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平台期(新冠感染投票结果分析)

星话大白 2024-07-30 20:10:30

又到了每周分析“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结果的时间。

从我读者的投票数据看。

本周,截至7月28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初值为4.88%,终值为6.05%;

终值数据比起上周有小幅下降。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7天新增感染比例,没有延续指数级增长态势,那么这波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也就是今年3月那波疫情的程度,最多可能达到去年5月那波疫情的程度。

是肯定达不到2022年12月第一波疫情的严重程度。

这里也列一下之前几波疫情的7天新增感染比例峰值,做一个对比。

2022年12月,我当时也有单独做投票,7天新增感染比例差不多能达到35%,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水平,等于两周时间多数人就已经集中感染。

2023年5月,第二波疫情的峰值,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10.89%,严重程度是远低于第一波。

2023年8月,出现一波疫情小高峰,7天新增感染比例峰值是6.24%;

2024年3月,出现第三波疫情,7天新增感染比例峰值是7.82%;

当前这波疫情的峰值,我个人估计应该是介于第三波和第二波疫情之间。

虽然本周终值数据有小幅下降,但这波疫情应该还没有真正进入下降期,目前仍然处于高峰期,可能跟今年3月一样,会在一个高位平台期里。

这里,初值是指,我周六发投票,周日分析投票结果时的数据。

终值是指,我分析完投票结果后,周一最终投票人数时的数据。

初值的投票人数,通常是终值的一半左右。

所以,终值数据和初值数据,会有一些波动,通常是得以终值数据为准。

从这份投票过去一年多的规律看,在低谷期,终值正常较初值数据会上浮0.5%左右。

但到了高峰期,终值数据经常比初值数据上升超过1%,甚至超过2%;

上周的终值相比初值上升了2.68%;

本周终值的上升幅度是1.1%,比起上周要下降不少。

这个我估计,原因是这波爆发期,是江浙沪地区率先进入爆发期。

各地进入爆发期的时间,会稍微滞后于江浙沪。

所以,本周终值数据没有继续指数级增长,有可能是江浙沪地区率先达峰。

按照美团前两周公布的居家快检的阳性率数据,上海应该是7月初就开始进入高峰期。

根据过去一年多的疫情进展规律,高峰期通常会持续4周时间,然后下降期也需要4周时间才能完全过峰,也就是一波疫情的持续时间通常得两个月时间。

上海7月初进入高峰期,满打满算差不多也会在7月底的时候达峰。

而这也会体现在我的读者投票数据里。

因为我读者地区比例里,广东省占比18%,北京占比9.54%,上海占比8.79%;

但江浙沪加起来占比是23%;

所以,江浙沪进入爆发期和达峰,对读者投票数据的波动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我的读者投票,更接近于一线城市的实际情况。

不过这波可能跟今年3月那波一样,在江浙沪达峰后,其他一线城市紧随其后进入爆发期,会让疫情进入大约4周的高位平台期,之后才会进入下降期。

所以,我个人估计,得8月底这波疫情才能在全国层面整体进入下降期。

而局部地区,像江浙沪可能是8月初就进入下降期。

再来看看其他数据。

澳门7月26日公布的7天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数为605例,比起上周的466例,又有较大幅度上升。

所以当前澳门疫情数据,跟读者投票数据趋势是吻合的,只是爆发力度没有那么大,但也处于一个持续上升期。

香港公布的第29周数据(截止7月20日),新增病例数是跟前一周持平,没有继续上升,跟澳门和读者投票趋势,有些差异。

另外,最近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张“疑似”南京卫健委7月23日转发省疾控局的通知。

不过这个通知属于内部通知,不是公开内容。

我看网络上有博主贴这个通知的内容截图,但截图是被和谐了,所以我也不好在这里贴图。

我只能说,至少这个截图的数据趋势,跟我读者投票数据趋势吻合,也跟美团上周公开的居家快检的新冠阳性率数据趋势吻合。

不过,美团上周发的包括居家快检阳性率的文章,被发布作者自己删了,估计后面也很难指望美团可以定期发布这个阳性率数据。

我是很感激,有人能把江苏省的数据发到网络上。

本来上个月我和老婆是计划在7月底,带着刚4个月的女儿去江苏住几天。

因为岳父岳母很期盼抱外孙女。

结果这波疫情爆发了,我就只能劝我老婆还是改个时间再去。

我老婆也就寒暑假有时间回江苏,而且岳父岳母也还没见过外孙女,她想回去,我也是可以理解。

只是女儿才4个月大,在高峰期出行,确实风险还是太大了。

但我老婆之前不太相信当前处于新一波疫情高峰期。

我之前拿着读者投票数据,去劝说我老婆,她很怀疑我读者投票数据的可靠性,因为在她的感知里,我们周围并没有出现疫情的现象,她去跟她们同事打听也没听到谁阳了。

直到我拿着那张“疑似”南京卫健委的通知截图发给她看。

然后她自己跟在南京的朋友打听,发现自己南京的朋友也阳了,她才相信现在江苏省处于新一波新冠疫情高峰期。

她才最终同意,这次暑假就先不回江苏,可能等国庆的时候再去。

有时候我也挺无奈的,我劝说她半天,她不信。得看到这种文件,她才信。

但偏偏,现在很难看到这种公开的通报。

虽然中疾控有一个新冠感染月报,但那个毕竟是滞后大半个月发布的。

比如,去年5月高峰期,等6月中疾控发布5月的新冠感染月报,高峰期都过去了。

除了中疾控的新冠感染月报,现在各地方都很难单独披露新冠感染数据。

新一波新冠疫情高峰期到来时,有地方也会发文要求“加强多渠道监测预警。”“做好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健康宣教,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问题是,现在公众很难看到比较权威及时的疫情数据,一个个都以为新冠已经消失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我虽然可以依靠自己的读者群体,去坚持做这份投票。

但不管怎么样,我这都只能是个人统计的非权威数据。

哪怕这份投票数据,已经在过去一年多里,跟中疾控和香港、澳门的新冠疫情数据趋势,是高度吻合。

哪怕这份投票数据,是准确预警了去年5月疫情,显示去年11月的低谷期,预警了今年2月的疫情。

但仍然会有很多人是不会相信我这份投票数据的可靠性。

特别是,有读者拿着这份投票数据,去说服家人的时候,可能也会碰到我劝说老婆时的困境,我们家人压根就不信这份投票数据。

你跟他们说,有投票数据显示出现新一波疫情,他们就会说,哪里有疫情,周围人没看到谁阳了,“新冠已经消失了”,“没有权威统计”。

他们不愿意去了解,也不愿意去相信。

这就是现在要在社会面,去呼吁人们在疫情高峰期做好个人防护的困难所在。

人们都感知不到疫情存在,如何去“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而人们感知到不到疫情存在,并不是疫情真的消失了,仅仅只是因为“不检测就没有疫情”。

但新冠疫情并没有消失,仍然客观存在,而且仍然在不断威胁人们的健康。

中疾控的新冠感染月报,也显示过去这一年多,新冠疫情仍然一波又一波来袭。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实事求是,那么“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的呼吁,很容易就变成形式主义。

在当前这个舆论氛围里,我们要在疫情高峰期里保护自己的健康,更多也只能靠自己。

都说“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但也需要社会舆论,能提供有利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舆论氛围。

现在情况是,大多数人选择当鸵鸟,这使得仍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的人,需要承担更多心理压力,容易不被周围人理解,甚至不被家里人理解。

像我坚持出门戴口罩,其他陌生人怎么看,我是完全不在乎的。

主要是家里人的不理解,也会带给我很大压力,平时需要花很大力气去劝说家人,但收效甚微,很容易因为个人防护问题去吵架。

而家里人之所以不理解,就是因为当前整个社会舆论在弱化和无视客观存在的新冠疫情及其危害。人是容易从众的,当社会舆论如此,作为个体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容易人云亦云。

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氛围里,会增加仍然想要做好个人防护的难度,会增加“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难度。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0 阅读:6