅肉。那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味儿,就像七十年代的物价,早就找不着了。

每到领工资的那天,我们几个朋友就会聚一块,找个好地方搓一顿。那时候大家可不管吃多吃少,你看照片上,七个人呢,结果就点了三个菜加个汤。按70年代那会儿的价钱,这些总共也就三四块钱,算下来每个人才花几分钱。

看了看那些家常菜,价格是真的挺实惠。那要是回到了70年代,想买点牛羊肉,得掏多少钱呢?大家都知道,牛羊肉价格一直都不低,但你猜怎么着,70年代那会儿,一斤牛肉竟然只要1块8毛钱。

羊肉价格虽然比牛肉稍高,但其实也就1.95元一斤。到了月底,就算手头只剩两块钱,也能买上一斤羊肉尝尝。而且那时候的人们都反对浪费,一斤羊肉买回家,他们会仔细计划着吃,居然能吃上整整一个月。这种物价水平,现在的社会真是想都不敢想。

这里是北京饭店里头,能进来吃饭的人都不是一般老百姓,大都是些商人或者用来招待外国客人的地方。七十年代初,北京饭店刚建好的时候,北京市民还能拿着票进来瞅瞅呢。那时候,这装修已经算是特别豪华了。

在北京饭店吃顿饭,得花多少钱呢?

这是一群商人请客人吃饭时点的几个好菜,从照片里能瞅见,有铜火锅,还有鱼和鸡,基本都是些硬菜。在70年代,这么一桌丰盛的菜竟然只要51元钱。

现代人看这东西肯定觉得超惊讶,但要是搁70年代,可不是谁都能随便享用的。毕竟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那么点儿,茅台才卖八分钱一瓶,桔子味的饮料也就两毛二分。

以前的人们很注重节俭,因此就算是请客人吃饭,要是饭菜吃不完,也会先问问客人要不要打包带走。客人要是不想拿,主人家才会自己动手,把剩下的饭菜都打包回家。

这就是七十年代的东西价格,虽说不是固定的,天天都在变,但变动也不会很大。那时候东西基本都是限量卖的,黑板上会直接写上今天有啥菜。而且啊,想买猪肉还得有猪肉票,不是有钱就能随便买的。

那时候,猪板油菜的价格才四毛钱一斤,萝卜南瓜更便宜,只要两分钱一斤,就连相对贵点的芹菜,也就五分钱一斤。那时候,手里有张十块钱的钞票,那可真是大款级别的。现在大家丢了十块钱,可能也就心疼一小会儿。但回到七十年代,要是出门不小心丢了十块钱,那心里得难受得要命,感觉人都得瘦几斤。

就算不在外面吃,自己去猪肉摊买肉回家做,价格也挺实惠。那时候,猪肉大多也就六到八毛钱一斤,主要还是得看猪肉这段时间的供应和销售咋样。猪肉摊旁边,明晃晃地写着几个大字。

大肠现在一斤才卖五分钱的话,你肯定想都不会想就直接略过了,毕竟去超市找零都难得见到几分钱。但回到70年代,五分钱可是常用得很。那时候,棒骨一斤也就两毛钱,买回家给孩子炖汤,能足足吃上好几餐呢。

以前啊,饭店的后厨是敞开的,食客们能随便进去看。环境嘛,还算清爽,毕竟菜式没现在这么多花样。那时候,后厨的人都有自己的活儿干,每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虽说不用做太多菜,但厨师们对待每道菜都挺上心,不会因为这只是日常工作就马虎应付。

翻看70年代“外出就餐”的老照片,能瞅见那时候的人们点菜不图排场,够填饱肚子就中,一点不浪费,这做法挺值得咱们现在学学,传下去。那时候,能出去撮一顿,心里头能乐呵上好一阵子。时光流转,70年代那让人眼馋的物价早成过去式了,留下的全是那段日子特有的、让人忘不了的记忆。

10 阅读:10062
评论列表
  • 2025-02-25 23:27

    净特么扯淡 七十年代有私人馆子吗 食堂都没油星

    中国键盘侠 回复:
    人家说你听下就行了,小编还要靠文昌挣稿费养家糊口嘛
    远方 回复:
    这个作者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 2025-03-31 15:50

    70年代没私人餐馆,臊子面也就是一碗一毛多钱,回锅肉两毛多,馒头5分一个,主食都是要粮票的,光有钱也不卖你。

  • 2025-02-26 12:03

    那时候面包真的很好吃[点赞]

  • 2025-02-25 09:16

    扯蛋,那个时候全是国营饭店,哪有私人的?下馆子是代名词,淘汰蛋鸡冒充小公鸡,炒个时令蔬菜加点猪肉就很讲究了,至于牛羊肉,更是扯蛋!酒随便喝,喝多了吐出来不值得。

  • 2025-02-28 12:18

    81年和同学两人在西单又一顺吃碳火铜锅涮肉,加酒和菜,费用5元。

  • 2025-02-25 22:23

    没粮票吃屁

  • 2025-02-26 06:45

    茅台8分,橘子饮料二毛二[笑着哭]

    远方 回复:
    那时候物价低不假,到老百姓谁手里有钱下馆子?茅台8分钱一瓶,你是来搞笑的吗?
    保卫三千点300年 回复: 远方
    工分时代物价低?你是来搞笑的吧。农民日工资10分,米价0.15元,
  • 2025-02-24 18:21

    七十年代我在公社球队参加农民联𡧳中午三个人一桌三菜一湯二块钱还送米飯

  • 2025-02-23 13:11

    现在的工资是以前一百倍 你说是贵了 还是便宣了

  • 2025-03-06 15:23

    你想吃就吃?都是国营饭店,没票你吃屁

  • 2025-02-25 19:51

    那会食堂每月交八块钱,和粮票一个月管饱吃把我们羡慕坏了

  • 2025-03-02 04:13

    几盘硬菜就把屁娃咥死了!

  • 2025-03-29 17:13

    那时候都是国营的,主食要粮票,公出在外用全国粮票,住宿要介绍信统一分配旅馆。一毛左右吃一顿饭,啤酒、黄酒二大碗🥣,人多一盆盛上来,几个二大碗🥣。菜基本都是凉菜拼盘,热菜很少,有汤。

  • 2025-02-26 00:11

    说的多好一样,你咋不回去过那种日子呢?

  • 2025-02-25 22:22

    哪里需要1块钱胡说八道,

  • 2025-03-08 15:53

    那时侯便宜?我看你病得不轻!有那钱吃喝吗?还便宜。我们这边,一个劳动日的工分才值5分钱,吃得起吗?有点常识好吗?

  • 2025-03-10 00:49

    呵呵[笑着哭]聚餐总共三四块钱,算下来每个人才花几分钱?[呲牙笑]你说你数学到底是谁教你的

  • 1234 2
    2025-03-15 16:30

    一碗面1分钱,小便你纯属胡说八道

  • 2025-03-28 14:19

    败家的,学徒工一个月工资14元,3元吃一餐,不到两天吃完了,还有28天吃啥?啃自己的大腿吗?

  • 2025-03-29 20:47

    都是真材实料,没有防腐剂和各种添加剂与科技狠活。

  • 2025-03-19 18:59

    得有介绍信 全国粮票

  • W.P 1
    2025-03-31 01:02

    那到底那时候好还是现在好呢?个人觉得社会进步了,还是现在好,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